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臭觉 幼儿
B.身躯 庞大
C.辩子 发愣
D.牙齿 铁涟
2、下列词语与神话或童话故事的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腾云驾雾—孙悟空
B.刀枪不入—精卫
C.三头六臂—哪吒
3、欧洲最大的蝴蝶是( )。
A.大孔雀蝶
B.雄蝴蝶
C.孔雀
4、“璧”字的意思可能与下列哪个词有关?( )
A.开辟
B.宝玉
C.开启
D.土墙
5、孙权用光武帝“手不释卷”的故事劝勉吕蒙,吕蒙听后日日苦读,后来成为东吴智勇双全的大将。这使我想起了“( )”,只有天天学习、积累,才能有收获。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D.生于忧患而死安乐
6、在加点字正确读音的后面画“√”。
彩锦jǐn ( ) 降妖xiánɡ ( ) 绚丽xùn ( )
jǐng( ) jiànɡ ( ) xuàn( )
7、下面词语中和“徜徉”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伫立
B.徘徊
C.驻足
D.恍惚
8、联系句子和拼音,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词语。
今年8月,“利奇马”这头yě shòu______给台州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茂盛的大树刮倒后,héng qī shù bā________地躺着jí jiāng______收成的zhuāng jia______被yān mò______……面对cǎn zhòng_____的损失,wán qiáng_______的台州人民万众心,chóng zhěng qí gǔ________再创美好家园。
9、按要求做题。
出塞【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用你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______的情感。
10、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魏校长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的答案分别是什么?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校长听后为什么那么高兴,甚至连声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整本书阅读。
后来,他获得了一根神奇的红色鞭子,无论什么植物,只要用这根鞭子一抽,立刻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性质。炎帝根据植物的药性,用它们来治疗人们的各种疾病。
【1】以上情节出自神话故事《___________》。
【2】你还读过哪些中国神话故事?请写出两个故事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课外畅游
月 迹(节选)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xiān)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地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坐在沙滩上,掬(jū)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中。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吗?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并画上“ ”,再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兴(xīng xìng)________
便(pián biàn)________
几(jǐ jī)____
好(hǎo hào)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________)
(2)闪烁耀眼的光。(________)
【3】根据选文填空。
“我们”从酒里,____上,____上,爷爷的____上,河水里,____里,天空中找到了____,说明了____的事物无处不在。
【4】用“( )”画出文中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老芭蕉和小芭蕉
春天,两鬓(班 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工 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 历)害。”正在(背 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的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就像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要做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学生,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用“\”画去括号里4个用错的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可以在短文中找答案)
(_____)的果实 (_____)的夜晚
(_____)地望着 (_____)地说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严重______ 养育______
反义词:枯萎______ 伤心______
【4】短文中“秋风送爽”是形容秋天的词,你能再分别写一个表示春天、夏天、冬天的四字词吗?
春:______ 夏:_______ 冬:________
【5】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老芭蕉枯萎了,是因为(____)
A.它病得很厉害。 B.它老死了。 C.它把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
(2)“老芭蕉越来越憔悴”这句话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你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____)
A.说明芭蕉有很强的生命力。
B.赞扬老教师辛勤培育下一代的高尚思想。
C.表达小学生喜爱芭蕉树的思想感情。
【6】联系上下文填空。
你认为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
“老芭蕉”比喻:________;“小芭蕉”比喻___________。
【7】“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老师为什么会眼眶湿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鲤鱼告状
鲤鱼拖住鱼钩,撕撕扭扭地到法庭去告状。它对法官哭诉道:“鱼钩真是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呀!它三番五次要谋害我们一家的性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也是被它钩破的,现在,左边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已经被它害死了;我的老婆,半个月前,也险些遭了它的毒手。还有,两天前,它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我叔叔的尾巴,被它钩掉了几片鱼鳞!”
法官记下鲤鱼全部的状词,才又讯问鱼钩:“被告者鱼钩,你有什么说的?”
“公正的法官先生!”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道,“鲤鱼说的全部是事实,但是对于它们一家贪吃钓饵那回事,它为什么却一字不提呀?”
【1】照样子,写词语。
撕撕扭扭(A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番五次(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罪行累累(ABCC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讯问( ) 不慌不忙( )
【3】如果你是法官,你觉得鲤鱼有理,还是鱼钩有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中,作者介绍了哪些泉?分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和_____两方面来写泉水。
16、修改病句。
1.你刻苦勤奋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里人都在看电视,只有我一人在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院子里充满了复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老师正在给我们讲关于植物、动物、昆虫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读一读,请修改。
《爬山⻁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作者细致地描述了爬山⻁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动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国事物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为了准备累坏了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书面表达
百字练笔
为了保家卫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爱国志士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其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简单写出他(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