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怒江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41年11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这一论述(     

    A.适应了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

    B.推动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为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贯彻了“三三制”的原则

  • 2、有学者分析指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白银过量流入则物贵银贱,当1630年后白银流入不足则迅速出现通货紧缩。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       

    A.中国“银本位”形成的过程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C.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社会发展

    D.“海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 3、秦以后的历代王朝都进行分区统治,最基本的分区为“里”“保”,分区之内又通过邻里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举发,实现政府对一家一户的监视与控制。这一举措(     

    A.加强了基层治理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禁锢了人们思想

    D.保障了户籍管理

  •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 5、北宋历代皇帝均十分重视对汴河的疏浚治理,如元丰二年完成了导洛通汴工程,将汴河水源由黄河变为洛水,使汴河淤淀现象得到改善;仁宗天圣时废楚州北神堰、真州江口堰,改为闸。结合如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汴河(     

    A.漕运关乎国家财政

    B.水患危及百姓生存

    C.沟通南北经贸往来

    D.灌溉影响农业生产

  • 6、大约成书于春秋至秦汉时期的《管子》提出“粟者,王之本事业”,主张国家要尽可能的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供给,适时进行粮食购销活动。这一思想反映出(     

    A.小农经济天然的脆弱性

    B.粮食仓储技术的提升

    C.大一统封建制度的建立

    D.粮食安全受到了重视

  • 7、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这主要表明当时(     

    A.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B.赋税制度亟需需改革

    C.租庸调制正常运行

    D.人地矛盾逐渐尖锐

  • 8、明代张居正认为:“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其主张(     

    A.加强官员考核

    B.加大执法力度

    C.广开纳谏言路

    D.完善监察体系

  • 9、清朝小说《聊斋志异》有一则《赵城虎》的故事,说一名老妇人的儿子被老虎吃了,到官府告状。官府捉到老虎后,县官判决道:“我杀了你,并不能解决老妇人的养老问题,如果你肯为老妇人养老,我就赦免你。”老虎答应了,此后每天给老妇人带来食物钱财,一直供养老妇人直到她去世。这反映出(       

    A.孤寡老人群体凄惨的生存状态

    B.小说题材根源于封建法治传统

    C.官府具有优抚老弱贫苦的职责

    D.司法审判带有律例结合的特点

  • 10、有学者认为“美国的建国者们从罗马学到了共和,并在罗马的城邦共和的基础上,在美国建立了复合共和,从而避开了城邦共和短命的覆辙。”该学者意在论证美国长久稳定的原因是(     

    A.权力在地域间和体制内部的平衡

    B.地方和中央政府权力的合理分配

    C.政府机构内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D.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有效结合

  • 11、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       

    A.法兰克王国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送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基础

    B.英国议会讨论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C.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指出君主应接受约束

    D.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

  • 12、《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该评论(     

    A.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B.看到欧洲推行福利政策阻力重重

    C.揭示了高福利政策存在的弊端

    D.希望欧洲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13、下图是出土的反映东汉上层社会的宴饮画像砖。据此推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片利于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状况

    B.展现富于动感的艺术表现技法

    C.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生活丰富多彩

    D.说明当时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 14、下图(里耶秦简)中的文字记录了资中县令史阳里人扣的履历:十一年九月提拔为吏,担任乡吏九年零一天,担任管理农事的田部吏四年零三个月十一天,担任令史二个月。户版记录年龄为36岁,可担任掌管工程的司空属官之职。据此可推知,秦朝(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B.重视对官吏任职与提拔的考核

    C.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

    D.尊奉法家并广纳贤才

  • 15、下表《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反映出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

    应用研究年代

    生产推广年代

    B—A年差

    C—B年差

    C—A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激光

    1958

    1960

    1961

    2

    1

    3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 16、漫画可以拓宽学习历史的途径,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能够更直接鲜明地感受历史。图片为二战时期的漫画,漫画盘子上的馅饼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左边戴礼帽的是英法领导人。此漫画意在(     

    A.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B.揭露法西斯国家罪行,讽刺国际联盟形同虚设

    C.谴责捷克斯洛伐克的亲德立场

    D.指明《凡尔赛和约》的虚伪性

  • 17、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原因,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轮船发明之前的时代,大量运载小麦或面粉成本及风险太高。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这说明(     

