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光绪年间,清朝使臣出使英国时,发现其常演奏本国的国歌,于是上奏请求制定国歌,但是当时未得到慈禧的同意。在光绪三十二年时,成立清朝陆军,并且有陆军军歌,之后,有演奏国歌的情况之下便会用军歌代替,直到宣统年间才制定了大清国歌《巩金瓯》。这从侧面反映出(     

    A.西方资本主义影响逐渐深入

    B.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

    C.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步履维艰

    D.中国近代政治局势频繁变动

  • 2、据统计,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达3710 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4%上升到2020年的35%,而且一些商业卫星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军用卫星的水平。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A.科技革命加剧了军备竞赛

    B.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

    C.现代科技各领域互相渗透

    D.航天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 3、在入主西欧之前,武力、勇猛及血统是成为日尔曼王的标准,但是只有得到部落人民同意和认可的王才具有真正的统治权威。入主西欧后,国王的加冕礼通常由教会设计,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指出:只有一个品质出众、道德高尚且获得国内人民一致同意的人才能继承王位。材料表明中古西欧王权的合法性(     

    A.仍受民众选举原则影响

    B.完全被基督教会所控制

    C.取决于个人品质和道德

    D.失去日尔曼人原始遗风

  • 4、1961年,毛泽东在杭州会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密特朗说:“法国离中国很远,那并不重要,但有一堵墙把两国隔开了。”毛泽东听后回答道:“墙并不高,有各种各样的墙,人民终究是要把墙拆除的。”此后中法建交工作正式提上日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法关系的发展(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B.体现了外交方针的务实性

    C.打破了当时中国外交孤立局面

    D.执行了“另起炉灶”的方针

  • 5、19世纪80年代,中荷关于华侨国籍归属问题的交涉中,驻德荷公使许景澄利用国际法知识与荷兰外交部据理力争,不仅取得了外交上的初步胜利,还基本确定了清政府对华侨国籍的基本原则,并成为20世纪初《大清国籍条例》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       

    A.清政府逐步收回国家主权

    B.国际法观念已被国人接受

    C.华侨海外权益实现了保障

    D.时局变动推动外交近代化

  • 6、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 7、下图为宣传画《赤脚医生》,画中展示了一所农村医疗室,墙上张贴着毛主席语录“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一名康复的青年向女赤脚医生敬礼表示感谢。这说明赤脚医生的出现(       

    A.突破了中国的尖端医疗水平

    B.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医疗难题

    C.体现了中国医患关系的和谐

    D.实现了农村医疗能力的提升

  • 8、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出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表,下表可用来研究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七国之乱”的爆发

    B.“光武中兴”的兴起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 9、在公元前7000一前5000年两河流域的贾尔莫文明遗址的沉积物中,既发现了大量大麦、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的种子,也发现了大量绵羊和山羊的遗骨,还有几个野生动物的骨头;工具组合包括石镰、磨石和其他耕作工具。这可以说明贾尔莫文明(     

    A.早期手工业技术高超

    B.具备了初始国家形态

    C.采用旧石器进行生产

    D.农业生产呈现多元特征

  • 10、贞元三年(787年),唐德宗询问长安郊外农民:“仍岁颇稔,何不乐乎?”答曰:“盖由陛下诏令不信于人所以然也。前诏云:‘于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两税而诛求者殆过之。”这说明唐朝(       

    A.存在两税之外的附加税

    B.中央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C.两税法在基层名存实亡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权威

  • 11、1514年,尼德兰画家昆汀·马西斯创作了《钱商和他的妻子》(如图所示),画中的男子正用精致的天平计量面前堆放的珠宝和金币,神情专注;他的妻子双手在翻阅祈祷书——定格在圣母、圣子图像上,而她的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丈夫面前的珠宝和金币。该作品(       

    A.挑战了僵化的宗教伦理

    B.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C.说明艺术遭到宗教控制

    D.折射出价格革命的影响

  • 12、如表所示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湖北黄州府课税种类构成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黄州府(     

    种类

    主要征收形式

    夏秋赋税

    夏税

    小麦

    大麦

    秋粮

    随粮丝

    生丝(以斤为单位)

    丝绢

    纺织品(以匹为单位)

