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新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此自矜   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   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     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D.公亦以此   钱孔入,而钱不湿

  •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县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删去“通过”或者“使”)

    B. 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将“枪声”改为“猎枪”)

    C.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各界爱心知名人士出席仪式。(将“知名”和“爱心”互换位置)

    D. 《辉煌中国》是继《大国崛起》后又一个深受大众推崇的史诗大片。(将“推崇”改为“喜爱”)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 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破冰行动》。

    C. 没有人可以否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丰富了当时及后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们面对疫情的时候,全体医护人员齐上阵,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B.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lán   气冲牛(duǒ 然入梦(hān

    B. zhàng   xiāo 捐杂税(   锋芒露(

    C. 嚼( 对(jiào 万丈(xiè)   为人知(xiǎn

    D. 育( 而不舍(qiè 鞠躬尽悴(cuì)

  •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慰/咬文字 穷形尽/濡以沫

    B./古/断壁残 眼花乱/星火

    C.抖/寒/深痛绝 果实累累/罪行累累

    D.强/挖/逼上山 大广众/身而出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我们不能因为他出了一点差错便将他所有的成绩都一笔抹杀了。

    C.会议要求全镇上下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各司其职,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

    D.一丝不苟严谨治学,他常说:“做每一件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用心去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阵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即刮目相待_______   (2)非吴下阿蒙__________

    (3)使为善者惧__________ (4)乃相寿流涕而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议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不闻机杼声,_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人物英武豪迈的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岁的月亮

    ①15岁的我,像一只困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初三”和“毕业班”,是两个令人紧张的词,我烦躁不安,因为我向班主任请假回家,却被拒绝了。

    ②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脑海里反复盘旋着请假时老师的样子,他板着脸对我说:“认真读书,没事不要随便请假,才星期三!”处在执拗而又任性的年纪的我,是不会理解老师的苦心的。看着老师的背影,我几乎绝望了。班主任年纪不大,非常敬业。他的宿舍与教室只有一墙之隔,要从他的眼皮子底下“逃跑”是不可能的。

    ③可是,我想回家,想吃母亲做的热饭、热菜,想在自家的热被窝里好好睡一觉。我不知从哪里来的胆量和勇气,头也不回地冲出教室,学着那些调皮男生的样子从走廊的水泥栏杆上滑下,再从下面的花坛跳出去。我栽在花坛里,打了一个滚,把一丛菊花砸得东倒西歪。我得意地爬起来,朝家奔去。

    ④到家时,我早已饥肠辘辘。母亲炒了一碗米饭,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她坐在我面前,摸摸我的额头,柔声问我哪里不舒服。

    ⑤我说:“没哪里不舒服啊。”

    ⑥母亲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不停地数落我,内容无非就是要我认真学习。

    ⑦门外传来父亲的声音,母亲拿起手电筒,迎了出去。父亲看到我的第一句就是:“向老师请假了没有?”我答不上来。“啪!”我的身上重重地挨了一巴掌。记忆中,父亲性子温和,比母亲有耐心,很少打我。打了我一巴掌后,他似乎还不解恨,抓起门后的扫帚朝我扑过来。父亲一边打,一边骂我不争气,小小年纪就学会逃学,长大了肯定是个没用的人。

    ⑧不争气的泪水奔涌而出,不是因为被打后的痛,而是父亲骂我的话。逃学,在我看来,是一些成绩差、表现很不好的学生干得事,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绝的事。而我,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校经常被老师夸奖、被同学羡慕。这一次,仅因为回家,我就成了逃学的坏孩子。15岁的我背起书包,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赶往学校。

    ⑨月亮真好,又圆又大,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安安静静地镶嵌在夜空中。四周静极了,偶尔有几声虫鸣,犹如优美的小夜曲。恍惚间,我听见有人呼喊我的名字,越来越近。那是父亲的声音。我赶紧拐进树林,蹲在一片灌木丛里。他走远了,我才站起来,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腿。

    ⑩我在树下穿行,月亮在树梢间穿梭。很快,我走出这片小树林,来到山脚下的一个水塘边。冰盘似的月亮倒映在水里,我捡起一块石头,朝水中的月亮砸去,刹那间,满池小星星闪闪发光。

    ⑪回到学校时,同学们还在上晚自习,我既不敢去教室,也不能去寝室——寝室门锁着,也不敢在校园里晃荡,害怕碰到某个老师。我穿过白杨树木,跑到操场上,那里空无一人。我坐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下课后跟着同学们一起进寝室。

    ⑫一进寝室,同学们纷纷涌上来问我去哪里了。原来,父亲来学校找过我。然后老师来了,站在门外大声问我回寝室没有。我出来回答了他,他说:“你父亲在等着我回电话。”

    ⑬第二天早上,我去教室上早自习。我看见教室门口站着一个人,披了一身细细密密小水珠,头发蓬乱,眼窝深陷,两眼赤红,本就皱巴巴的脸就像茄皮。穿着一件破了袖子的外衣,一双旧解放鞋上沾满了湿润的黄土。他把一罐头瓶腌菜递给我。他的手很凉,皮肤粗糙得仿佛腐朽干枯的老树皮。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扯了几下,想说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我低下头,一大串眼泪摔碎在我的脚背上,就像那一夜的水塘里,被我砸碎的月亮。

    1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完成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①在学校,“我”请假回家被拒,鼓足勇气逃学回家。

    ②到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二天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句子。

    (1)他把一罐头瓶腌菜递给我,他的手很凉,皮肤粗糙得仿佛腐朽干枯的老树皮。(从修辞的角度)

    (2)我低下头,一大串眼泪摔碎在我的脚背上,就像那一夜的水塘里,被我砸碎的月亮。(加点字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3本文从题目到结尾四次写到“月亮”,有什么用意?