    A.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

    B.殖民扩张助推食物物种传播

    C.宗教信仰决定饮食文化传统

    D.外来物种促成美洲社会转型

  • 18、明代以业著籍,户分民、军、匠、灶四类,每类户籍均需世代承担特定徭役。其中军户和匠户,常不时离开家乡,前往外地当差。在明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出现了大规模的民众跨地域流动,同时,在原籍、卫所、服役工场等地之间,形成了一个涵盖整个明政权的跨地域网络。此现象(     

    ①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③促进了跨地域文化互通   ④形成了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仪礼·觐礼》日:“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周代以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密切

    D.儒家思想的影响

  • 20、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 21、唐玄宗于开元初设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后又于开元二十六年另设学士院,安置翰林学士,逐渐掌禁内诰命。上述变化说明,当时(     

    A.翰林学士成为宰相

    B.科举考试日益规范化

    C.崇文抑武风气盛行

    D.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 22、2023年4月12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 发布2023年《全球贸易和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分化的增长路径、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日益集中的市场和不断加重的债务负担,都给全球经济的未来蒙上了阴影。这表明(     

    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

    B.反全球化已成为主流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 23、1764年,意大利人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定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体现了(     

    A.分权制衡原则

    B.契约自由原则

    C.无罪推定原则

    D.政治中立原则

  • 24、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全国人丁总数为标准进行征收,此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不另征收丁赋。这些举措(     

    A.消除了农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成长

    C.减少了国家对百姓的赋税征收

    D.推动了清朝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黄宗羲:

    (1)生平: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2)地位: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3)著作:《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4)思想:抨击___________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限制___________,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___________本;

  • 26、代表:西班牙毕加索的⑲______________

  • 27、影响

    (1)牛顿力学是____________和天文学的基础。

    (2)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______________的开始。

    (3)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时代。

    (4)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 28、进化论的创立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____________》,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29、作用

    (1)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⑥___________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 30、康德的地位是近代____________上划时代的哲学家______________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 31、1946年6月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后,改变策略,重点进攻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 32、新古典主义美术

    时间:_____________,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代表作:法国:大卫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安格尔《泉》

    ①内容上:崇尚________和共性,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以自然为原型,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

    ②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遵循既有的规范和秩序,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创作带有更多个人风格的追求和时代印迹。

  • 33、代表作:法国司汤达的《____________》,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

     

  • 34、中国古代商业在________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________.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知识即美德

    达芬奇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康德

     

     

    (1)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材料二  图片历史

    (2)材料二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核心思想分别指导的近代化实践活动。

  • 36、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某班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大多数同学认为应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文化形象。

    (1)填写下列儒家思想发展简表的相关内容: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春秋

    仁、礼

    战国

    孟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汉代

    董仲舒

    朱熹

    理的学说

     

     

    (2)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请举一例说明。

  • 3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致力于科学传播,促进中国社会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来,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其开智学而穷物理也,穷物理而知化也,……今穷物理之本,制电、制雨、制冰、制水、制火,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操造化之权者,宜其无于敌也。

    夫中国今日不变法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欲开农、工、商、矿之学,非令士人通物理不可。

    ——摘编自康有为《日本书目志》

    材料三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何变化?直接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科技与变法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

  • 38、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上海人愚昧、落后

    B. 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

    C. 上海人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

    D. 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39、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在唐初发明的印刷术,除用来大量印刷佛经外,还被用来印刷文化书籍和医药、历法等书。北宋庆历年间的印刷术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使字划凸出,每字单独成为一印,用火烧硬,制成字印;在铁板上敷松脂、蜡、纸灰,把一颗颗字印镶嵌于铁板,再用火烤,使松脂、蜡熔化,把版面压平,便可刷墨印书。这是印刷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与北宋发明的印刷技术。与唐代相比,北宋印刷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书以晋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清)马宗霍《书林藻鉴》

    (2)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谁?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哪一部?

    材料三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

    (3)材料三中王维的画作属于中国传统书画的哪一种类型?这种画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