    诸色课钞

    纸币及铜钱

    A.赋税征收货币化趋势明显

    B.“一条鞭法”得到贯彻落实

    C.租庸调制因地制宜地实施

    D.男耕女织经营方式占主体

  • 13、二战后,一位历史学家指出:这次战争的经验,证明女性在工作上取代男性是完全可能,现代科技使得纯粹运用体力从事工业方面的工作,不像过去那么重要。该历史学家旨在鼓励女性积极争取(     

    A.同工同酬权

    B.子女抚养权

    C.身体自主权

    D.妇女参政权

  • 14、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原为北方民族狄的一支,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后逐渐迁徙至中原地带。中山王墓葬发掘的大量金银器、铜器不仅工艺不逊于战国七雄的错金银镶嵌技艺,铜器上的铭文也出现《左传》、《大戴礼记》中的文句。这说明(     

    A.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B.民族战争是古代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C.文明的地域差距日益缩小

    D.中原文明对周边民族有较强的影响力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失业率为23.6%,灾害性弱势群体大约4000万,各种潜在救济对象人数占当时总人口的16%以上。党和政府既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又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这表明当时的社会救济(     

    A.服务国家工业化建设主流

    B.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结合

    C.对传统救济思想有所创新

    D.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

  • 16、清光绪十七年,康有为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宗旨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招纳学生数百人,与之纵论天下大事,究其东西方典章制度的沿革及得失,甚至以近世欧洲之史例为佐证。这表明,康有为认识到(     

    A.解放思想和变法改良是时代使命

    B.培养有识之士实施教育救国

    C.增强民族革命意识成为中国出路

    D.甲午战败震撼了中国的社会

  • 17、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1942年4月,陕甘宁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1942年5月通过的《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相应报告和防治制度。这反映出当时的陕甘宁边区(     

    A.医疗卫生体系已经完备

    B.民众生命健康日益受到关注

    C.公共卫生意识持续强化

    D.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

    C.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

    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

  • 19、英国国际法学者阿库斯特总结道:18世纪和19世纪几乎完全取消合法与非法战争的区别,只要是为了保卫某种重大利益而进行的战争,就被说成是正当的。但每个国家仍然是其重大利益的唯一判断者,从来没有人尝试对“重大利益”下个准确的定义。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法的适用领域有限

    B.近代国际关系难以维系

    C.民族自决得以普遍实施

    D.国际机构发挥重要作用

  • 20、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道,“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

    A.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

    C.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

  • 21、二战期间,由于军事订货和关税政策的调整,印度迎来办厂热潮,工业部门逐渐多样化,棉纺织业和钢铁产业快速增长,印度资本逐渐扩大并形成垄断性财团。这种发展状况(       

    A.加深了印度半殖民地化程度

    B.推动了自由资本主义持续扩张

    C.为印度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D.促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兴起

  • 22、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 23、传统观念认为,农具从石制直接过渡到铁制,青铜农具从未普遍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根据历年考古发掘资料与出土实物,结合文献记载和民俗学调查成果,提出商周时期曾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由此可见

    A.青铜农具的质地优于铁质农具

    B.商周农具的使用无法考证

    C.商周私营青铜铸造业获得发展

    D.考古发现更新人们的认知

  • 24、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谈及帝国主义对中国承认问题时表示,“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就不给它们“在中国以合法地位”。他相信根据这种逻辑思考外交,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解放,才能说中国人站起来了。符合这一逻辑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2001年,他获得中国“________

  • 26、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 27、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报告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29、苏格拉底思想内容包括_______是万物的尺度、_______即知识、善是人______________使人认识自己内在灵魂。

  • 30、指导意义

    (1)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________“GDP”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 31、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________”和“________”的主张。

  • 32、荷兰画家________是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西班牙画家________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有《格尔尼卡》等。

  • 33、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四大名著最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和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 34、________年,我国第一部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请列举世界近现代著名科学家及科学理论

  •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生卒年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6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生卒年

    成就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开普勒

    1571~1630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国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

    ——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 38、习近平总书记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子对此有何新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应对的?由此,南宋以后儒学居怎样的地位?

    (3)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请分别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4)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推动其不断完善的主导因素有哪些?

  • 39、分阶段说明19世纪前期到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概况、主导国家、原因以及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