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填一填。
(1)我的家乡“_____皆图画,_____不文章”,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2)走近梅园,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_______”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
(4)期末考试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名,爸爸鼓励我:“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xī gù yì zhǎo chà er
( ) ( ) ( )
wēn hé bèi dì li kě lián zhēng biàn
( ) ( ) ( ) ( )
3、根据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生字 | 应查的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读音 | 组词 |
亏 |
|
|
|
|
蚕 |
|
|
|
|
爪 |
|
|
|
|
4、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偏旁或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1)例:各__路__(路口) (2)例:扬 __场__(操场)
央__________________ 沙__________________
斤__________________ 话__________________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
含(____)欲(____) (____)争艳 花(____)柳(____)
(____)色满(____) 风(____)日(____) 鸟(____)花(____)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下雨了,ā yí撑sǎn
送我回家。
(2)操场上,同学们快乐地做yóu xì,像一群小jīng líng
。
(3)zhōu wéi是wǔ cǎi
的鲜花,这里就是梦幻般的世界。
(4)我一shǐ jìn,就提起了这篮píng guǒ
。
7、青蛙妈妈教(jiāo)小青蛙捕食。( )
8、根据课文内容,对的打√,错的打×。
(1)一年有二十六个节气( )
(2)蜘蛛给长颈鹿编织了一个大大的口罩( )
(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水学会的是不断往低处流。( )
(4)《村居》描写的是乡村六月的美丽景色。( )
(5)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
9、下列汉字查字典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底”是半包围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广”,再查4画。( )
(2)“发”是半包围结构,还是多音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又”,再查3画。( )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杨桃的样子都是一样的。( )
【2】河马嘴巴大,长颈鹿脖子长。( )
【3】北极星不是天然指南针。( )
【4】大米是用稻子加工出来的。( )
11、阅读理解。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我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儿,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儿。在我上学的时候,好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歌声会把您领进山野,让您看到小溪里滚动的清波,闻到山花扑鼻的芳香,听到百鸟齐鸣的欢歌。
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儿。您听,它唱得多好,“蝈蝈儿,蝈蝈儿,蝈蝈蝈……”
【1】短文有 ________个自然段。
【2】请照例子写词语。没学过的可以用拼音替代。
例:喜滋滋(ABB):________ _______
百鸟齐鸣的欢歌:________的巨石 ________的_______
【3】(填序号)儿歌中的“它”指________,“您”指________。
(1)邻居 (2)盲婆婆 (3)我 (4)蝈蝈儿
【4】我给盲婆婆的不仅仅是一只蝈蝈,更希望蝈蝈儿带给婆婆的什么?用“ ”在文中划出来。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怎样睡觉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要睡觉。狗睡觉的时候,总是把一只耳朵贴在地面上,几十米远的脚步声也能使它惊醒。马总是站着睡觉,你别担心,它绝不会摔倒。猫头鹰睡觉的时候,两只眼睛一只睁着一只闭着,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当鱼儿在水里静静地、一动不动时,那是它睡着了。由于鱼没有眼皮,睡觉时眼睛是闭不起来的。
1.这段文字一共写了( )种动物。( )把一只耳朵贴在地面上睡觉;猫头鹰睡觉时睁一只眼,( );马总是( );鱼儿睁着( )睡觉。
2.你还知道别的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13、阅读
爱吹嘘(xū)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很了不起,而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却从不承认,反而百般掩饰(yǎn shì),总爱自欺(qī)欺人。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pī)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wū)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shì)道:“身上跳蚤多,用这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了!”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gài)又在表演潜(qián)水了。
【1】“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很了不起……”下列哪项和句中的“吹嘘”意思相近( )
A.吹拂(fú)
B.夸耀(yào)
C.叹气
D.表扬
【2】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猫所犯的错误( )
A.捉老鼠,被老鼠逃走。
B.捉鱼时,被鲤鱼尾巴劈脸打了一下。
C.爬树时,不小心摔了下来.
D.掉到泥坑里,弄得满身污泥。
【3】“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指的是( )
A.掉进泥坑,糊满污泥
B.勤洗澡,讲究卫生
C.用尾巴来洗脸
D.在河里表演潜水
【4】小猫掉进河里,你觉得他最后可能会( )
A.被同伴救起来
B.学会了游泳
C.一直表演潜水
D.在水中淹死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要乐于助人,不能见死不救。
B.要刻苦学习,才能有真本事。
C.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自欺欺人。
D.要待人友善,不能傲慢无礼。
【6】读完这则寓言故事,你喜欢文中的这只猫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是阅读小能手。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花。夏天,树上结满了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成大红枣,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我和小朋友站在枣树下,抬头望着这些大红枣,心里想:要是吃在嘴里,一定又甜又脆。
【1】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
【2】“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一句中的“小红灯笼”指的是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了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 ,最后写了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河中的鳄(è)鱼想吃掉河边树上的小狒(fèi)狒,便假意提出要和他交朋友,狒狒也很愿意。
过了几天,鳄鱼邀请狒狒到河对岸去玩。她让狒狒坐在自己的背上,然后向河对岸游去。
游出一段后,鳄鱼说:“亲爱的朋友,医生说我有严重的胃病,只有吃了狒狒的肝才能治好。”
小狒狒知道鳄鱼要害自己。他想了一下说:“你怎么不早说呢( )我的肝还挂在树上( )你赶快把我驮回岸上取吧( )”
鳄鱼信以为真,又掉头游回岸边。狒狒一上岸,便急忙爬上了树,他再也不下来了,鳄鱼气得张口结舌。
【1】请你在第四段空白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补充词语。
信以(____)(____) (____)口(____)舌
【3】_____想吃______,便______提出要和他交朋友。
【4】用部首查字法查“狒”字,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
【5】小狒狒多聪明!如果放学路上遇到陌生人想带你走,你会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①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雪花飞到了田野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例: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例:我说过的话怎么会忘记?
我说过的话不会忘记。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_____
(2)用下面的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在门外 兔妈妈 的 给 空地上 小白兔 雪孩子 堆了个
_____
(3)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 )天空中飘着( )的风筝。
(4)例: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落下来。
( )落( )
18、口语交际。
苗苗的小背包破了,可是周六爬山时需要用。她想借小云的小背包用用,该怎样跟小云商量呢?根据提示,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吧。
苗茁:小云,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
小云:什么事?
苗苗:你的蓝色小背包借我用一用_____?因为_________。
小云:对不起,我的蓝色小背包送给表妹了。
苗苗:________,我再问问别人。
小云:丽丽也有个小背包,要不你问问她吧。
苗苗:好的,________!
19、照样子做一做。
例:他愉快的散步。(在小河边)他在小河边愉快的散步。
(1)荷花开了。(粉红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谷里有许多蝴蝶。(五颜六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小鸟在树上跳上跳下。 小鸟在树上跳舞。
春风吹得小草沙沙地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快乐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想一想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并说说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