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
2、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与的刺激对他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贝勃定律的是
A. 重庆人从前不太相信房价每平会超过一万,在得知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动辄每平几万之后,开始习惯了重庆房市的涨价行为。
B. 一直在父母和师长宠爱下成长的孩子,对于陌生人的关心通常觉得理所当然;被父母师长忽略的孩子,容易被一点温暖感动。
C. 小张因为别人送了一件漂亮的首饰,决定去买一件相匹配的衣服,买完衣服觉得还应买个匹配的手袋,买完手袋还想买双鞋。
D. 常送女友红玫瑰的男生在情人节送红玫瑰,女友会想蓝玫瑰更漂亮;很少送花的男生在情人节送女友红玫瑰,女友觉得真美。
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译:朝廷的诏书急切而严厉,责备我有意拖延,行程缓慢。
B.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为什么竟然每天默默地在这儿,太像个姑娘家了!
C.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译:秦王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呈献上去作为见面礼为楚国效力。
D.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译:那之后楚国就一天天地削减,几十年后竟然被秦国灭亡。
5、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不属于作者不入京的原因的一项是
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节选自《与李翱书》)
A.生计难以维持 B.无人赏识自己 C.厌倦官场应酬 D.难以面对过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B.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没有文化、素质低下的人。
C.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多用文言词汇,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性格都完全相符。
【2】小说中的金科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蜀道难》中描绘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场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如《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①,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②慵:懒。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同人不乐尘世、留恋自然山水的生活态度。
B. 词人以插花醉酒、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C. 词人写自己能操控大风雨露是上天批准的,可以看出其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
D. “几曾着眼看侯王”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同人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
【2】从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词人的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9、 胥偃字安道,潭州长沙人。少力学,河东柳开见其所为文曰:“异日必得名天下。”举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直集贤院,再迁太常丞、知开封县。与御史高升试府进士既封弥卷首辄发视择有名者居上降秘书省著作佐郎监光化军酒起通判邓州,复太常丞。累迁尚书刑部员外郎,遂知制诰,迁工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权知开封府。忻州地震,偃以为:“地震,阴之盛。今朝廷政令,不专上出,而后宫外成,恩泽日蕃,此阳不胜阴之效也。宜选将练师,以防边塞。”赵元昊朝贡不至,偃曰:“遽讨之,太暴。宜遣使问其不臣状,待其辞屈而后加兵。则其不直者在彼,而王师之出有名矣。”又奏:“成兵代还,宜如祖宗制,阅其艺后殿次进之。”会有卫卒赂库吏求拣冬衣,坐系者三十余人。时八月,霜雪暴至。偃推《洪范》“急,恒寒若”之咎,请从末减,奏可。西塞用兵,士卒妻子留京师者犯法当死,帝不忍用刑,或欲以毒置饮食中,令得善死。偃极言其不可,帝亦悔而止。宦人程智诚与三班使臣冯文显八抵罪,帝使赦智诚三人,而文显五人坐如法。偃曰:“恤近遗远,非政也,况同罪异罚乎?”诏并释之。未几,卒。偃未仕时,家有良田数十顷,既贵,悉以予族人。初,天下职田,无日月之限,而赴官者多以前后为断。偃请水陆田各限以月,因著为令。尝与谢绛受诏试中书吏,而大臣有以简属偃者,偃不敢发视,亟焚之。欧阳修始见偃,偃爱其文,召置门下,妻以女。偃纠察刑狱,范仲淹尹京,偃数纠其立异不循法者,修方善仲淹,因与偃有隙。子元衡,有学行,能自立,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并其子茂谌咸早卒。偃妻,直史馆刁约之妹。与元衡妇韩、茂谌妇谢皆寡居丹阳,闺门有法,江、淮人至今称之。
(选自《宋史·胥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御史高升试府/进土既封弥卷首/辄发视择/有名者居上/降秘书省著作佐郎/监光化军酒/
B.与御史高升试府进士/既封弥卷首/辄发视/择有名者居上/降秘书省著作佐郎/监光化军酒/
C.与御史高升试府/进士既封弥/卷首辄发视/择有名者居上/降秘书省著作佐郎/监光化军酒/.
D.与御史高升试府进上/既封弥/卷首辄发视择/有名者居上/降秘书省著作佐郎/监光化军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科,唐宋进士分甲乙科,主要目的是将其作为授官的依据,以便按成绩等级决定官职的高低。
B.工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掌全国土木兴建、水利工程、兵械及各项器物制作等事,长官称尚书。
C.朝贡,又称进贡,指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示顺从或结盟,如属国向宗主国献礼。
D.职田,也称职分田,是政府按宫职品级授给官吏作为俸禄的公田,即以租田收取的租粟为俸禄,明朝以后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胥偃努力向学,富有才华。河东柳开对他的文章大加赞赏,认为他日后必闻名天下;他后来考中进士甲科,进入仕途。
B.胥偃尽心政事,见识深远。赵元昊不来朝贡,他提议先礼后兵,不可匆忙征讨;针对成兵代还,他上奏说应遵从祖制。
C.胥偃积极建言,宽厚仁爱。有人打算将毒药投进犯人的饮食中,以减少其死刑的痛苦,他极力陈说不可,皇帝也后悔而作罢。
D.胥偃不忘族人,教子有方。他显达后将数十顷良田全部送给族人;其子有品行学问能够依靠自己有所建树,江淮一带称颂良久。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2)恤近遗远,非政也,况同罪异罚乎?
(3)偃数纠其立异不循法者,修方善仲淹,因与偃有隙。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复旦大学严峰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有一天晚上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到月光淡淡的,拿出手机,“咔嚓”一下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写了句“今晚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没有了,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
请以“生活‘咔嚓’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说明道理,也可以发表评论阐述观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