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所示为《大明律》中关于家庭关系的部分规定。由此可知,该法律( )
凡立嫡子违法者,杖八十。其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长子。不立长子者,罪亦同。 |
凡卑幼,殴本宗及外姻缌麻兄姊,杖一百……若尊长殴卑幼,非折伤,勿论。 |
凡外姻、有服、尊属、卑幼共为婚姻,及娶同母异父姊妹,若妻前夫之女者,各以奸论。 |
A.维护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B.以严刑峻法维护专制统治
C.构建了和谐的家庭关系
D.强调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2、《金薯传习录》:“……种薯宜高地沙地,种在脊上,遇旱可以汲水……薯地需岁前深耕,以大粪壅之。春分后下种……凡藤蔓已遍地不能容者,宜剪去使之气下聚结……”清代种植番薯的记载说明( )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进一步发展
B.外来高产作物种植得以普及
C.广种薄收的理念得到社会认可
D.分工协作生产模式备受关注
3、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
A.使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B.极大地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C.得益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
D.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
4、中国古代农业比较发达,历朝历代比较重视水利灌溉工具的革新。下列以水流作为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应是( )
A.水排复原模型
B.翻车
C.筒车
D.井车
5、据史书统计,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宰相的人数近400人,出身士族占65.8%,非士族出身仅有34.2%;到了宋朝,科举出身的宰相达到了87%以上。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士族退出了政治舞台
B.宰相权力大幅度提高
C.社会流动性逐渐增强
D.官员选拔日趋多样化
6、汉武帝时,“举贤良对策”成为定制;新增设了“举孝廉”“举秀才”“举明经”等科目,并将“举孝廉”列入“岁举”的常行科目。这些举措( )
A.统一了品德要求
B.丰富了选官文化
C.推动了诗赋发展
D.建立了儒学体系
7、据漆侠统计,宋代客户(无地农民)比数自北宋初年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是逐年下降的,从36.3%下降到31.1%,有地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相应上升。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政府政策干预
C.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D.农民起义频仍
8、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多,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新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初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进入新世纪以来
9、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西班牙、葡萄牙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10、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汇集,各行各业热闹非凡。相同的行业,往往集中于一条街巷之中,以致于这些街巷有了类似今天的“珠宝巷”“米市巷”等称谓。这反映了( )
A.门第观念淡化
B.小农经济瓦解
C.人身控制加强
D.城市商业繁荣
11、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的贡献是研发出了( )
A.中国超级杂交玉米
B.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C.中国超级杂交小麦
D.中国超级杂交土豆
12、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代 | 1600 | 1670 | 1750 | 1801 | 1851 | 1861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8.25 | 13.5 | 21.0 | 27.5 | 51.0 | 62.3 |
造成表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圈地运动开展
②工厂制度确立
③电力设施应用
④交通工具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同时超越了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科举制,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
②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③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利于提高西方国家治理水平
④长期实行科举制度是晚清被西方超越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近年来,受美国金融政策影响,“去美元化”再度升温,各国对国际货币储备美元化的安全顾虑加深,加快推进国别区域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多元化与“去美元化”并行演进已是大势所趋。这表明( )
A.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更新
B.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
C.经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美元已失去世界货币地位
15、1946—1949年,日本颁布了《劳资关系调整法》等“劳动三法”,规定了集体劳资纠纷的解决途径,加强了工会的谈判地位和集体行动权,并规定设立工会、劳、资三方参与的劳动委员会以协调劳资矛盾。 日本这些法案的颁布( )
A.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消除了劳资双方的矛盾
C.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D.有益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16、据统计,春秋战国时,236名君主中异常退位68人(28. 4%),平均在位时间18.42年。秦至清348位皇帝中异常退位的皇帝高达155位(44%),平均在位时间只有12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血缘宗法关系利于社会稳定
B.官僚体制社会治理效能有限
C.最高统治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D.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本质特征
17、欧洲骑士小说的故事情节大多是:骑士历尽惊险,赢得最高荣誉之后凯旋,成为国君、领主等显赫人物,然后分封他的朋友和侍从,赢得贵族女子的欢心,并与其成亲。可见,骑士小说( )
A.体现了宗教文化的特点
B.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生活
C.批判了欧洲社会的黑暗
D.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18、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一种可以同时纺织许多根线的装置,最初靠水力运转,后又采用蒸汽作为纺纱的动力,这样就需要安装重型设备。于是,有人就将发动机、纺纱机连同工人都集中在一起,搬进大房子里。这种大房子,就是后来通常所说的工厂。由此可知,“工厂”制度的创立( )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B.使生产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
C.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D.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垄断产生
19、1914年中国企业永利碱厂创建,1924年该厂制碱技术取得突破,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荣获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最高荣誉金质奖章,并在以后与外国公司的多次较量中获胜。这一历程可以说明( )
A.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一战”期间的营商环境
C.近代洋务企业的历史贡献
D.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黑暗
20、《漫长的20世纪》中写道: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的货币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了避免这种历史重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加大公共事业领域开支
B.推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适当减少政府干预经济
D.重建国际金融货币体系
21、从明太祖“六谕”到康熙帝“圣谕十六条”,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这一现象反映了明清统治者( )
A.开始确立儒家正统地位
B.重视基层治理教化
C.剥夺基层宗族自治权力
D.注重各级政令传达
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面历史照片,该照片直接可用于研究( )
A.20世纪80年代群众精神文明建设
B.三线建设时期的劳模精神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
D.20世纪90年代的文明创建活动
23、富兰克林在《论美国宪法的正式通过》中提到, “我同意这部宪法,连同它所有的瑕疵,如果它们确实是瑕疵的话。……我希望制宪会议中每位对宪法或许还有异议的代表和我一起,就此机会略为怀疑一下自己的一贯正确,宣布我们取得一致,在这个文件下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主要体现了( )
A.宪法的通过消除了各方矛盾
B.美国正式建立联邦制的国家
C.富兰克林是制宪会议的关键
D.美国宪法是相互妥协的产物
24、中国历代都设立了不少义仓、常平仓和惠民仓等。义仓属于地方性济民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之用,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以民间救济为主
B.人民社会福利完善
C.仓储制度集权化
D.社会救济方式多样
25、地位:卢梭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____________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26、背景:________________胜利的影响。
27、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____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轻__________;追求自然、野性的和多姿多彩的境界,表现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和异国情调;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②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古典艺术形式,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重色彩轻素描,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28、启蒙运动的核心是________。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序号 | 体现 | 陈述 |
(1) | 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 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一批基础工业项目,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2)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 (2) |
(3) | 初步构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3) |
(4) | 颁布宪法 |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参考表中的(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完成(2)和(3)的表述。
30、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1、秦朝统一和灭亡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
32、意义
(1)宗教改革运动在________拉开了序幕。
(2)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会与____________、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33、加尔文宗教改革:1536年,出版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_________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与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_________,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35、谈谈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36、简答题。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民族复兴在思想和实践上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简述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资产阶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为振兴中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综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复兴的认识。
37、201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回答下列问题:
(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有哪些?
(2)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3)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8、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
39、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
(1)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朝和西汉时期有何不同遭遇?
(2)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在宋明时期又有何新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