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伊犁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晚清时期,中国对进口商品统一按5%的极低税率课税。然而中国的茶叶等商品的出口税率则高达200%以上。1901—1911年,中国海关关税年平均税率一直保持在3.20%—4.10%。这说明(       

    A.清政府推行贸易便利政策

    B.国家极力限制重要商品出口

    C.中国能自主制定关税税率

    D.中国关税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 2、“同样令人困扰的问题来自新的劳动纪律和劳动节奏。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的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该材料反映了(     

    A.手工工场的发展

    B.工厂制度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电子商务的兴起

  • 3、下表所示是二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法律的规定。这些规定(     

    法律文件

    规定

    联邦德国《公务员法》

    公务员从事商业活动,合伙经营一个企业……必须事先获得批准

    法国《公务员总章程》

    禁止任何公务员亲自或通过中间人,以某种名义在其行政部门或公共事业部门所管辖的或与之有关的企业中,谋求会损害其本身职务独立性的,利益

    瑞士《公务员章程》

    担任联邦职务的公务员不得兼营副业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

    公务员不得兼任商业、工业、金融业等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公司和其他团体的负责人、顾问或评议员,也不得自办赢利企业

    A.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B.缩小了政府文官的职权

    C.旨在贯彻政治中立原则

    D.保证了文官的清正廉洁

  • 4、周朝建立以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封建”。所谓“封建”,其本意是“封邦建国”。“封”的意思是累土,在两个部族交界处,垒起土堆作为标识,称为“封”。“封邦建国”既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再分配的方式。下列属于周朝“封建”的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郡县制和分封制

    C.内外服制和宗法制

    D.井田制和宗法制

  • 5、2020年,东非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三国蝗虫数量达数千亿只,而此前该地区已有超过2000万人遭遇干旱、洪水等灾害,蝗灾无疑将使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一灾难的直接影响是

    A.粮食安全问题

    B.传染病的横行

    C.恐怖主义问题

    D.能源危机问题

  • 6、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加谥号,人太庙有庙号。唐朝时,皇帝谥号由后继者不断追加蔚然成风,字数越来越多。如李世民死后造日文皇帝庙号太宗,674年被追谧为太宗文武圣皇帝749年又加为太宗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再加称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朝皇帝追加溢号

    A.反映了皇位世袭制的成熟

    B.寄托了平息藩镇割据的愿望

    C.体现了对皇权至上的维护

    D.利于维护士族门阀间的团结

  • 7、时人指出“科举初停,学堂未广,各省举贡人数不下数万人,中年以上不能再入学堂,保送优拔人数定额无多,……不免穷途之叹”。由此可知科举制度废除

    A.使得原有社会凝聚机制削弱

    B.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

    C.直接导致了清朝统治的崩溃

    D.导致普遍的失业现象

  • 8、“年”的叫法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变化过程。商朝因非常重视年头岁尾时对祖先的祭祀,故称之为“祀”;周朝认为农业的丰歉关乎社会的正常运作,人背禾形象的“年”受到了特别的推崇,故称之为“年”,并祭祀天地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从“祀”到“年”的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A.宗族观念的淡化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民本思想的发展

    D.血缘关系的疏远

  • 9、梁启超认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下列对“古学复兴”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 10、罗马共和国时期,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权力。执政官在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A.公民决定国家政治

    B.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C.具有一定民主因素

    D.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 11、8世纪中期至9世纪,在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执政时,扩建巴格达城,广建清真寺、驿馆、市场及市政交通设施等。此时,巴格达市场的交易物品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的瓷器、丝绸

    B.欧洲的玉米、甘薯

    C.德川幕府的武士刀

    D.高丽王朝的诗歌集

  • 12、古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发展开始处于停滞甚至衰退的状态,西欧各国普遍以“日耳曼法”为自己的法律标准。直到6世纪,伴随着《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罗马法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由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A.法律体系逐渐走向了统一

    B.法律制度开始趋于完善

    C.罗马法取代了“日耳曼法”

    D.罗马法得到传承和发扬

  • 13、据考古资料可知,西汉中期以后,从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到谷物的加工贮藏,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精耕细作获得了工具保证

    B.政府以官营方式垄断铁器的生产

    C.创新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D.铁器时代的开启使粮食产量提高

  • 14、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户注重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如苹果农场着力发展苹果汁、苹果酱生产;韩国以京畿道为例,在政府农村创业支持下,大量农村居民引进设备,开展生产桔梗粉、桔梗饮料、桔梗糖稀等产品及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B.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D.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 15、“大明宝钞”的贬值,几乎在实行钞法后立刻就开始了。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市场上钞(纸币)价降到“每钞千贯值银四五钱”,而官府以“每钞千贯征银五两”的标准向民众强行摊派。由此可知当时(     

