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郴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偏(bì) 隙(jiàn) 名(guàn) 珊瑚(jiāo)

    B.湖(pàn) 然(qiǎo) 空(kuàng) 不过(niù)

    C.积(lěi) 冽(lǐn) 健(jiāo) 石花(liú)

    D.裂(jūn) 大(chén) 略(qīng) 水浒(zhuàn)

  • 2、“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下列信息有误的一项是(   

    A.松鼠不是四足兽。

    B.松鼠是四足兽,但很多生活习性与一般四足兽不同。

    C.松鼠和它的同类相比,有很多不同点。

    D.松鼠是四足兽中的一个特例,与众不同。

  •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C.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D.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小明因为说huǎng huà______,被公司cí tuì_____了,这是qiān zhēn wàn què_______的事。

    (2)这次的jiào xùn_____,一定要谨记,以后发现错误,要及时jiū zhèng_____

  • 5、古诗词积累与运用。

    1.我国西晋历史学家陈寿对读书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只要一天没有看到书,便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了。

    2.《孝经》有句亲情名言:“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的道理。

    3.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读书,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老师说:“读书时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我不由得想起朱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__________。”

    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能凡事保持一颗平常心,遇事不能冷静处理,是做不成大事的。

  • 6、根据要求写字词。

    chéng(______)认  妒jì(______  bǐng(______)性  juàn(______)恋  bēng(______)带

    zhǎn(______)新  模nǐ(______  船shāo(______  慈xiáng(______  dǎo(______)告

    其中,上形下声的字是______还可组词为______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迎客松______________,枝干遒劲,虽然__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热情地欢迎______________。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______________,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这就是黄山四绝中的_______

    2、《莫高窟》生动地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曾藏有六百多件珍贵文物的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的,是那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自天而降;有的______________,漫天遨游;有的______________,翩翩起舞······请你再仿照写一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规范书写词语。

    xuán  yūn gǒu  fèi

    _____  _____

    zhǔ  zhe fēi  hóng

    _____  _____

    xiāng  qiàn  chún  pǔ

    _____  _____

    wú  gōng guǎi  zhàng

    _____  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文学作品《张大力》,完成练习。

    ①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②候家后有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③“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④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则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⑤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牌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⑥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摞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⑦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⑧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⑨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⑩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⑾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选自《俗世奇人》,略有改动)

    【1】“聚合成”的大门口放了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目的是什么?( )

    A.引起人们的注意,炫耀石料。

    B.证明店里石料是坚实耐用的。

    C.发现能举起此锁的大力气的人。

    D.向力大无边的张大力发起挑战

    【2】“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里夸人的方法具体指的是什么?( )

    A.赞扬张大力为“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

    B.“聚合成”的老板非常尊敬张大力,称其为张老师,还让座请茶。

    C.“聚合成”的老板用赏银百两的方式吸引张大力举起店前的石锁。

    D.举锁中的特别规定——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3】文中张大力的内心主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A.高兴——着急——怀疑——高兴

    B.高兴——着急——怀疑——愤怒

    C.高兴——愤怒——着急——鄙视

    D.高兴——愤怒——着急——高兴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张大力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结尾张大力没得到赏银,为什么还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罗圈腿的小猎狗》

    罗圈腿的小猎狗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游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踩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猜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作者 曹文轩

    【1】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为什么猎人却总是只数到十? ( )

    A.小猎狗太小,猎人没看到它。

    B.本来就是十条猎狗。

    C.小猎狗太调皮,猎人不喜欢它。

    D.猎人忽视了小猎狗。

    【2】小猎狗为什么能制服公狼? ( )

    A.公狼怕长着罗圈腿的小猎狗。

    B.小猎狗的罗圈腿有助于追捕公狼。

    C.小猎狗和公狼搏斗时有猎人的指导。

    D.小猎狗平时练就了跑跳跃等本领。

    【3】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

    A.面对别人的嘲笑,要学会置之不理。

    B.不要只满足于现状,要坚持不懈地学本领。

    C.只有不断努力,学会真本事,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D.在关键时刻,要勇敢地站出来,展现自己的本领。