    4本文的主要人物,有人认为是父亲,有人认为是“我”,有人认为是父亲和“我”两个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 11、(四)阅读《菜有菜味,鱼有鱼味》一文,完成各题。

    大刘在深山老林的水库边开了一家餐馆,做各种菜食,最出名的,是他的鱼汤。

    每天早晨,大刘早早到水库边挑选鱼,有时候,鱼刚刚从水库里捞出,活蹦乱跳的,买回家把鱼收拾利落,撒上一点点盐,腌上,开始烧锅。

    锅是从山窝窝里扒出的泥做的地锅,地锅烧柴火,柴火是树上落下的松枝落针。火苗噼噼啪啪地响着,热烈地舔着锅底,铁锅迅速感应起来,松香和铁锅相互浸润,热得烤脸。

    有路过的客人吸溜一下鼻子,大声地问:什么味道,真香!大刘笑笑,说:做鱼呢。

    用一抹白色猪油,只是把铁锅涂均匀,锅里没有一滴油,切三片生姜,放进去,刺啦一声,香气晕染得更远。

    拎着鱼尾,鱼头冲下,把鱼顺到锅底,头左尾右,完美的弧线,铁锅更加欢快地响,嗞嗞冒烟。撤火,用小火慢慢地炕,把鱼的一边炕黄,用松木做的大木铲翻面,两边炕黄。

    添火,大火又熊熊燃烧起来,加一大锅热水,水开了,上下翻腾,用中火,烧20分钟,汤浓气香。掀开锅盖,稍稍放些盐,轻轻搅拌,乳白色的鱼汤随波荡漾,像是春心荡漾的杨柳,抚着旭日的湖面。

    起锅,加一点点老陈醋,滴两滴小磨香油,放三片香菜叶子,翠绿绿的点缀着热气腾腾的湖面

    有等不及的客人大叫:这香气,越闻越饿,大刘,赶紧上啊。

    大刘把鱼盛在大汤盆里,一溜小跑,端上来,说:我给你们打个9折行不行?

    有人乐道:太行了!谁不喜欢打折啊。

    大刘说:外面有一个卖瓜子的老太太,带着个小孙女,挺可怜的,我给她们盛一碗鱼汤,好吗?客人探头一看,艳日下,真是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女孩卖瓜子,说:麻烦你再去买两包瓜子。

    大刘端着一大碗鱼汤,送给老太太,再买两包瓜子,老太太连连作揖,从怀里拿出一个大馒头,一掰两半,和孙女欢天喜地地吃起来。

    这9折鱼汤中的一碗,有时候是送给打柴的,有时候送给卖野菜的,喝过鱼汤的人都说,大刘的鱼汤真鲜。大刘说:能不鲜吗?刚出水的鱼。

    有人说:大刘,你那鱼什么调料也不搁,为什么那么好吃?

    大刘说:菜有菜味鱼有鱼味,它本来的味。水库里的鱼喝的水是从这个山上渗出来的,地锅是这个山上的泥做的,柴火是这个山上的松枝,这么好的风水,老天早就把香气放里面了,我再放,多余。

    作家乔叶曾在一篇文章里说,所有的食材都有物性,物性不会说话,它也不用说话,它的颜色、气息、质地都明明白白地在替它们说话呢,说的还可能是再实不过的实话……比如西瓜瓤上火,西瓜皮却去火……橘子肉上火,橘子皮却去火,世间万事万物,金木水火土,老天早把它平衡好了。

    《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吃的那口茄子,大概得用20只鸡来煨它,那已经不是吃茄子了,吃的是富贵。茄子吃到这个份上,早已失去了本真的味道,失去本真的味道,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你会不认识自己,迷失自己。

    像大刘说的,菜有菜味鱼有鱼味,人也要有人味,世界才会有香气。

    1“喝过鱼汤的人都说,大刘的鱼汤真鲜。”请概括大刘的鱼汤“真鲜”的原因。

    2大刘卖鱼汤给客人“打9折”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最后一段话中“人味”和“香气”两词的理解。

    4选出对选文画线句的解读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A. “一点点”“两滴”“三片”等数量词,写出鱼所放的作料之少,保持了鱼的自然香。

    B. “一点点”“翠绿绿”“热气腾腾”等叠词,突出了加醋之少、菜叶色泽之绿、鱼汤热气之盛,表现了鱼的色、味俱佳。

    C. “加”“滴”“放”几个动词,写出大刘做鱼汤时的动作,表现他做鱼汤时的独特方式与认真态度。

    D. 该句与后文乔叶的“食材都有物性”以及大观园里的“茄子”相呼应,显得构思精巧。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60分)

    在简媜的《夏之绝句》里,仿佛捉住一只蝉,就抓住了整个夏天。如果能为时间上锁,你想要锁住什么?是流转的四季风景,是幸福感动的瞬间,还是那些生命中无可替代的人……

    请以“锁住时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