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遂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 2、针对客民大规模地进入太湖上游山乡的状况,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制定了十五条规章,要求客籍与土著混编。对于山区丘陵地区搭棚谋生的棚民,按户编册,均归就近保甲管束。由此可知,乾隆帝(     

    A.开始强化户籍的管理

    B.重视基层社会的治理

    C.加强边疆地区的治理

    D.注重丘陵地区的开发

  • 3、1953年《选举法》确定了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82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缩小为4∶1,2010年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的修订过程说明(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B.城乡之间实现均衡发展

    C.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逐步成熟

    D.基层民主取得重大突破

  • 4、明清时期所谓的“会票”,有时是为了完成资金异地拨兑性质的汇票,有时则是一种借贷货币资金的契约。所谓的“期票”“兑票”有时是债务人写给债权人,约定将来某个地方、某个时刻取款的本票,有时是商人在某个店铺进货,让债权人去另一个店铺取款的票据。明清时期这些票据的出现

    A.标志着货币信贷的形成

    B.完成了商业信用关系的票据化

    C.阻碍了商业资本的扩张

    D.利于促进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 5、1993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开展期货交易,1994年,河南省证券交易中心成立。与此同时,河南的房地产、劳动力、金融、信息技术等市场建设开始起步,市场中介结构逐步规范化。据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B.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步深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

  • 6、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B.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C.早期国家形成且社会组织复杂

    D.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 7、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 8、1963—1964年,中国与当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3个国家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1964年10月,墨西哥体联主席兼奥委会主席何塞率团访问北京、广州,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了代表团。这一时期中国体育交流活动有利于(     

    A.提高国民竞技水平

    B.贯彻“一边倒”外交原则

    C.恢复中美正常关系

    D.改善中国不利的外交环境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 10、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使被非法剥夺了2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绝非偶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他们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材料表明(       

    A.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布局

    B.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完全确立

    C.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D.中国开始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 11、中古时期教会法规定了教会法庭的具体参与人员,教会法庭配备了专门的法律人员,并且参与诉讼的原被告双方也可以由代理律师参与审判,并且允许代理人在法庭上进行辩论;在审判中重视司法调查,教会法要求“法官依据理性和良心原则对当事人和证人进行询问”。这主要体现了西方法律制度(     

    A.坚持程序公正原则

    B.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C.融合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 12、下图为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图。这些工程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渭河泛滥造成的破坏

    B.保障政治中心物资供应

    C.加强关中各地的经济交流

    D.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

  • 13、宋代中期,文人一改前期“耻言兵”的风尚,“士大夫人人言兵”。但许多文人在大谈兵事时又极力强调自己的儒者身份,否认“兵家”立场。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家统治危机的根源所在

    B.理学思想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C.王安石变法举措的影响力

    D.现实需要与治国理念间的矛盾

  • 14、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 15、唐德宗时期的宰相李泌认为“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而云南“苦于吐蕃赋役重,未尝一日不思复为唐臣”,“大食在西域为最强⋯⋯与天竺皆慕中国”,于是提出了招抚建议。李泌此举意在(     

    A.确立唐朝国际中心地位

    B.帮助南诏摆脱吐蕃统治

    C.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往

    D.联合周边势力抵御吐蕃

  • 16、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提出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斯大林基本上予以接受。在东欧问题和远东问题上,罗斯福也对苏联做出了让步。这表明(       

    A.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各国的利益

    B.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体系的稳定

    C.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D.雅尔塔会议让英国获得了极大利益

  • 17、在英国,公务人员一律不准经商,或是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任何营利性事业。凡利用国家职权泄露国家机密的,将根据《国家保密法》予以严惩。同时,公务人员也不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或使政府为难。这些规定旨在(     

    A.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

    B.维护政府公正无私的形象

    C.杜绝公务员营私舞弊的现象

    D.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

  • 18、先秦时期,巫师掌管祭祀礼神事务。此外,《国语》记载巫师观天象“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说文》记载“古者巫彭初作医”。这可以用来说明(       

    A.天文观测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B.先秦社会宗教信仰的持续松动

    C.关注现世民生的观念由来已久

    D.王权与神权结合强化政治统治

  • 19、明初,政府规定乡试、会试考务官要集体盟誓,誓言若不秉公从事,则“甘当天谴”。又要求所有考生在经义考试中,都要按照统一的“八股程序”答题,考官则须依据统一标准对每份答卷写出评语。这些举措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考生作答

    B.加强思想控制

    C.保证考试公平

    D.巩固儒学地位

  • 20、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A.监察体制的趋于成熟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 21、汉代刺史制度中有六条关于监察职责的具体内容。除第一条针对豪强大户外,其他都是针对两千石郡守。这表明汉代(       

    A.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监管

    B.郡守监守自盗情况严重

    C.官员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

    D.刺史代表中央位高权重

  • 22、在甘薯、玉蜀黍充当了中国人口爆炸的助产士的同时,土豆推动了欧洲人口增长。欧洲土豆是随西班牙人漂洋过海的几颗块茎的后裔。它的引进养活了德国、瑞士、大不列颠、爱尔兰等国家一半以上人口,在一个世纪中欧洲人口总量翻了一倍。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带来世界物种交流

    B.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人口增长

    C.美洲农业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原始农耕推动了社会经济革命

  • 23、1802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责成厂方为儿童开设识字班;1833年,英国政府颁布《工厂法》对儿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之后又强制工厂提供工厂教育;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这些举措旨在(     

    A.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B.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改善童工的工作环境

    D.促进英国工厂制度的形成

  • 24、读下图,判断下列关于农村基层治理阶段特征的描述,符合1949—1952年情形的是(     

    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权—三制”框架结构

    A.政权下沉、治权吸纳、地权归农

    B.政社合一、治权统合、产权总有

    C.乡政转型、村民自治、“两权”分离

    D.党建引领、治权协同、“三权”分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创立的意义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______________的颠覆,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与围攻。

     

  • 26、105年,东汉宦官____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______________,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 27、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和牛顿力学定律。

    (2)经典力学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

     

  • 28、1978.5《光明日报》发表________一文,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________理论。

     

  • 29、______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30、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______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 3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修身:

    齐家: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32、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请按题号填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

  • 33、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 34、蒸汽机的发明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瓦特完成了对__________蒸汽机的革新。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梁启超、魏源、李大钊、林则徐、左宗棠、陈独秀、李鸿章、康有为、等人。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中国发展三个台阶:孙中山的救国道路,毛泽东的建国道路,邓小平的强国道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的思想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 37、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几乎和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思想,不过据说在其统治时期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正在崛起,在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世界对话?还是要拿中华文化与人交流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国学热现象的升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有这些东西,而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能说明现实世界的理论和思想,我们的文化吸引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1)请写出材料一中所说的改造了儒家思想的汉代学者。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主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儒学复兴的背景。谈谈你对当代儒学复兴的认识。

     

  • 3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则主要体现在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近现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秦朝、元朝为了有效管辖地方创立的制度分别是什么?

    (2)为古希腊雅典城邦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谁?使其发展达到顶峰的又是谁?

    (3)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这是由颁布的什么法律文献确定的?

    (4)美国联邦政府结构中立法、行政、司法权力的安排突出体现了什么原则?

    (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建立了什么政体?

  • 39、简述陆王心学的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