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家眷 狡辩 庇护 不解之谜
B.拙劣 喧哗 突兀 震憾人心
C.挑衅 署名 恬静 阳奉阴违
D.劫难 帷幕 撺掇 色彩斑斓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B. 在今天的半决赛中,两支足坛劲旅把各自的风格特点和技艺表现得炉火纯青。
C. 超市正在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 新的交通规则将在全国施行,而个别司机却不以为然,一点儿也不重视。
3、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上有这样一道题:“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还高几何?”根据该题所做的图示,正确的一幅是( )
A.A B.B C.C D.D
4、对下面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 “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场景。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诗人感情有什么作用?
【2】“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古诗文默写。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关雎》)
(3)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
(5)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6)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式微》)
7、名著阅读。
【1】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_________,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_____,以及他的妻子_____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8、父亲的佛珠
①父亲正在和一截木头倔犟对视,彼此互不相让。
②这是一截降龙木,来自太行山深处。父亲无法破译降龙木的基因里那层隐秘的佛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想做几串佛珠的打算。
③现在,父亲开始用他那苍白的、青筋暴露的双手做起那精细活儿。他左手捏紧一粒初具雏形的珠子,右手拿着木锉,他必须小心翼翼,因为稍一用力就会凹进去一块。更何况,他的手实在颠抖得厉害。他尽量屏气凝神也无济于事,不可救药的老年性震颤依旧耀武扬威地不听使唤。一抖起来,他手背上、手臂上的阳光便一朵一朵跟着晃,而手中的珠子便趁机拼命挣扎,又是一番激烈较量。他的胳膊开始发麻,气息有点儿短促,他终究还是败下阵来。珠子躺在茶几上,气定神闲地对老头儿喊话:“看吧,你老了!”老头儿气哼哼地不搭理它,汗珠子啪嗒一声砸进碎木屑里。
④父亲做第五粒珠子的那天,老三两口子又闹别扭了。每次吵架都弄得一大家子不得安生。每当这种时候,父亲便喘着粗气,对自己发誓说以后再也不管他们的事了。
⑤我说:“好,那就不管。”我选择忽略他的口不对心。
⑥可是到傍晚的时候,父亲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催促我给老三打电话。老三肯定又拒接他的电话了——每次惹了事,老三都不接他的电话。父亲也许被这个事实打击到了,有些悻悻的。但马上,他便又遭受了来自我的打击:我不肯打这个电话。父亲有一刹那的错愕,他以为,为了这个家,我们会努力去帮助他们和解。可是我选择了旁观。我想,他对我很失望。
⑦我再次回家的时候,父亲正戴着老花镜打磨木珠子,苍凉从他的眉目间、骨头缝里漫无边际地溢出来。我想他真的老了,老到即便在自家的地盘上,也无法再像过去那般生气地拍桌子、声若洪钟地吼我们几个不听话的小崽子了。我突然有了流泪的冲动。
⑧父亲每天与木头较劲,与不服管教的老三较劲。他每天都给老三打一个电话,然后坐下来锯木头,锉木头。终于,父亲做完了17粒珠子,将它们串成了第一串佛珠。
⑨那天父亲心情相当不错。——老三他们两口子有说有笑的,回来吃饭了。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就爱和老三下棋。“下棋,你不行。”老三用嘴角的微笑挑衅他。“别得意,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父亲立刻瞪着眼珠子反击。父亲果然不是对手,他的脑子慢慢就跟不上节奏了。他佝偻着身子,颤抖的手捏着一枚棋子,久久不能落下。他有些茫然无措,却依旧固执地坚守着每一寸阵地,他以昂扬的姿态节节败退。
⑩但父亲败北的场面不荒凉,一切似乎都在相爱相杀中得到体谅与和解。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其实都是父亲手里的木头珠子,被他打磨,想从他手里逃脱,却最终被他紧紧地串在一起。
⑪我很难想象这个家没有父亲的样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坚持用自己颤抖的手做佛珠,表现了他顽固不化的特点。
B. “父亲的佛珠”既是文章写作的线索,又喻指父亲的孩子们。
C. 父亲发誓不管老三的事了,却还是每天都给老三打电话,可见父亲是个口是心非的人。
D. “汗珠子啪嗒一声砸进碎木屑里”,“砸”字生动写出了父亲汗珠的大和重,表现了父亲不怕困难,坚持与木屑斗争的特点。
【2】阅读文章第③、⑨段,概括出父亲的两次“败北”事件。
【3】阅读文章第⑦段,说说“我突然有了流泪的冲动”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
(1)一抖起来,他手背上、手臂上的阳光便一朵一朵跟着晃,而手中的珠子便趁机拼命挣扎,又是一番激烈较量。 (从修辞角度)
(2)他佝偻着身子,颤抖的手捏着一枚棋子,久久不能落下。 (从描写角度)
【5】联系文章有关内容,说说你对第⑩段画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9、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父母亲人的陪伴,有老师同学的陪伴,有书籍玩具的陪伴……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都可能会对你的成长有所影响,有所帮助。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补充完整题目;(2)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5)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