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出表示味道的词语。
例:酸溜溜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补充诗句
望庐山瀑布
__________生紫烟, 遥看瀑布___________。
飞流_____________, 疑是银河__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闪(_______) 课(_______) 直(_______) 脸(________)
肉(_______) 棵(_______) 真(_______) 检(________)
4、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说句话。
(____)弓之(____) (____)(____)交加 山(____)(____)秀
(____)(____)西望 微风(____)(____) (____)穷(____)尽
选择的词语是_______,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语。
例:西瓜 滚圆滚圆的西瓜 星星 露珠
例: 慢悠悠 香 羞
例: 又酸又香 又 又 又 又
6、看拼音写词语
jiè kǒu niú nǎi chǎo jià zǐ xì
jí máng yǎo kāi dì yī kāi shǐ
7、判断题
1.一位老教授见三毛拾到钱还给他,就给三毛买了一身新衣服。(___)
2.好心的花匠给了三毛一碗水喝。(____)
3.放学了,三毛和小男孩每人吃着一根冰棍回家了。(____)
4.三毛看着电影《苦儿流浪记》,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____)
5.三毛骑着儿童滑板车把报纸全部卖掉了。(____)
6.为了生存,三毛乞讨、帮人推车、卖自己、当过报童、为别人打过扇子、擦过鞋子、学过拉车、做过学徒、捡过烟蒂、跟着师傅卖艺,样样肯干。(____)
7.在三轮车夫家,三毛睡在三轮车上。(_______)
8.为了穷得清白,三毛把衣服扔向了爷叔,决定不偷东西。(______)
8、课文整体梳理。(在正确的后面画“√”)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
9、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马上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
10、请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得慢的是北面。( )
(2)《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
(3)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
(4)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麻烦。( )
11、课文内容我知道。(填空)
它们是( )累了,还是悄悄地到林中( ),还是( )进草丛,( )成了晶莹的小露珠,偷偷地( )着过路的孩子微笑呢?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jù)大师。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bèi)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bài)师学艺。他学的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fù)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没有学会。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一段曲子,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儿近视,没有神。但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者飞翔的鸽子。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连一连。
圆润甜美的 飞翔的 游动的
鸽子 鱼儿 嗓子
【3】梅兰芳用什么方法让自己的眼睛会说话的?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两句话。
【4】第(______)自然段写梅兰芳刻苦练习,练出了好嗓子。
【5】你会什么本领或才艺呢?又是怎样学会的?请你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睡觉的叶子
一天傍晚,晚饭后,我忽然发现马路边上有一些植物的叶子是合上的,好像在睡觉呢!我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妈妈笑着说:“你真是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好孩子!这种植物就是花生。到了傍晚,花生的叶子就会合上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叶子又会打开。花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合拢,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睡眠。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花生的生长。”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快乐。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我”问了妈妈什么问题,在文中用“___”画下来。
【3】花生的叶子为什么到了傍晚就会合上?在正确答案后画“√”。
①叶子不喜欢黑夜。( )
②叶子怕虫子咬它们。( )
③叶子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 )
【4】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我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______边_____一边_______
14、阅读我最行。
鸡妈妈的新房
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既(jì)漂亮又牢固。
鹅大哥说:“房子造得不错,如果在墙上开个窗就更好了。”鸡妈妈听了,很不高兴。
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房子里又闷又热。鸡娃娃都生病了,鸡妈妈这才想到鹅大哥的建议,她赶紧在墙上开了个窗。清新的空气进来了,屋里凉快多了,鸡娃娃的病也慢慢好了。鸡妈妈很高兴,她想,以后一定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狐狸对鸡妈妈说:“你家的窗子再开大一点儿就更好了。”
鸡妈妈听了狐狸的话,就把窗子开得大大的。
一天,鸡妈妈从外面回到家,发现少了一只鸡娃娃,她到处找也没找到。忽然,她在窗台上发现了狐狸的脚印(yìn)。鸡妈妈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上了狐狸的当。原来,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她赶紧把窗子改小。从此,鸡娃娃再也没少过。
【1】用部首查字法,查查童话中不认识的字。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字的页码 | 读音 |
固 | ____ | ___ | ___ | ___ |
建 | ___ | ___ | ___ | ___ |
【2】照样子写一写。
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得既漂亮又牢固。鸡妈妈的房子里又闷又热。
要过年了,妈妈在大扫除。玻璃擦得既(_____)又(_____),房间收拾得又(_____)又(_____)。
【3】默读童话,试着不出声。边读边想,都有谁向鸡妈妈提出了意见呢?用“_____”画出来。
【4】鸡妈妈最后才明白“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你认为生活中我们应该听谁的意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1】课文中喜鹊共______次劝说寒号鸟做窝,这段话写喜鹊第______次劝说寒号鸟。
【2】用“____”画出喜鹊对寒号鸟的劝告,用波浪线画出寒号鸟的回答。
【3】哪些原因让寒号鸟最后被冻死?( )
A.懒惰 B.不会做窝 C.不听劝告 D.得过且过
【4】寒号鸟做得对吗?你想对它说什么?
寒号鸟做得________,我想对它说:“___________________”。
16、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最大的 我国 日月潭 台湾省 一个湖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奇石 风景区 有 黄山 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1)小马( )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2)他( )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截。”
(3)他( )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4)玲玲( )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8、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
________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
_______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1)作业就那么一点点,还用写两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例:妈妈一边唱歌,一做饭。
(3)________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20、看图写话。
认真观察图画,想想图上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展开想象,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可以用上下面词语)
缺席 想 买水果 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