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黄河大合唱》后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B.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C.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嗥鸣(áo) 污秽(huì) 鲜为人知(xiǎn)
B.诘问(jié) 愧怍(zuō) 酣然入梦(hān)
C.修葺(qì) 猥琐(wěi) 忍俊不禁(jīn)
D.吞噬(shì) 震悚(sǒng) 屏息凝神(pǐng)
3、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
A.睨之,久而不去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D.无他,但手熟尔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由于诗歌极其精炼,欣赏时,我们_________要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_______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读诗________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_________无法领略其“弦外之音”。
A.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B.不但 而且 如果 就
C.与其 不如 只有 才 D.不是 而是 除非 才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克服困难,胜利登顶。
B.这种杂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其他语言文字工作者。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6、请选出对陆游《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诗人对农人的盛情感到很满足。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难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D.尾联写出了诗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
②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③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⑤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③②⑤
D.②①③⑤④
8、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同“无”,不足。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 见: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C.当日知其所亡 日:每天
D.遂七年不返 遂:才
【2】(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
9、按要求默写。
(1)《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冠状病毒知多少》回答小题。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0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15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1】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选文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
A.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被分离出来,它是普通感冒的病原之一,也是几次重大疫情的祸首。
B.冠状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目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C.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的病状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肺炎、肾衰竭等。
D.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传染给人类只是在极少情况下才会发生。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些温暖我的小贿赂
张亚凌
转眼,已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师,坦诚地说,我没有清廉到不拿家长或孩子的一针一线。那些曾经收受过的小贿赂,成了我教学生涯中最美的风景。
九十年代初,我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我的办公室也就是我的宿舍。那时一个月工资不到200块,由乡镇财政拨款,总是半年不发。每周小镇有集会时我就买些蔬菜自己做饭,米面油都是从家里带。
那时的孩子们呢?家在小镇上的,吃住都在自己家里。别的十里八乡的孩子们则是自带干粮,吃住都在学校。有的孩子吃饭没计划,没到周末就把干粮吃完了,我的宿舍里便有了受邀来蹭饭的。
一个周日下午,孩子们陆续返校了,收拾完房间后我开始准备下周的课。突然听到一声响亮的“报告”,吓了我一跳,还没反应过来,门帘被揭开了,李挺很滑稽地站在了我的面前,怀里抱着一棵大白菜,左右两边各斜挎一个鼓囊囊的大布包。
我忙问他;“咋是这样子,怎么了?”
一向调皮的他,先是呲牙咧嘴一笑,放下大白菜,再卸下大布包,开始往外掏东西,南瓜、萝卜,辣椒,原来是他跟妈妈说我平时都是买菜吃,他妈妈就装了这么多带来了。
他就是那样很狼狈地走了八里路。看着他离去的身影,我脑子像过电影:
他调皮也爱捣蛋,我为此很头疼,没少敲打他,还很严厉地惩戒过他,他一度沉迷于武打小说,上课都看,盛怒之下我拧了他的耳朵,将他借来的书撕得粉碎,训斥他时竟把我自己气哭了,他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看武打小说了。
李挺没有到我的房子里蹭过饭,我却蹭了他家地里的菜。这是我从教生涯里第一次接受贿赂。
多年后,已定居深圳的李挺将六岁的儿子带到我跟前说,“叫师奶,她是爸最害怕又最不害怕的老师”。小家伙歪着脑袋问:“啥意思?我不懂。”我们都笑了。
记忆这玩意很奇怪,具有隐蔽性,潜滋暗长。我对那些贿赂的记忆,就是这样。
一双大红花布做的手套是我收到的第二个贿赂,直接来自孩子。
我不知贾茹是营养不良还是体质不好,上课总是没精打采,给所有老师的印象是迷迷瞪瞪不用心听讲。她家距离学校也不远,五六里。提前打听好地址,周日下午去学校前我骑车绕道去了她家。她家里条件很不好:父母都是实诚人,纯粹的土里刨食,没有任何副业增加收入,爷爷身体不好,不能干活,还得看病。孩子也多,三个姐都辍学了,还有个妹妹,大人动辄就说让她停学的话。
从她家出来我就打起小算盘:得先帮把她把学习搞好,用耀眼的成绩给父母以希望,绝不能让她步姐姐们的后尘。
每天下了晚自习,教室熄灯了,我就在宿舍里给她补习。一张桌子,我备课改作业,她做我布置的题。期末,贾茹考进了全班前十名,得到了一张属于她自己的奖状,放寒假那天,她跑到我的宿舍里,从布包里掏出一双大红花布做的棉手套。她说看到我手上有冻疮,专门让她外婆做了一双。见我不收,孩子急了,套在自己手上给我看,说她戴着不合适,是专门给我做的。
那厚实的手套里,藏着孩子的感恩之心,我怎舍得戴?
