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国宝的“前世今生”。
2、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人传》——罗曼·罗兰——达芬奇 B.《平凡的世界》——路遥——孙少安
C.《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哲学大师 D.《傅雷家书》——傅雷——傅雷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想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不能撒谎)
A. 老师,我是不该迟到,但我不是故意的。我以前是有过迟到的现象,但这一次跟以前的原因不一样,信不信由你!
B.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故意的,不信您可以到街上去问问,我绝对没有骗您,骗您我是小狗!
C. 老师,我迟到是有原因的,但绝不是睡懒觉,也不是在街上闲溜达,可我不能说出来,求求您相信我吧!
D.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无故迟到的,我有不得己的原因,请老师相信我,我自认不愧为您的学生!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这首诗第一段运用了一系列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狂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了作者的焦灼苦闷以及生活处境的艰难。
C.这首诗第二段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抢走茅草的事和诗人的无可奈何。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的画线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进行简要赏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诗经·关雎》)
⑤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⑥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____, 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敬之《回延安》)
7、 傅雷家书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③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2】第一段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3】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8、拓展阅读
冬 殇(尚玮珉)
落叶奏响了冬之序曲。于是冬轰轰烈烈而来,铺天盖地而来。
娇艳的月季花未谢先萎;树丫柔嫩的肌肤变得干涩;欢快的鸟儿开始为生计发愁……一切都镶上了冬的色彩,一切都烙上了冬的痕迹。
青纱帐被冬收拾得无影无踪。原野是一味的辽远,一味的空旷。你站在原野,最突出的感觉是自己的渺小,渺小得几乎不存在。
万物在冬的面前臣服,而瘦削的菊率先发起抗争,她如大提琴奏出的低沉而奋进的音符,在轰鸣的冬之曲中显得那样执著,那样坚定。
冬愤怒了。他想主宰世界,并高傲地自信:最终胜利属于自己。
放纵的风在原野飞驰,无情的雪在空中狂舞。树丫可怜地摇摆着,电线剧烈地呻吟着,雪雾疯狂地翻滚着……
冬在宣泄自己的威严,冬在扫荡敌对的力量。菊一败涂地,死于风雪之下,低沉而奋进的抗争旋律戛然而止。腊梅与雪莲却揭竿而起,继大提琴奏出小号高亢而激扬的旋律。
风停雪止。原野死一般沉寂。一切被白色所覆盖。这是冬最得意的杰作,最潇洒的一招。此时,茫茫雪原的气慨不是比大漠雄风更冷峻吗?
然而,当腊梅与雪莲高擎太阳的火把将冬雪焚烧时,冬的威严,冬的潇洒,冬的博大荡然无存,如丧家之犬发出痛苦的哀号。腊梅与雪莲傲然挺立,竖起与冬对峙的大纛,与冬为敌的队伍越来越大。冬一次又一次惨败。
树丫把浑身的劲头凝聚在芽上,展示出青春的骄傲;弱小的野草昂起了头,面对冬毫不示弱;菊的儿子从冻土里钻出来,注视着狼狈不堪低头不语的冬,很开心……
一向滥施淫威的冬如今孤立无援,绝望的泪水打湿了土地。他回顾自己辉煌的历史,回顾自己设想征服世界的宏图,回顾万物在他面前服贴的样子——那时他是那样的得意,那样的无所顾忌。这一切都成了遥远的过去。
面对挑战,冬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泪,不战而死,他化作一缕青烟溶入阳光之中。
冬死了。春说:冬应该多一份温柔;夏说:冬应该多一份热烈;秋说:冬应该多一份诚实。
——(摘自《中学生在线阅读网》)
【1】文中的一、二、三节之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这三段文字的主旋律是什么?
【2】用“轰轰烈烈、铺天盖地”形容冬的到来,表明了冬的什么特点?
【3】文章中安排菊、腊梅、雪莲等的出现,其顺序与什么相吻合?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它们的反抗,请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比喻的。
【4】“绝望的泪水打湿了土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5】春、夏、秋的最后的议论,表明了什么?它们的说法都与什么有关系?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请谈谈自己的观点。
9、作文
从我们阅读的《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以“读《 》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