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王选,被称为“当代毕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作者在北大的演讲稿。
B.《儒林外史》描写了21对兄弟,王仁王德、严贡生严监生、汤奉汤奏、余特余持等兄弟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最先出场的兄弟是二王,最后出场的是二徐。
C.《卖炭翁》选自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四川草堂时所创作的,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D.中国文化崇尚“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也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他已经毕业两年,但校园的一草一木至今还清楚地历历在目。
B.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节目办得绘声绘色,深受好评。
C.济南轨道交通R3线顺利通车,离不开城铁建设者们无所不为的工作态度。
D.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C.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D.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4、下列关于名著导读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C.《苏菲的世界》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来讲述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麻叶层层檾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杖藜抬醉眼,捊青捣麨③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①檾(qǐng):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②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③捊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④软:吃饱。
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农事活动?“问言豆叶几时黄”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7、阅读《傅雷家书》选文,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傅雷是一位翻译家,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其中最著名的译作有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_________,罗曼·罗兰的________________。
(2)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中作者想借太阳和雨水向儿子讲明一个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封信中可看出傅雷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国别)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并说明其作用。
【3】请按下面的格式,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保尔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你对诗圣杜甫生平事迹的了解,以及你对他诗歌的阅读感受,以“长夜星光”为题,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故事,再现你心目中的诗圣形象。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左右。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