    【4】公狼的出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

    A.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达到高潮。

    B.增加文章的字数。

    C.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D.使故事更具有趣味性。

    【5】小猎狗闯祸了,主人是如何惩罚它的 ( ) (多选)

    A.罚它跳过一堵高墙。

    B.罚它看守潭底的石头。

    C.罚它看住向日葵,不许跟着太阳转。

    D.罚它与一只公狼搏斗。

    【6】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就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米。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跳水》节选)

    【1】这两个自然段写出了孩子越来越生气,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情景。

    【2】想象一下,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时,心里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请在文段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1】《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作品(       )。

    A.《呼兰河传》

    B.《小城三月》

    C.《生死场》

    【2】从画“______”线句子中找出两个“ABB”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对上题中两个“ABB”式词语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刻画出蜜蜂的可爱。

    B.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欢喜。

    C.用词多余,去掉也可以。

    【4】画“﹏﹏”的句子让你想到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等,读着这句话,能让人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语段中在描写蝴蝶和蜻蜓时,侧重描写它们的( )(A.色彩   B.形态);在描写蜜蜂时,则侧重描写它的动作和( )(A.色彩   B.形态),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6】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老人与海鸥(节选)》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把饼干丁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

    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来一下!”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啄食的那只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1上面几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

    A. 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

    B. 老人十分节俭,不辞辛苦背大塑料袋为海鸥送餐。

    C. 老人非常熟悉海鸥,不仅呼唤名字还亲切地说话。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一句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老人给海鸥起的名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段资料,结合第一自然段对老人的外貌描写,把你最想对老人说的话写下来。

    资料: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金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语段阅读。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   )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   )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  )里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说脚站得有些麻木,却浑身轻松,前后矛盾,是个病句。

    B.这句话是说虽然脚站得有些麻木,但是因为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而有所收获,所以感到浑身轻松,并不矛盾。

    (3)这段文字写作者读完书后咽了一口唾沫,这一动作说明了(  )

    A.这一动作说明了作者此时非常饥饿,已经饿得没有心思看书了。

    B.这一动作写出了此时的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4)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中国文老师的话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秋风吹着口哨,打着拍点,从那条宽宽的、直直的马路跑来了。它敲着老奶奶的门:“燥热的夏天过去了,快把扇子收起来吧!”它告诉放学的孩子:“山果熟了,快去采摘吧!”

    等了一夏天的孩子,都挎着筐儿,嘻嘻哈哈地跑出家门,他们追着芳香,向山里跑去。

    哈,好迷人的山林!给孩子们那么多的黄金,那么多的姹紫,那么多的嫣红。孩子们钻了进去,一下子都变得含蓄成熟起来。他们想,那簇簇山里红,该不会是秋风用霞(   )的吧?那串串大山枣,该不是秋风用火(   )的小灯笼吧?还有那遍地的黄花菜,是不是秋风用太阳的金线(   )的?风儿吹动脸上的汗珠,酥酥的,就像妈妈亲着脸蛋儿那样舒心。

    天是那样高、那样蓝,地是那样五彩缤纷,孩子们简直陶醉了。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编织出来 染出来 点燃

    2读第3自然段,用几个词语写出秋天山林的特点。

    (   )的山林   (   )的山林   (   )的山林

    3  画出文中一句描写秋风的句子,体会其写法,并仿写一句描写春风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壁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慢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第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起着_____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饱览:______________

    流连期间: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 17、阅读短文。

    毛泽东的亲情观

    毛泽东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无疑给世人留下了光辉典范。

    毛泽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处理亲情方面为世人作出了表率。其他不说,单说对待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结,人人都有亲情。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更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率先垂范:_________________

    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解释(______       榜样(______       抛弃(______       知道(______

    【3】毛泽东处理亲情向题的三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了毛泽东对爱子毛岸英严教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把你的感言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漫画阅读。

    要荣誉

    1这幅漫画中一共有__________个人物,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朋友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老爷爷家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位小朋友的哪些做法是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图中的小朋友哪里做错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一下这幅漫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读书的滋味

    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我曾是一个“贼”。

    我“偷”过关公的          ;“偷”过齐天大圣的          ;“偷”过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偷”过保尔·柯察金的           ……

