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此刻他正在漫不经心地整理材料。
B.没想到在人地生疏的西安碰到了老同学,他高兴得不知所措。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敞开胸襟,选择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经济。
2、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迎面扑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这个句子有语病,应将“不禁”移到“打”的前面。
B.“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这个句子肯定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表述正确。
C.“形成习俗”“增进友谊”“传承美德”这三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D.“见异思迁”“处心积虑”“无所不为”“始作俑者”都是贬义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C.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D.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4、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阅读《送友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B. “横”勾勒出水的静姿,“绕”字描画出山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副寥廓秀丽的图景。
C. 颈联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
D. 尾联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夫妻离情别绪。
【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
6、默写。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_。(《回延安》)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知困,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7、(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
阅读名著能够启迪思想,引领人生。罗曼·罗兰的___________(填书名),能让我们在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身上,体会到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勇于担当的伟大情怀;鲁迅的《朝花夕拾》,能让我们从__________(填人名)的身上,学到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2)说说下面人物哭的原因。
①保尔这么想着,很快就泪流满面,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现在我该怎么办?全怪这该死的神甫。我那时干嘛鬼使神差地在面团上撒烟丝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祥子心中仿佛忽然地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小福子也落着泪,可是处在帮忙的地位,她到底心理还清楚一点。“祥哥,先别哭!我去上医院问问吧?”(《骆驼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对祖国深厚的爱,请结合《傅雷家书》一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其中蕴含的亲情及家国情怀。(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少年书架》,回答问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线索。
【2】本文写了四件事,请根据内容概括填空。
(______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___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3】第⑦段划线句中“难以名状的光泽”折射了妈妈怎样的心理?
【4】第⑨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清明节英雄纪念碑前、学校读书节诵读中、国学节活动展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
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书写工整,字迹清晰;(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姓名,否则将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