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小时候玩陀螺的经历,充满了童真童趣。
B.因做不出高质量的陀螺,“我”十分难过,表现出“我”不甘人后的特点。
C.叔叔送给“我”的陀螺,因为个头小,不漂亮,所以“我”不喜欢它。
D.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出了“我”心情的变化。
2、下列词语中哪一个不是描写农村环境的( )
A.依山傍水
B.高楼林立
C.炊烟袅袅
D.鸡犬相闻
3、与其他词语不同类的是( )
A.鹤发童颜 B.眉清目秀 C.神采飞扬 D.明眸皓齿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B.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C.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D.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不如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5、用“___”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分)
(1)看到祖国的兴(xīng xìng)盛强大,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很高兴(xīng
xìng)。
(2)国家有计划(huá huà)地为地震灾区的难(nán nàn)民建好了过渡板房。
(3)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对提高生产效率(shuài lǜ)的(dí dì)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6、紫岚先后培养了三个狼仔来实现狼王梦,依次是( )
A.双毛 蓝魂儿 黑仔
B.黑仔 双毛 蓝魂儿
C.黑仔 蓝魂儿 双毛
D.蓝魂儿 双毛 黑仔
7、《时代广场的蟋蟀》中柴斯特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他是( )
A.用两只翅膀摩擦发音
B.会拉小提琴
C.自身有魔力
D.有副好嗓子
8、根据语境,完成练习。
(1)一个人说话算数,决不后悔,你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总对我们说,学习的关键是学和问,就正如汉代王充所说的:“智能之士____,______。”
(3)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古诗中“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4)“为学患无疑,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9、初一夜月
[明]苏福①
朔日②盈虚③又一初④,嫦娥底事⑤半分无?
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⑥先天太极图⑦。
注释:①苏福(1372~1385):明代潮阳(今广东惠州)人,2岁丧父,5岁还不会说话。后来出口成章。8岁时就写了《三十夜月诗》(30首)。1385年,他14岁时到京城参加考试,皇帝朱元璋亲自面试后,非常赏识他,因为他年纪太小没有录用,派人护送回家,并通知地方官每月资助。②朔(shuò)日:农历每月初一。③盈虚:指月亮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的变化过程。④一初:一个开头。⑤底事:什么原因。⑥浑似:完全好像。⑦先天太极图:解说宇宙万物最初如何生成的图形。
【1】圈出押韵的字,并说说初一的夜晚明明看不到月亮,作者为何要写“初一夜月”?
【2】小作者由初一夜晚天空漆黑一片联想到“先天太极图,这是一种______联想法。
10、荷花之谜
盛夏荷花,娇艳盛放。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楚,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这颗莲子和其他6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选自《生物奇趣》)
【1】“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染”意思是( )。
A.用染料着色。
B.感染;沾染。
C.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3】第三自然段“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句中加点的“近”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盛夏荷花,娇艳盛放,深受人们的喜爱。你积累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一路花香》回答问题。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 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1】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反问句,用横线划出,并将它改成一句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给文中有□的句子里加上标点符号。
【3】那只破损的水罐共向挑水工道歉几次?它为什么向挑水工道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分别出现了“完好无损的水罐”,“破损的水罐”,“挑水工”,你分别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桂林山水
①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满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②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③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④这样的山围绕者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选自人教版第八册课文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是什么意思?
A.甲方
B.第一
C.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
D.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2】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A.比喻和排比
B.比喻和拟人
C.排比和拟人
D.比喻和反问
【3】读了短文后,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短文从“山”和“水”两个方面写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B.短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C.漓江的水与峰峦雄伟的泰山相比较,突现它独特的美。
D.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与首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4】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如表的填写。
水的特点 | 山的特点 |
静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秀 |
|
|
【5】请你就短文内容提一个问题并尝试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 温暖)的。这粒豆子长(的 地 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暖和 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幻想)。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棵豌豆苗可以顺着它向上生长。
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xīnɡ xìnɡ)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 柔软)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以上片段选自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者是( )(国家)的( )。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或读音,用“√”标出。
【3】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4】在五粒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平台
①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jiē jié)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zhǎng cháng)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guān guàn)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中带着几分( ),显出一派( )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 )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③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lǜ shuài)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④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⑤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打上√。
【2】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 )石狮 两( )大旗杆 几十( )竹
一( )浓阴 几( )春雨 一( )风景画
【3】比一比,组成词语。
例( ) 倘( ) 谐( ) 购( )
列( ) 淌( ) 皆( ) 构( )
【4】把下面四个词分别填到语段的( )处。
A.鲜嫩 B.独特 C.华丽 D.朴素
【5】文中划线“ ”句子,将瓜、藤、叶与石狮子、旗杆进行对比,衬托出乡下人家屋前瓜架装饰的______、_________。(在句子中找答案)
【6】《乡下人家》,写了种( )、种( )、种( )及家乡的鸡、小河和吃晚饭时的情景。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住宅。(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今年暑假,报名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内容多彩丰富,有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和游戏等。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还开阔了我的眼界。
____
17、我会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我肯定李明这次数学考试可能得满分。
2.清明节那天,到烈士陵园。
18、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提示:其中有2个用错的标点,2个病句,2个错别字)。
王宁从小就建立了远大的理想!在一次谈理想中队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有的说要当解放军,有的说要当科学家。轮到王宁发言了,他站起来,声调不高,却坚定地说,“我的理想是要像李四光哪样,为国深宝。”
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别人讲述的。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自拟题目,注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少于400字,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注意汉字书写规范、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