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耕牛可以受田,但上限为4头牛。这些规定旨在( )
A.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
B.推动北方荒地的开发
C.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
D.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
2、按照唐制,考中进士后要先经吏部选试,需体貌丰美、言词有条理、书法优美、通晓事理和熟悉法律,“德行”和“才用”也在考察范围内,考试和考察合格后,吏部才授予官职。这说明唐代( )
A.官员的文化素质很高
B.官员升迁须经历练
C.任官标准和程序严格
D.科举选仕未必公平
3、如图为某一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出的指示。这反映出( )
要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 取消国统区团组织,建立公开半公开的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 大批吸收团员入党。 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 |
A.发动青年支援北伐
B.吸纳青年参加红军
C.动员青年积极抗日
D.鼓舞青年反蒋反美
4、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发表了著名的“五极世界”讲话: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以及日本,这意味着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美国政府意在( )
A.重建美元的强势地位
B.提升对抗苏联的战略烈度
C.调整传统的外交策略
D.联合欧洲消除严峻的挑战
5、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
类别 | 项目 | ||||||||||
进士 | 举人 | 贡生 | 荫生 | 监生 | 生员 | 文童 | 行伍 | 新式学生 | 不明 | 合计 | |
人数(人) | 54 | 16 | 12 | 7 | 10 | 7 | 3 | 3 | 6 | 1 | 119 |
比例(%) | 45.4 | 13.4 | 10.1 | 5.9 | 8.4 | 5.9 | 2.5 | 2.5 | 5.0 | 0.8 |
|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破坏
B.新政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显著
C.清廷的权力结构受到冲击
D.科举选官制度处于主导地位
6、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单位:人)。
时期 | 初唐 | 武则天 | 玄宗 | 肃宗至德宗 | 顺宗至武宗 | 宣宗至信宗 |
宰相数目 | 63 | 151 | 50 | 63 | 96 | 98 |
科举入仕 | 5 | 31 | 22 | 21 | 60 | 86 |
科举入仕(%) | 7.94 | 20.53 | 44 | 33.33 | 62.5 | 87.76 |
据此可推知( )
A.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
B.世官制在唐朝还有相当大的影响
C.君权与相权矛盾逐渐加强
D.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7、这是某高二同学对《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整理的课堂笔记,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科举制 ②学堂选官 ③北洋政府 ④党管干部
B.①察举制 ②礼部选官 ③南京临时政府 ④军管干部
C.①科举制 ②礼部选官 ③南京临时政府 ④党管干部
D.①察举制 ②学堂选官 ③北洋政府 ④军管干部
8、《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法中做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如主权平等、维护和平、保护人权、禁止歧视、国际合作、结果公平、承担责任等。这表明国际法重在( )
A.规范国际秩序
B.强制约束暴力
C.体现国家意志
D.调整双边关系
9、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这体现了人类古代文明发展具有( )
A.趋同性
B.多元性
C.包容性
D.继承性
10、1957年9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指示中说,“生产队在管理生产中,必须切实建立集体和个人的生产责任制,按照各地具体条件,可以分别推行‘工包到组’,‘田间零活包到户’的办法,可以实行‘大活集体干,小活分着干’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经济建设中出现急躁冒进的错误
B.力图恢复遭致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C.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模与速度问题
11、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新政”中,中央机构改革
A.重视社会民情
B.解决了内外困境
C.与旧制度决裂
D.具有被动性特征
1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字之改( )
A.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B.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推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
D.有利于依法治国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13、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规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颁布该法典的国王是( )
A.古埃及国王
B.亚述帝国国王
C.波斯国王
D.古巴比伦国王
14、《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说明古希腊哲学( )
A.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
15、从硬板票到由计算机打印的红色软纸票,再到如今的“无纸化”电子火车票。我国火车票的变迁反映出( )
A.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科技进步改变生活方式
D.民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6、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7、下表所示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由此可知,当时( )
时间 | 法规、章程 | 主要内容 |
1904年 | 公司律 |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
1906年 | 奖给商勋章程 |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
1907年 |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
A.洋务运动推动实业建设
B.近代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
C.商业改制成为新政重心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8、1942年1月,美、苏、中、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B.联合国成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D.世界发法西斯战争胜利
19、关于宋太宗将唐代的“道”改为“路”,司马光认为,“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以察州县百吏之臧否,复汉部刺史之职,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而对于各路官员的权力划分,宋哲宗时则明文规定:“凡本路钱谷财用事悉委转运司,刑狱、常平、兵甲、贼盗事,悉委提点刑狱管勾(管理)。”这一变化可以佐证,当时
A.财政与军事分离
B.行政区向监察区转化
C.民政与司法分离
D.地方机构权限的扩大
20、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的地位,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这有利于欧洲( )
A.借助谈判完成德国统一的任务
B.王权国家世俗统治的加强
C.创立并确认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D.彻底结束国家之间的混战
22、下表为中国近代部分铁路修筑信息一览表,表中轨距的差异体现出( )
名称 | 修筑时间(年) | 路段 | 全长(公里) | 轨距(毫米) |
中东铁路 | 1897—1903 |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南至大连 | 2 400 | 1 524 |
胶济铁路 | 1899—1904 | 青岛—济南 | 395 | 1 435 |
道清铁路 | 1902—1907 | 道口—焦作 | 154 | 1 435 |
滇越铁路 | 1903—1910 | 昆明—河口 | 468 | 1 000 |
安奉铁路 | 1904—1905 | 丹东—沈阳 | 302 | 762 |
津浦铁路 | 1908—1912 | 天津—南京 | 1 013 | 1 485 |
A.近代中国铁路技术的落后
B.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特点
C.列强在华争夺铁路修筑权
D.列强工业革命进程的差异
23、入宋以后,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核心人物均为赣、闽士人。这一政治现象折射出当时( )
A.政治中心渐转南方
B.变法局面严峻复杂
C.科举选才弊端丛生
D.江南经济地位凸显
24、“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5、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①________精神。
(2)特点:强调②_____,以古代历史和③__________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④_________。
(3)代表:法国大卫的⑤________《拿破仑加冕》等;法国安格尔的《泉》等。
26、宗教改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国共合作促进成____________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28、基本内涵及进一步阐述
(1)2007年6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29、中国古代史上,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心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30、陆王心学:
1)陆九渊:
(1)生平: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人;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2)地位: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3)著作:《象山先生全集》;
(4)思想:心是宇宙的本原,___________就是理,宇宙便是___________,吾心便是真理;穷理的方式是___________;
2)王守仁:
(1)生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2)地位: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3)著作:《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4)思想:“___________、心___________、心外无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条约体系
根据所学,完成以下填空
战争 | 条约 | 签约时间 | 部分条款 |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1842年 | 开放广州、厦门、 E 、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 F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条约》 | 1856年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个通商口岸。 |
B | 1860年 | 增开 G 为通商口岸。 | |
A | 《马关条约》 | D |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 H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 | 1901年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32、我国古代人们很重视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了____________,唐朝时创制了_______________,这些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的(__________)是本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1916年2月,德国发动了(___________),是大战中具有(______)意义的一战;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_________),是大战中规模(_______)的战役,并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使用(________);在海上战场,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__________)。
34、著作:1536年出版《______________》。
35、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摘自岳麓版教材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36、简回答下列小题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战胜利有何意义?
3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38、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
(2)近代工业革命发端于西方。18世纪晚期,哪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9世纪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其成果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
(3)20世纪中期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打开了序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科技发明是什么?“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概括互联网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人类的日常行为方式。
(4)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综上所述,应该如何认识科技与人类的关系?
39、P56左下角的“思考点”,思考: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