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络绎不绝 物有所直 美不胜收 巍峨壮观
B. 色彩斑斓 轻歌曼舞 交相晖映 瞬息万变
C. 纷至踏来 扬尘远去 一如既往 腾空而起
D. 名副其实 和颜悦色 非他莫属 信守诺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
B. 为了祖国领土完整,为了民族的尊严,战士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
C.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的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D. 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束手无策。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是高效办好一件事的关键。
B. 《空天猎》这部电影对我们很感兴趣,同学们都喜欢观看。
C. 电视台采访了许多王老师的优秀事迹。
D. 夏天的北戴河,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
B.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 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D.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根据提示填空。
(1)室中更无人,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4)“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公使及其爪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蛮横嘴脸。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 》,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位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书中,保尔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小说,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他创作的书的名字是《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们大了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再劳神费力地替他们写感谢信了。当我的三个孩子都还小的时候,我得口述信的内容,然后指导他们加上一些自制的图画。当爱莲娜、萨拉和德鲁能够自己写时,还是需要我多次催促。
“格兰迪送给你书,你写信表示感谢了吗?”“多萝西姑妈送给你一件毛衣,你回信了吗?”我会问。可通常得到的回答不是咕哝两句,就是耸耸肩。
这一年,刚过了圣诞节,我厌倦了再催促他们,孩子们也早已对我的话充耳不闻了。于是,我宣布如果不写好感谢信,就不能穿新衣服,玩新玩具,但迟迟不见他们行动。
突然,我有了主意,“大家都上车!”
“去哪儿?”萨拉迷惑不解。
“去买圣诞礼物。”
“可现在已经过了圣诞节了。”她抗议说。
“别犟嘴。”我严肃地说。孩子们鱼贯而入。
“我想让你们看看那些关心你们的人 。”
我递给德鲁一张纸,一支铅笔:“记下现在我们离开家的时间。”当我们到镇上时,德鲁记下了到达的时间。孩子们帮我挑选了一些礼物,然后我们开车回到家里。
孩子们下了车,马上朝雪橇跑去。“别急,”我说,“我们还得把礼物包装一下。”“德鲁”,我又说,“记下我们到家的时间了吗?”他点点头,“好,下面记下包装礼物的时间。”
我煮着咖啡,孩子们在包装礼物,终于,最后一根丝带系好了。“这一切共用了多长时间?”我问德鲁。他看看纸条:“开车到镇上用了28分钟,买礼物的时间是15分钟,回家时因为加油用了38分钟。”
“包装用了多长时间?”爱莲娜问。
“包好一件礼物大约是两分钟。”
“那么,把这些礼物寄出去需要花多长时间呢?”我又问。
“开车去邮局一个来回,要用56分钟,”德鲁算了一下说,“这还不算给车加油的时间。”
“可你忘了算排队等候的时间。”萨拉说。
“好吧,”德鲁说,“再加上15分钟邮寄的时间。”
“那么,我们要送给别人一件礼物,总共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德鲁很快就算出了:2小时35分钟。
我在每个孩子的面前放上信纸、信封和铅笔:“现在写你们的感谢信,并且要表明你们收到礼物是多么快乐。”
孩子们埋下头去,只听到写字声。“好了。”爱莲娜说着,把信装进了信封。
“我也好了。”萨拉说。
“写信用了3分钟。”德鲁边封信边说。
“比起别人花费两个半小时送个你们的礼物,用3分钟时间写封感谢信是不是太长了?”我问,孩子们都低下头去。
“那么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
“你小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写感谢信呢?”德鲁问。
“一点儿不错。”我肯定地说。
“你写些什么?”他问。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说。
阿瑟是我曾祖父最小的儿子。原来我从未见过他,可是每年的圣诞节他都要送给我一件礼物。他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市,双目已经失明了。他的侄女和他住在一起,每年帮他填写许多5美元的支票,寄给他众多的侄孙子、侄孙女们。我总是回信表示感谢,并且告诉他们我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了。
后来我到马萨诸塞州上大学,这样我就有了机会去看他。我们谈话时,他告诉我收到我的信总是很高兴。
“您还记得那些信?”
“当然了,我收藏了一些最喜欢的。”他指指说,“你能不能把最上面的那个抽屉里的那些用丝带系着的信拿出来?”
我拿出一封信,念给他听。
“亲爱的阿瑟爷爷,我正在一家美发厅里给您写信。今天晚上学校里有一个假日舞会,我用您寄来的钱做了头发。因为您送给我的这份礼物,我想我会度过一个非常愉快的晚上。爱您的霏丝。”
“那天你过得愉快吗?”
我想起了许多年前的那个晚上。“当然。”我笑着说,希望他能看到我脸上幸福的微笑。
“妈妈,你在笑什么?”萨拉拽了拽我的衣袖,把我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
我又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关于阿瑟爷爷的礼物以及我如何给他写信的事。我很高兴每年都给他写感谢信,因为这显然对他意义非同一般。
“舞会那天,你漂亮吗?”萨拉好奇地问。
“我想是的。”
“你的舞伴是谁呢?你穿什么衣服?”爱莲娜也调皮地问道。
“我有一张那天晚上的照片。”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相册,翻到一张照片前停了下来。照片上我穿着一件黑天鹅绒晚礼服,挽着法国式头发;我的旁边是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他正微笑着递给我一枚胸针。
“是爸爸!”爱莲娜惊讶地说。
我笑着点点头,抚摸着照片旁边夹着的早已干枯了的栀子花瓣。
这个圣诞节是我和鲍布结婚36周年纪念日。谢谢你,阿瑟爷爷。
【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要说说理由。
【2】两个划线的“问句”,在故事中有怎样的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3】在两处横线上分别应补写一句话,使得故事完整,内容衔接流畅。
【4】任选下面一句,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别犟嘴。”我严肃地说。孩子们鱼贯而入。
②他指指说,“你能不能把最上面的那个抽屉里的那些用丝带系着的信拿出来?”
9、按要求作文
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多愁;一捧普普通通的罗汉豆,装下的是"迅哥儿"无忧无虑的童年、天真无邪的友谊;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罗汉豆,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