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吐鲁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1、12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所从事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方商品进入了西欧,大大刺激了领主的消费欲。领主需要大量货币,于是将劳役地租改变为货币地租的做法逐渐流行起来。这主要反映了(     

    A.商品货币关系加速庄园制度解体

    B.国际贸易发展冲击传统等级观念

    C.商业革命致使传统社会秩序嬗变

    D.资本主义兴起推动西欧社会转型

  • 2、洋务运动中“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指(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 3、明代大学土徐阶说:“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成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C.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D.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 4、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 5、下表是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动情况,这一时期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化的关键在于

    年代

    1780年

    1812-1815

    1860

    价格指数

    100

    32

    13

    ——据《近代文明史》整理

    A.英国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B.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C.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D.棉纺织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消除了阶级矛盾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江南开发

  • 7、1906年,孙中山首先在《民报》上提出“五权制度”和五权分立学说,其中考试权应由考试机关独立行使。在他看来,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用私人”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孙中山这一思想(     

    A.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B.彻底清除了晚清时期官僚体制的弊端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奠定了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

  • 8、1946年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指出:“各民族之健康为获致和平与安全之基本,须赖个人间与国家间之通力合作。各国间对于促进卫生与控制疾病,进展程度参差,实为共同之危祸。”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提醒各国应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

    B.呼吁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人类健康

    C.提倡讲卫生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D.强调卫生与疾病控制需人类携手共同解决

  • 9、1920年,德国派遣使节到华商谈恢复通商事宜,次年签订了《中德通商条约》。其中关于关税税则的规定为:“两缔约国约明,关税税则等事件,完全由各国之内法律令规定”。该规定(       

    A.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C.扩大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D.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

  • 10、如图是1949-2010年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段人民币汇率调整为人民解放军顺利进行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B.②段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人民币保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C.③段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期间,人民币间歇性调整汇率

    D.④段反映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 11、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正七品,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的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直接对皇帝负责。工作中,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则“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这说明(  )

    ①明太祖于同一年废除了丞相和谏官②明太祖控制监察意见的最终处决权

    ③都察院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百官④都察院和六科互不统属,有时监察结论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有学者评价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下图所示魏碑(     

    A.说明政府较重视书法文化

    B.体现隋唐文化深受魏晋的影响

    C.看出已是比较成熟的楷书

    D.表明魏晋书法文化领先于世界

  • 13、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退步

    B.计算机的使用淡化了文字的作用

    C.回归毛笔字时代是历史的进步

    D.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 14、下面是1700~1850年牛津、约克和伦敦工人工资水平波动图。这反映出英国(       

    A.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工

    B.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

    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D.工业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民众的消费转型

  • 15、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共识是“拥护宪法等于和平与革新,修改宪法等于反动与保守”;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宪法限制日本做出国际贡献”的观点表示赞同。这种变化反映当时日本

    A.修改宪法无法阻挡

    B.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C.大国主义思潮抬头

    D.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 16、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反映了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C.有轨电车便捷了人们的生活

    D.近代以来人们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

  • 17、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A.“天人感应”

    B.礼法结合

    C.“三教合一”

    D.伦理道德

  • 18、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局的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建立中华苏维埃政府

    B.设立各级别边区政府

    C.创建多个革命根据地

    D.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 19、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中由清朝设立的是(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宣政院

    D.理藩院

  • 20、《诗经·大雅·板》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即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据此可知,西周(     

    A.内外服制度得到广泛推行

    B.周王在封国具有绝对权力

    C.分封与宗法是其统治支柱

    D.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形成

  • 21、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制度随着各朝代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大体可分为下表中的几个阶段。其演变轨迹表明(     

    时期

    秦汉

    隋和唐初

    唐宋

    元朝

    明清

    层级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道(路)、州(府)、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A.调整变化目的是强化君权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沿袭变革是其变化的主线

    D.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弱化

  • 22、《韩非子·五蠹》篇指出,“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

    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

    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 23、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

    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 24、下图文书记载了733年的一次马匹买卖:在3位保人的见证下,石染典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市)“交用大练拾捌匹”买下康思礼一匹马,“恐人无信,故立私契”,并“画指为记”。这表明(     

    A.该时期契约运用领域广泛

    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

    C.铸钱在边疆地区没有流通

    D.契约效力得到买卖双方认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请按题号填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

  • 26、1840年,________国发动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中国开始一步步沦入________的苦难深渊。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________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革命任务是________,中国的历史进入了________革命时期。

  • 27、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____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_________运动由此起步。

  • 28、典型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的代表著作________;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重大世界影响。

     

  • 29、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_______的变为先进的_______

  • 30、____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_________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 31、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_________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________”。

  • 32、儒学成为正统(原因):

    (1)儒学家参与国家___________

    (2)儒学成为政府___________的标准;

    (3)从汉武帝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___________(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___________教育;

    (5)公元前124年,兴办___________学,提高儒学的地位;

    (6)汉武帝在全国设立___________推广儒学;

  • 33、“两弹一星”和________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

  • 34、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1)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代表,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2)《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____________,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西汉的教育举措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规定的教科书是什么?其灌输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3)南宋以后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什么?此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是什么?

    (4)民国时期,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语文教材所渗透的主流政治思想是什么?

    (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时期,中国政府为发展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36、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哥拉

    材料二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造成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世人“犯罪”以后,就失掉了上帝的爱,谁要想重新获得爱,除了必须绝对信仰上帝耶稣基督外,还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补赎罪过……

    ——圣经注释摘要

    材料三我是一个人,当爱情鼓励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摘自一位意大利诗人

    材料四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

    (2)对于爱情,材料二和三的看法有何不同?本质区别是什么?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思想内容。材料四与材料三,两者有何联系?二者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38、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实现现代化是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问题:联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有关史实叙述中国现代化的变革历程。

  •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材料二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的,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明清小说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中体西用的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体西用的实践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