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的是( )
A. 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调查问题和解决问题。
B.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 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静止葡萄酒的气泡来自哪里?_____________,这就是静止葡萄酒产生气泡的原因。
①这些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溶解在酒液之中,在开瓶时由于瓶内压力的释放就会以气体的形式逃逸出来
②但是对于葡萄酒来说,二氧化碳则是天然发酵的产物,起泡酒也是通过二氧化碳来产生气泡
③气泡是二氧化碳的标志
④在汽水等饮料里,二氧化碳是人工添加的
⑤假如一瓶葡萄酒在装瓶之时,酵母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装瓶后酵母和残余在酒里的糖分就会持续在密封的酒瓶里相互作用,持续发酵,从而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
A. ④②③⑤① B. ③④②⑤① C. ④③②⑤① D. ⑤①③④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尝贻余核舟一
4、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B.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
C.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接踵而至。
D.这个方案你一会支持,一会反对,一点准主意都没有,真是阳奉阴违。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每一节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7)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8)《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一句话:______ ,________。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傅雷家书》选段,填空。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A_____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这是傅雷写给儿子①_____的一封信,文中的A指的是音乐家②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
1960年8月29日
亲爱的孩子,八月二十日报告的①喜讯使我们心中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踏上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负起新的责任来,我们要祝贺你,祝福你,鼓励你。希望你拿出像对待音乐艺术一样的毅力、信心、虔诚,来学习人生艺术中最高深的一课。但愿你将来在这一门艺术中得到像你在音乐艺术中一样的成功!发生什么疑难或苦闷,随时向一二个② 讨教,(你在伦敦已有一年八个月,也该有这样的老成的朋友吧?)深思熟虑,然后决定,切勿单凭一时冲动: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我们也就放心了。
选文第一句中提到的“喜讯”指的是什么消息?傅雷告诉儿子要“随时向一两个”什么样的人“讨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穿过岗巴拉山口
叶梅
①车在黑暗中默默行走,记得是来时走过的路,从一片田野中穿过,路两旁有茂密的树林,附近有一座非常有名的老庄园,庄园几代主人的传奇故事在中印两国之间流传。走着走着,随着公路不断向上攀升,突然之间,空气中似乎有了异样的清新——“下雪了!”不知谁在车上惊呼了一声,大家都一个个跟着叫起来:“下雪了!”
②窗外有了朦胧的淡白,恍惚间只见大朵小朵的雪花在外面世界飞舞,上下旋转,漂浮着,犹如布达拉宫悠然升起的桑烟;又像一个个玲珑的小人儿,或者就是洁白的天使,飞来飞去,轻盈地拍打着车窗,舞蹈着,带着无言的微笑以及神秘的寓言,翩翩飞翔,临近又远去。人琢磨着,但找不出答案。
③黎明就在这时来临,非常清淡的晨光之中,渐渐显出雪山巍峨的轮廓,即便我们竭力仰视,也难以从车窗里看到它的全貌,只能惊叹它雄壮无比、顶天立地的腿柱,惊叹它雨雪中的神秘巍然。车速慢下来,似乎就在一瞬间,我们进入到一座天地间无与伦比的圣殿,让人震撼无语。
④实际上,我们是知道岗巴拉山的,它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山口海拔4990米。在岗巴拉的怀抱里,有一座美丽的羊卓雍措湖。我们在来时的路上已经观赏到她的碧水,那是一种深深的碧绿、纯厚洁净的高原之水。羊卓雍措,一定是阳光和雪山的女儿,她安静地几乎一动不动地等待着什么,我初见时尚未意会,但在这个黎明,在俊朗而又威风凛凛的岗巴拉山口,我突然明白,羊卓雍措湖的一切情意,都来自岗巴拉山啊。
⑤这时,围绕雪山的云雾越来越浓了,层层叠叠,上下翻卷,仿佛一道道厚重薄透不一的帷幕,告示山的庄严;又仿佛一道道柔软坚硬不一的盔甲,装扮着勇士的身躯。昨日温和的阳光下,经过时匆匆一瞥,以为岗巴拉只是道旁的村夫,今日飞雪下,才知他原是上天的骄子。青翠的山峰于一夜之间全在银装素裹之中,那样的冰清玉洁,凛然挺拔。
⑥从山底到岗巴拉山口几十里,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螺旋形的公路沿着山脊盘旋而上,又盘旋而下,连续的陡坡急弯。雪越下越大了,车前不到10米全是白蒙蒙一片,根本分辨不清道路,大巴司机脸色严峻,车上的人也早已不再高声言语,起初还小心翼翼地将惊叹化作一声声简短的“啊!啊!”接下来只是冰冻一般地沉默,车上的二十多人能听见彼此的呼吸,甚至连呼吸也不敢用力,屏住气息,似乎一用劲就会增添车的不稳定。
⑦我凝视着车窗外,感觉眼眶发热,岗巴拉,我生命的一个黎明,岗巴拉,你让我真正感觉到了敬畏!
⑧上天带来的雪花与我们的车一路随行,车慢得不能再慢,四周弥漫着最纯净的亘古的气息。人类进入这样的环境,或许本来就是一种冒犯——如果说在此之前,我向往喜爱着雪山,而此时心中只剩下敬畏。我只能说,我走近了你,反倒觉得陌生:原来你并不是我想象中旅行者的乐园,而是无比神圣的地方。岗巴拉,你和你的雪山兄弟们显然都是天神的化身,你们完成了上天与这个地球最近的连接。你的宽容让我们在你的臂膀间穿行,你的坚实宏大、开阔淡定,使我们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平庸和羞愧。
⑨不知过了多久。时间在这个黎明凝固了。仿佛是一生。但就在大巴缓缓行走的一个瞬间,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黑点,继而是一对,三个,然后一群。走近些,原来是一群散淡的黑牦牛,长长毛发,硕大的牛角,它们或昂首,或低头寻觅,这些与人亲近的高原动物,原来是岗巴拉忠实的朋友。
⑩再往前些,一片绿色的树林扑入了眼帘,八月飞雪,在这一刻悄然远去。天真正亮了,高原的阳光炽热地射进了车窗,回首望去,岗巴拉山口,已在云雾中。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进行赏析。
[A]围绕雪山的云雾越来越浓了,层层叠叠,上下翻卷,仿佛一道道厚重薄透不一的帷幕,告示山的庄严;又仿佛一道道柔软坚硬不一的盔甲,装扮着勇士的身躯。
[B]大巴司机脸色严峻,车上的人也早已不再高声言语,起初还小心翼翼地将惊叹化作一声声简短的“啊!啊!”接下来只是冰冻一般地沉默,车上的二十多人能听见彼此的呼吸,甚至连呼吸也不敢用力,屏住气息,似乎一用劲就会增添车的不稳定。
【3】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的?
【4】“雪”这一形象一直出现在文中,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令人心暖的人、让人感动的事,在这样的人事中感受着人间的美好,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请以“点赞”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抄袭、套作给分为10分以下。如果抄袭前面阅读材料,为0分。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