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就选自他的《逍遥游》。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C.作为“唐宋八大家”的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D.古人常说的“弱冠”是指男子20岁,“而立”指的是男子30岁,“古稀”指的是60岁。
2、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C.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各种污蔑和诽谤,他进行了坚决地还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B. 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C. 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 市场上各种营养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4、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B. 《西游记》中唐僧收服三个徒儿和白龙马的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孙悟空、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鹰愁涧收白龙马。
C.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D. 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
6、理解性默写。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国家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D.《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2)填空。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上面文段选自《傅雷家书》。这封信由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_________(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_____的习惯。
②《苏菲的世界》是____(国籍)作家乔斯坦·贾德的长篇哲学_____(文体)。通过一名哲学导师_____向苏菲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_____发展的历程。作者借哲学导师给苏菲的书信,提出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有“_________”的观点。
③《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著名美学家_________在旅欧期间所写,主要是对青年人遇到的问题的探讨。如《谈读书》一文,开篇从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读书,最终一年可以读很多书的角度探讨读课外书是有时间的,关键是有无_____的问题。《谈动》中,作者认为我们不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就要_____。
(3)根据《傅雷家书》,补全下面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_____
(4)阅读。
①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
(选自《傅雷家书》)
(任务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 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 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 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
(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任务二)从议论文角度看,选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米缸
沈嘉禄
(1)过去,上海人家大多置有一口米缸,就塞在床底下。我小时候学做的第一件家务,就是淘米。做完功课,暮色四合,是预备烧夜饭的时候。照妈妈的吩咐,我从菜橱里捧出一只钢精锅子,将床底下的米缸拖出来,问:“要淘几罐头啊?”
(2)量米的是一只马口铁小罐头,想必有米缸的上海人家也会配备一只。根据当晚吃饭人的多少而定——那时候,我们家人口多,周末尤其多,故而有此一问。
(3)淘米,须使劲搓揉翻旋,似有章法,陈年洋籼米淘出来的水是很混浊的。更须认真,一不小心,会有米粒顺水逃逸,那是要挨骂的。
(4)我家的米缸高一尺,直径尺半,缸外壁施祭蓝釉,有莹莹光泽。爸爸告诉我,这是解放前买下的一只炭火缸,冬天用来烤火。那么——我家先前也阔过?自我懂事后,家中再无烤火这回事了。有一次淘米时,罐头刮到了坚硬的缸底,发出刺耳的声音。“妈,缸里没米了!”我的声音带了一点欣喜。因为我很想攥着购粮证和钱去买米。这是我接触钱的好机会,可以体验下交易过程,虽然zhì( )嫩的肩膀只勉强负得起十来斤米吧。
(5)现在想来真该打,我不曾想到妈妈听到这声“报告”时的惊心,也不懂得去察看妈妈脸上笼罩的愁云。妈妈放下手里的活——给外销毛衣绣十字花,带了一块手绢出门了。一刻钟后,捏着两张钞票回来,关照我去买七斤米。为什么不是一个整数?数了钱我后悔失口,就借到这么点钱嘛。
(6)那情景,在我七岁时发生,我要用一辈子记住它。
(7)我十岁了,国家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家境也有所好转,淘米依然是我的任务。有一次淘米,意外地发现了虫子。它们从米粒中钻出来,突围似地爬到我小手背上。我惊慌地缩回了手,尖叫起来,很委屈的样子。
(8)妈妈却不着急,居然还笑:是吗,米缸里生虫啦?
(9)米缸生虫有什么好高兴的?吃下去要生病的吧。妈妈却说不碍事,米虫吃米,我们即使吃了它,也不会生病,再说大家扯平了。
(10)过了两天我总算弄懂了,米缸生虫,说明我家的米缸很久没有见底了,陈米在缸底囤卧着,日久容易生虫。后来,根据妈妈的指示,将陈米清出,用湿抹布将缸内壁细细擦净,晾干后再盛来。这活比较麻烦,我为此出了汗,当然也很高兴。
(11)我第一次看妈妈做饭,是做面疙瘩。卷心菜老帮子剁碎,入锅煮熟后,妈妈捧一只大碗,将事先拌和好的稀面浆,筷筷地夹入锅内。面疙瘩少油寡味,泛红的卷心菜帮子吃口有点棉。妈妈不时将自己碗内的面疙瘩拨给我一些,我不懂推辞,吃得稀里哗啦。吃面疙瘩,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
(12)十岁左右,我家又吃了几顿面疙瘩,是与咸菜肉丝共煮的,出锅前加一勺猪油,还加了佛手牌味精,肥肉丝漂浮在汤面上,鲜美至极。妈妈做面疙瘩时还哼了几句越剧,好像是《何文秀》。
(13)前不久我去浙东临海古城游玩,拐进紫阳街,城墙下开了几家古玩铺,生意清淡。有一家,老红木八仙桌下坐着一口缸。对了,就是炭火缸——跟我家的米缸模一样。现在我知道,那是宜均,非陶非瓷是谓炻。向老板询价,老板伸出一个手掌:五块。
(14)古玩业的行话我略懂一点。五块,就是五百元。
(5)在我总角之年,家里所有财产加起来可能也不满一只手,虽然床底下就卧着这样一口米缸。
【1】根据拼音写汉字。zhì(______)嫩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我”七岁时和十岁时的两件事。
七岁时:米缸里没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岁时:______________,妈妈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6)段划线句“我要用辈子记住它”,其实我提醒自己真正要记住的是:
生活的艰难、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第(11)、(12)段在文中的作用。
【5】下列对文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____
A.本文题为“米缸”,叙述的是特定年代中人们的生活,反映了国家经济状况的变化和发展。
B.第(2)、(4)、(5)、(13)段中分别用了破折号,其作用都是补充说明。
C.米缸里生虫了,妈妈不着急的原因是即使吃了米虫也不会生病。
D.许多年后,“我”发现家里的米缸原来是一件古玩,这说明“我”家的确曾经阔过。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免有难忘的风景,有的是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有的是静谧幽美的“小石潭”,有的则是人生某一处邂逅。
请以“难忘的风景”为题,自选角度写作文。
要求:(1)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⑵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⑶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