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践和发展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可持续发展道路
C.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道路
D.改革开放的道路
2、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彰显了(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得到满足
④我国人民生活幸福,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
A.依法执 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依法行 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依法执政 为人民服务
D.依法行政 为人民服务
4、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30周年。该法明确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澳门基本法是“一国两制”的法律保障
C.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海峡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享成果
5、在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上,老师出示三个词条,请同学们猜猜下图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国家机关是( )
词条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词条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词条三:主要管理广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工作 |
A.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C.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D.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6、2023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团抵达上海。他们此次来大陆除祭祖、参访、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还到访了南京、武汉、长沙、重庆等地。这说明( )
A.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B.“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D.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7、下列热点事件与其所体现的观点或道理表述相符的是( )
选项 | 热点事件 | 体现的观点或道理 |
A |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 实现同步富裕 |
B |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 坚持以公民为中心 |
C |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
D | 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 教育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
A.A
B.B
C.C
D.D
8、“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 )
①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②根本改变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③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时间银行”是一项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举措,由社区内的年轻人、低龄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有需要的高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所积累的公益时间存入“银行”,未来可以兑换相同时长的养老服务。该种模式旨在( )
①为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提供法治保障 ②提升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发展
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满足老年人需求 ④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漫画启示政府部门要( )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升自身信用
C.严格依法行政
D.推进政务公开
1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说法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新农村建设,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②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苑区,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路径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④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路径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时政事件与解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 时政事件 | 解读 |
① | 黄河保护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 严格执法 |
② | 市场监督管理局严厉打击涉及价格违法行为 | 依法执政 |
③ |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唐山烧烤店打人案” | 公正司法 |
④ | 政府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知识 | 全民守法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弘扬中国精神
B.坚持中国方案
C.坚持中国道路
D.凝聚中国力量
15、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厉行法治
B.人民当家作主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习近平法治思想
16、国庆期间,大街小巷烟火气,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消费火爆;很多企业职工奋斗在生产一线,许多企业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出海”开拓市场、挖掘商机;田间地头农民喜获丰收2023年国庆的这些景象共同释放的信号是( )
A.人民美好生活日益丰富
B.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17、下列是小华收集的新闻,如果概括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新闻一:某中学教师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青岛市政协会议
新闻二:青岛市某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们积极参与投票
新闻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新闻四: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A.建设法治中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宪法至上
D.崇尚法治精神
18、下侧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 )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全面从严治党
19、如今的中国,大到整个国家的规划立法,小到一个村子的村规村约,都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满足群众诉求。这体现了( )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人民决定国家大事③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④人民直接行使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展现了盛唐美景,李白、杜甫、高适等诗坛顶流陆续登场,让观众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下面关于中华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③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学校组织少数民族同学进行联欢,小明觉得少数民族同学的装束很可笑,当场指指点点。
判断(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背景材料: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据此,有同学认为:这说明了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国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个观点进行辨析。
23、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献词中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粮食产量“十七连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对此,有同学感慨: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改革开放。(____)
24、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
(1)“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25、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以“建设美好祖国”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收集到两则材料,现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 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透迄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假如你是该活动的组织者,开始活动前需要准备哪些工作?(不少于三项)
(2)在主题班会活动上,主持人做最后总结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请你说说我国应如何坚持绿色发展。
(3)少年强则国强。为了担负起历史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做些什么?
26、2022年7月2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学习。
【绿色版图】
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国土绿化步伐全面加快。 |
(1)五年来,中国绿色版图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原因有哪些?
【绿色传奇】
光阴如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植亿万人民心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常识。从黄河到长江,从八步沙林场到库布其沙漠,一个个写在江河湖海、大漠戈壁的绿色传奇是生动诠释,也是有力证明。 |
(2)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绿色革命】
2022年7月5日,北京市首批40辆氢燃料重卡上路运营。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是国家下决心进行绿色革命的写照。 |
(3)“绿色革命”的推进有利于建设 型社会和 型社会。
【绿色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0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4)为实现绿色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小组计划撰写一份“绿色发展,我行动”的倡议书。请你协助完成。要求:紧扣主题,目的明确,建议至少三点;学科术语使用规范;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等。
倡议书 同学们: 为 我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倡议人:小德 2022年9月28日 |
27、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以上材料中公民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2)除此之外,公民还可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28、最近九年级中学生小刚在QQ上遇到外地的好朋友,小刚向他述说了几件让他感到幸福的事:
片段一:爸爸妈妈从农村老家来东营市打工好几年了,八年级时我转学到了这里,终于告别了留守儿童的生活,我好开心,感到很幸福。
片段二:刚到新班级时,发现新环境比老家好很多,感觉好幸福,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上课认真做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可有同学笑话我的英语口语带有家乡味,我很难过。但我想,我数学、体育比很多同学强,想到此又动力十足。
片段三:周末,我和同学去清风湖游玩,发现有人落水,我们分头大声呼救并及时拨打110,在大家的努力下落水者及时被救了上来,闻讯赶来的落水者家属表扬了我们,我感觉很自豪,感到很幸福。
你从小刚的幸福往事中收获什么?(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