    A.国内贸易存在区域水平差异

    B.商品经济出现明显衰退

    C.铜钱短缺无法满足流通需要

    D.货币是经济集权的工具

  • 16、《大日本帝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天皇定行政各部之官制及文武之俸给,并任免文武官,……”天皇握有任官大权,官吏要宣誓效忠于天皇。日本近代文官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政治中立,服从领导

    B.侧重传统,缺少民主

    C.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D.公开考试,途径多样

  • 17、阿里斯提德、地米斯托克利、客蒙、米尔提亚德等杰出军政人物被判流放或被“扔进地坑”;伯里克利虽然侥幸逃脱了死刑,但被指控为窃贼并被罚款;指挥阿吉纽西海战获胜的八个将军凯旋后立即被判死刑;等等。这些案例反映了古代雅典(     

    A.民主制度逐步完善

    B.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

    C.通过专制保障民主

    D.民主经常被贵族操控

  • 18、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A.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为主要标志

    B.与世界贸易和生产力水平正相关

    C.始终伴随着殖民扩张与原始积累

    D.呈现出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趋势

  • 19、在宗教改革时期,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从实质上反映出(  )

    A.资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B.欧洲的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

    C.欧洲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增强

    D.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 20、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或是积极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或是不断调整劳作方式以保障农业发展。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印第安人培养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

    B.古希腊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

    C.随着古罗马的扩张,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D.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 21、1982年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开启了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篇章。近日,日本将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中,严重违反了此公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方对此表示强烈关切和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却表示了支持或默许。下列对此理解表述最准确的是(     

    A.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B.中国在海洋环境保护层面意识最强

    C.目前国际法的实施仍然具有局限性

    D.日本的海洋环境保护技术落后世界

  • 22、1915年,依据《文官任职令》规定:“得呈请荐任文职的简任长官。每人保荐名额以二人为限。保荐人须将被保荐人的履历和证明文件等呈请大总统令交文官甄用委员会甄用。保荐官若有徇情滥保或与事实不符的,发觉后须受处分。”这一政令表明(       

    A.民国文官保荐体制趋于完善

    B.选官制度法制保障的深化

    C.政府重视对保荐制度的监管

    D.官吏任用过程的公平公正

  • 23、山东滕县出土的一汉代耕耱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耱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     

    A.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

    C.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

    D.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

  • 24、在古罗马共和国,元老院是实权机关,300名终身制的元老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掌管着国库运作和一切对外事宜。这表明罗马共和国(     

    A.是古典民主政治的典范

    B.实质是君主的独裁统治

    C.初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具有贵族寡头政治色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背景

    (1)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____________的问题。

    (2)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____________向纵深发展。

    (3)____________的发展呼唤着方便、适用、高效的新动力支撑与推动。

     

  • 26、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统一局面的出现的是:行汉制、_____、讲汉语、_____、通婚姻、改籍贯等

  • 27、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______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 2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________创作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其抒情长诗《________》,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

  • 29、198年12月,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________”为中心,我国的“________”从此拉开序幕。

  • 30、墨家:墨子:

    (1)生平: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2)地位: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3)著作: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4)思想: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 31、思想解放中产生代表人物,社会变革造就领袖人物并形成重要成果。请完成以下表格(每空填一项即可)

     

    代表人物

     

    领袖人物

    重要成果

    文艺复兴

    但丁

    英国革命

    克伦威尔

    《③法案》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美国独立战争

    华盛顿

    《④宣言》

    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

    罗伯斯庇尔

    《⑤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

    美国内战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十月革命

    《土地法令》

  • 32、成就

    (1)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⑨_________

    (2)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33、“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

    (1)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含义:①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

    ②科学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

  • 34、作用

    (1)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⑥___________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请指出儒、墨、道三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的集大成者。

    (2)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家学说起了重要作用?

    (3)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派继承人是谁?

    (4)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政府的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请说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6、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近代欧洲城市基层治理面临哪些挑战?

  • 3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38、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中著名思想家伏尔泰非常推崇中国的儒学思想。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古代儒学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孟的是谁?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提出的怎样的认识论?

    (2)康有为把孔子说成是倡导改革的先师,其目的是什么?

    (3)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写出薄伽丘和但丁的主要作品。

    (4)启蒙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 3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外科技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请指出宋代我国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外传对西方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工业文明兴起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强国。17世纪英国最重大的科学贡献是什么?对科技发展有何意义?19世纪中期,又有何科学贡献?对思想解放有何意义?

    (3)20世纪是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迅速崛起,20世纪上半期,美国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奋起直追。请举出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领先世界并为人类文明作出突出科技成果。面对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