那袋小米,也该算贿赂吧,是郝云龙送来的,那时我已离开农村中学调进了城里的学校。
郝云龙,名字很霸气,云中蛟龙。人与名字却极不相符,安静、少言,参加什么活动都藏在其他孩子的后面。我能感受到的,是他那同样深藏着的自卑。
一次我以“母爱”为话题让孩子们写篇作文,云龙写的是奶奶,像妈妈一样疼爱自己的奶奶。我找他,显得很随意地跟他聊起家庭,聊起家人,才知道他没有妈妈。确切地说,他对妈妈连模糊的印象也没有。
云龙很努力,是那种憋着劲的努力,跟自己或跟一切较劲的努力!我看着心疼,他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孩子,又给自己定了较高的目标,他的努力使得自己很辛苦。我常有意无意地跟他交流,我想给他传递的信息是“尽为就是最好”。我害怕他有太大的压力,我一直觉得,对一个孩子来说,朝着目标快乐前行才是最重要的。
学校举办歌咏比赛,班里统一着装,每个学生服装费八十块。这笔钱对云龙家而言真不是笔小数目,云龙的钱我没收,我自己垫的钱。我给他的解释是:老师奖励你的,因为你的勤奋。你如果能快乐而勤奋,老师还会奖励。
后来,我也找了种种理由给了他一些书及学习用具,小而不张扬,不至于让他觉得欠了我什么而增添心理负担。
一天,我正在二楼的出租屋里做饭,听到院子里有人喊我,应声出去。云龙站在院子里,怀里抱着个塑料袋。“张老师,我奶奶给你拿的小米,我家地里的。”说话间就往楼上走。他走得急,脚下一绊,踏空,摔倒了,袋子破了,小米,黄澄澄的小米撒了一楼梯。
他一下子懵了,很尴尬地呆立在那里。我说“没事没事”,就拿了个盆赶过去跟他一起捡拾。我说:“你看,咱俩一粒一粒地捡起来,意义就不一样了,粒粒皆辛苦啊,老师还没收到过这么金贵的礼物,替我回去谢谢奶奶。”那天,我跟云龙捡了很长时间,我们边捡拾边聊天,在我面前,他还从来没有那么放松过。
云龙后来考上了大学,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一切都很顺利,只是我常常想起跟他在楼梯捡小米的情形。作为老师,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而家长与孩子的感激之情,却像小米般膨胀了一地。
每每想起这些贿赂,爱就在心里流淌,很是温暖,也一次次饱满了我做老师的热情与信念。
我与孩子们,相互为灯,彼此照亮。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9年第1期,有删改)
【1】为什么在学生李挺的心目中“我”是他“最害怕又最不害怕的老师”?请你简要回答
【2】请你结合文中郝云龙的故事,简要分析张老师的教育高明在哪里。
【3】请谈谈你对“我与孩子们,相互为灯,彼此照亮”这句话的理解。
【4】文章以“那些温暖我的小贿赂”为题,有哪些好处?请你简要回答,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危、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可他们说:“我不是英雄,只是有人需要我。”他们说:“特殊时期,我不上谁上?”白衣战士逆风前行的无畏、前赴后继的身影,让我们热泪盈眶。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成钢铁长城,以最美逆行奏响生命之歌,让我们在寒冷的风雪中,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其实我们身边也常有英雄相伴,这一刻你想起了谁呢?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