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C.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D.周六晚上,我是看《朗读者》呢?还是看《快乐大本营》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 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产大片《湄公河行动》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后,导演林超贤表示,会不会拍摄续集,关键看合适的题材。(在“合适”前加上“有没有”)
B.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将“发扬”和“继承”互换位置)
C.有些网站平台对于出售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起应有的监管。(在“监管”后加上“责任”)
D.通过美国和韩国执意部署“萨德”事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区安全的重要性。(删去“通过”)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菜园(yuán) 妖娆(ráo) 蛮横(hènɡ) 点缀(zhuì)
B. 畅泳(yǒnɡ) 雄辩(biàn) 反诘( jí ) 舐血(shì )
C. 抉择(jué) 崭新(zhǎn) 堕落(duò ) 阻碍(ài)
D. 奠定(diàn) 歧途(qí) 襁褓(qiǎnɡ) 指摘 (zhāi)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紧扣“望洞庭湖”描写景物,后四句抒情,表明“赠张丞相”之意。
B.首联点明时令,“平”“混”写出洞庭湖水岸齐平,与天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C.颔联运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烟波浩渺的壮观景象和汹涌澎湃的雄伟气势。
D.这首投赠诗借“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张丞相的羡慕之情。
【2】“欲济无舟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④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时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名蓍阅读
(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辈子都在高潮低湖中浮沉,唯有唐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是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①上述选段选自《____________》,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封信的节选都出现了“坚强”一词,请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其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在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②在主人公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 乾
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时,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③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④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⑤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①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⑥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黏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⑦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⑧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⑨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个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⑩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⑪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⑫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⑬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1993年10月6日
(选自《萧乾散文》,有删改)
[注] ①锔(jū):用锔子连接破裂的陶瓷器等。
【1】作者回忆了北京小胡同的哪些事情?
【2】作者写到北京的死胡同时,也写了其他地方的胡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⑨⑩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4】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⑨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好在哪里。
【5】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1)题目:触动心灵的那一刻
文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他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你都得拿着,你能做到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做好每件事,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