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在巡检排查过程中,赣州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C.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D.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
A.释担而立 B.睨之 C.久而不去 D.但微颔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5.12”大地震对汶川造成严重破坏。但祸不单行,恶劣的天气给营救工作造成更大困难。
B.即将开拍的首部抗疫剧《在一起》,改编自真人真事,将会带我们看到鲜为人知的抗疫故事。
C.一个谦虚的人会不耻下问,因为他知道,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D.不去计较,放下肩上的包袱,让全身集聚阳光般的正能量,才能在生命的征途中如释重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B. 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有疑难就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帮你耐心解答,让你豁然开朗。
C.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承的道德操守和处事方法。
D.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冲云霄,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5、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哆嗦 赤裸 淅沥 垂垂幕老
B. 猥琐 褪尽 遗憾 察颜观色
C. 凝望 涉足 幽寂 零仃
D. 延绵 刹那 嫁接 恍然
6、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为(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批谷,棒上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_,便罩住了。
A. 支 放 捆 拉 牵
B. 撑 洒 捆 拉 牵
C. 支 撒 系 牵 拉
D. 撑 撒 系 牵 拉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________这座桥。
(2)王栋真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____________。
A.推崇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B.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
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 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以”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亦以此自矜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以我酌油知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以我酌油知之。
【4】“康肃笑而遣之”这个句子放在结尾,令人回味无穷。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一个“笑”字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吗?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杨绛先生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条路
①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情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到处蠕动,吐着舌箭。
②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到:“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③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陡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穿射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④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他父母为他的幸福所做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⑤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⑥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呀,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1】给加点字注音。
澄静( ) 伫立( ) 蠕动( )
陨落( ) 教诲( ) 虔诚( )
【2】“我会选择一条正路”中的“正路”指的是什么?
【3】“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请用几句古诗概括最后一段的含义。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②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
③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④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阅读选文第①段。根据提示梳理作者对圆明园的评价思路。
先总评圆明园,称它是“________”→接着与________作比,指出圆明园艺术性质和成就——紧接着具体介绍_____。→然后介绍它__________→最后指出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2】请写出“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的含义。
12、根据要求写作文
请以“奇妙的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叙述清楚,表达明白。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