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理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甲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乙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丙 。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甲①乙④丙⑤ B.甲①乙③丙③ C.甲②乙③丙⑤ D.甲②乙④丙⑥
2、下列对文体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通过对客观事物或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获得有关的知识。《大雁归来》是事物说明文。
B.“记”是古代一种散文,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体”。《小石潭记》是记“游”,《核舟记》是记“物”。
C.《诗经》中的诗歌属于古体诗,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关雎》和《蒹葭》都属于“风”,即地方民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诗句参差错落、曲折跌宕,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果,寻病终。 寻:不久,随即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
D.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接近
4、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A.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B.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它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C. “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胸中实无一策。”这是《三国演义》中庞统“舌战群儒”的精彩话语。
D. 《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康塞尔热衷于航海,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环球探险旅行,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石多而坚硬的样子。
(1)“东坡”在诗人笔下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首句的写景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4)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之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呼吁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一文首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述了“不以千里称也”的千里马的生死遭遇。
7、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字子敬。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_____为主而兼有_______、________成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2】“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3】“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5】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
①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乖乖 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外哟 来,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作文
我国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起行囊,你都去过哪里,见到过怎样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呢?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或是介绍你家乡的一处景观,把所见所感有声有色地记录下来。
请以“__________游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代游踪,串起全文;描写景物,抒发感受;②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过程具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