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②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有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③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职断力和灵感。④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_______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启迪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_______,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_______且历久弥新。
A.发现 陶醉 传播
B.呈现 熏陶 传承
C.发现 熏陶 传承
D.呈现 陶醉 传播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 这位歌手在众多选手中艺压群芳,鹤立鸡群,实在让人称赞。
C.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色太迷人了,而且越往深处,越美不胜收。
D.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 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 他在做每一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的。
D.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嚣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的画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句中的“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运用生动传神,如果让你朗读你要怎么处理?(提示:叫从语气、感情、画面感、人物心情等方面处理)
【2】“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7、名著阅读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我国著名______家______家。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请概括作答。
8、气溶胶传播危害有多大
①2月5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病毒传播途径的描述在先前的“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表述——“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则直接定调称,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②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我们都非常熟悉: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那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跟一般的空气传播有什么区别?对我们的威胁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③简单来说: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就好比走在路上闻到烟味,但身边明明没有人,这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的气溶胶。气溶胶传播就意味着空气里都有病毒,那么宅在家里或者走在空旷路上这些安全的场景,都将变得危险起来。在“非典”期间,香港淘大花园曾发生过疫情集中暴发的情况。该小区E座发生321人感染SARS病毒,致死42人,被认为极大可能性是气溶胶传播。具体来说:感染了病毒的排泄物在上百米高的污水管道中下落,与气流的相互作用也形成一个雾化过程,这些雾滴通过8楼的管道裂缝和几家住户没有被水封好的U型管逃逸,最终蒸发成为气溶胶形式的感染源。
④由于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医用口罩(或者防范雾霾的口罩)可以阻拦这种粒子。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半径小于0.1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随风飘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而对于非医护人员而言,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同样,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病毒量能致病的可能性不高。
⑤2月9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对气溶胶传播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表示,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防护措施,是足以保护普通公众不被感染的。”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微博回应道:“最佳证据表明,病毒经飞沫传播。而飞沫较重,难以在空气中漂浮。但此病毒是一种新病毒,我们将继续监控任何可能的传播方式。”
⑥至此,所谓“气溶胶传播”,这个在大疫当前的情况下惊吓了不少人的问题,总算是有了一个令人心安的说法。对于气溶胶传播病毒,我们要重视,但不要恐慌。
——《中国新闻周刊》
【1】作者认为“对于气溶胶传播病毒,我们要重视,但不要恐慌”的理由是什么?
【2】③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⑤段中加点的词语 “主要”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他表示,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
【4】根据本文了解的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的知识,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9、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別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