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马法被称为“世界共同的法律”,是世界性的模范法,后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是按照罗马私法的模式建立的自己的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所谓的“罗马法系”或“大陆法系”。这反映了罗马法
A.是近代民权理论的起源
B.为近代国家的法律制定所借鉴
C.具有世界性法律的特点
D.与欧洲大陆法系互为表里
2、《1791年宪法》第三篇国家权力中规定:凡属积极公民,一律平等,但必须,……在工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供纳税的收据,才有选举人的资格,并且必须年满21岁。这说明法国( )
A.客观上存在着公民财产多寡的区别
B.等级观念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根深蒂固
C.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
D.政治实践与启蒙理性思想之间的偏离
3、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由此可见,英国的文官制度( )
A.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
B.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提高了官员的行政素质
D.体现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
4、“铁路经过的地方,洋货倾销,旧式交通被弃置,运河运输被海轮和铁路代替,沿河城市衰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在华修筑铁路
B.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
C.运河河道年久失修
D.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
5、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1940年,在政权的人员分配方面,毛泽东指出“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一变化旨在
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B.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C.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 )
A.50周年
B.57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作者提及的美洲国家( )
A.使用图画文字记录事件
B.宏大的羽蛇神金字塔体现这一崇拜
C.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D.15世纪西班牙入侵后文化毁灭殆尽
9、《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由此可知,《权利法案》( )
A.推动了“光荣革命”的发生
B.使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D.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10、下表所示为1867——1894年中国茶、丝的出口状况。对表中所列“大宗”商品出口变化趋势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 )
年份 | 出口总值/千海关两 | 茶叶 | 生丝 | ||||
担数/担 | 货值/千海关两 | 比重/% | 担数/担 | 货值/千海关两 | 比重/% | ||
1867—1869 | 58 041 | 1 427 636 | 32 526 | 56.04 | 50 273 | 18 250 | 31.44 |
1870—1874 | 66 720 | 1 635 512 | 35 153 | 52.69 | 62 015 | 22 468 | 33.67 |
1875—1879 | 71 332 | 1 875 508 | 34 393 | 48.22 | 73 290 | 22 295 | 31.25 |
1880—1884 | 70 804 | 2 051 007 | 32 236 | 45.53 | 69 032 | 18 875 | 26.66 |
1885—1889 | 83 484 | 2 108 735 | 30 873 | 36.98 | 76 663 | 19 677 | 23.57 |
1890—1894 | 107 083 | 1 744 250 | 29 218 | 27.28 | 95 444 | 25 797 | 24.09 |
A.产业结构的转型
B.民族工业的兴颓
C.自然经济的比重
D.海外市场的竞争
11、如图为大盂鼎,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它记录了周康王向孟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孟耍忠心辅佐王室,承担各项义务。这说明( )
A.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统治集团的内部等级森严
C.周王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D.“家天下”局面正式形成
12、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务员制度经历了1984年《干部管理条例》、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和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直至2008年国家公务员局的正式成立,实现了从初期的摸索阶段到目前的科学化、专业化阶段。这反映了我国
A.公务员管理体系已十分健全
B.公务员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C.国家机关廉政建设成绩显著
D.公务员制度走向法制化轨道
13、清朝顺治帝对传教士汤若望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因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今有成。”这说明了当时( )
A.西方科技得到一定的传播
B.西学东渐成为主流
C.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儒家丧失正统地位
1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始对赋税和土地制度做出改革,以适应生产力提高和新的土地占有关系产生的趋势。下列不属于这方面改革的是( )
A.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制度
B.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制度
C.晋国实行“作爰田”的制度
D.魏国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
15、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中枢的结构图,这一制度设计意在( )
A.提升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权力
C.避免决策失误
D.打击地方割据
16、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
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17、“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首近代上海的竹枝词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兴办近代民用企业
B.甲午战争后兴起“实业救国”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
18、有学者认为,“官僚政治制度不是静止的政府型态与组织法,制度的形成及运行本身是一动态的历史过程,有‘运作’、有‘过程’才有‘制度’,不处于过程之中也就无所谓‘制度’”。该学者主张研究制度史必须( )
A.探讨现实政治中实际运作的“活”的制度史
B.从政治体制、政治形态来观察社会历史变迁
C.基于人类学对作为基调的日常统治加以研究
D.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
19、明清时期,除原有的宗族义庄赈济族人外,还出现了许多超越血缘关系的善会和善堂等慈善机构。地方上的乡绅、商人、富户、儒生等成为主要资助者及管理者,政府也鼓励其发展。这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特色是( )
A.以宗族慈善事业为主体
B.救助对象从不以血缘关系为界
C.社会救济和优抚体系完备
D.民间组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逸周书作摊》中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左传》也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开始崩溃
B.推行按军功授爵
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
21、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两河流域——古称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从巴格达往下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而后一直汇入波斯湾(如下图)。两河流域地区的人民不断修建灌溉网络来控制泛滥河水,最终形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此可知( )
A.西亚是当时文明最发达之地
B.特殊地理位置影响文明发展
C.两河文明成为亚非文明纽带
D.文明间交流以技术传播为主
23、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4、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改天下郡县田税一律征收粮食的“本色”法为税粮以布、绢、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的“折色”法。折色的推行(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利于突破传统经济结构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加重了百姓的经济负担
25、黄宗羲反对________顾炎武提倡________王夫之提出唯物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26、主要观点:阐述“____________”学说,提出“人民主权”的口号,认为人民应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________,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
27、________和其它电力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8、主张兴办洋务的清朝官员被称为________。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________。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________为主,重点是________。70年代以后,又提出________的主张,着手兴办________。1862年设立的________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9、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30、提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改组了__________,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31、________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32、孟德斯鸠设想的资产阶级国家权力分配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33、牛顿创建了_________________和力学三定律,建立了____________,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4、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_______”,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35、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而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
材料三:吾以为开明专制者,决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
材料四: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严复与梁启超观点的相同点。
(3)材料四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
36、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
——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材料二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四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六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
(2)比较材料三、四,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两者的不同;材料五较之材料三、四,其内容有何进步?材料六与材料五有何联系?有什么重大影响?
38、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从时间和空间上说,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其来说之悠久、空间之辽阔,是任何其它文字都无法比拟的;从种族上说,它不仅可以承载汉民族的文化,也不仅可以承载中国境内的兄弟民族的文化,还可以承载邻近国家的文化。
回答:
(1)汉字起源于何时?
(2)汉字是怎样演变的?
39、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学自诞生后,几经变化,成为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论语》
(1)根据材料一的漫画信息,概括孔子的思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巻四十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材料三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材料五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