    那是10年前小镇上惟一的书店。灰灰的墙壁犹如乞丐的破衣,石灰剥落了,露出青黑色的拙笨的泥砖。暗暗的光线,潮潮的地面,墙角一两棵细长发黄倔强地生长着的小草,倒是挺惹人喜爱。整个小店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霉味。

    然而,我闻到的却只有扑鼻的书香。

    每逢节假日,我便早早地起身,匆匆步行到三里地外小镇上的那家书店去“行窃”。

    小店里的书和光顾的客人一样少得可怜。蒙了一层厚厚灰尘的陈腐的木书架上搁着同样蒙了一层厚厚灰尘的书。那时有一阵子我老是疑心小店会关门,还为此牵肠挂肚了好些日子。

    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之后,店主缓步而来。那是一个50岁上下的小老头,戴着老花镜,蓄着山羊胡须,平日里老阴沉着脸,言语也尖酸。我压住心中的焦急和渴望,特意故作平静地在店门外来回踱步。经过门口的那当儿,还故意咳嗽几下或是踩出点声响,那架式无非是为了向店主昭示:我是实在闲得发慌迫不得已才进你的书店看看书,消磨消磨时光的。其时,我的心早已飞进了书店,如同饿极了正在吃奶的婴儿一样,贪婪而又迫不及待地吮吸着。我总是踱不了一个来回,双腿就鬼使神差般地跨进书店。

    我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店主像要把人看穿似的目光。那怀疑和轻视的目光时常刺得我矮了一截。还有那冰冷的话语:“别弄破了,你是赔不起的。”让我如芒刺背,战战兢兢。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吞没或是影响我对读书的渴望和热情。很快,我便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神游开了。与浮土德对话几句,到狄更斯的小旅馆里逛上一圈,再与曹雪芹磨上一会儿。

    同时,我又必须无奈地面对冷酷的现实,提着心,吊着胆,竖起耳朵,贼似的警戒着周围的动静。一声大点声的呼叫或是店主蹑手蹑脚的脚步声都会让我惊慌失措,吓出一身冷汗。

    我不敢抬头看店主阴森的脸和深邃的眼,更不愿意让他看出我隐藏在伪装的失望和无聊后的“酒足饭饱”的心满意足和意犹未尽的遗憾。当我闪出店门的时候,身后冷冷地传来:“嘿!看了整整一天,连一本也不买!”我的头“嗡”地一声炸开了,脸也燥热起来,眼前一片茫然。我做了贼似的逃离那家书店……

    我郑重地发誓以后再也不进那家书店半步。

    然而,下个周日,我却又早早地起身……

    这就是我最初品尝到的读书的滋味:像是做了贼!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分别是施耐庵的______,罗贯中的____,吴承恩的_____,曹雪芹的____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郑重地发誓以后再也不进那家书店半步,他言出必行,做到了。

    B.作者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店主,是因为他怕自己偷书带走被发现。

    C.作者“再与曹雪芹磨上一会儿”的意思是他再去曹雪芹的书中品读文学作品的魅力。

    D.作者最初品尝到的读书的滋味:像是做了贼!让他十分羞愧,不愿想起。

    3文章第二自然段划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其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忠肝义胆  火眼金睛  坚强不屈

    B.火眼金睛  坚强不屈  忠肝义胆

    C.坚强不屈  火眼金睛  忠肝义胆

    4来到书店,“我”没有迫不及待地进去,而是“特意故作平静地在店门口外来回踱步”是因为___________;“故意咳嗽几声或是踩出点声响”是为了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贼”“偷”“行窃”都加了引号,有什么作用?请你写出有关读书的名言一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三句话合为一句话。

    红军翻过了大雪山。

    红军打败了敌人。

    红军继续北上抗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栋大楼很高。(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次次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焦急等待——他皱着眉,在站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一会踮脚望望远处,一会儿看看腕上的手表,嘴里还念叨着什么。(体会词语表现的人物的内心,再照样子写一写)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语言运用。(用上礼貌用语改写下面这句话,使表达更得体)

    喂,到阳光小区坐几路公交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请从下面两个习作内容提示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

    (1)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充满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2)我们都有自己可爱的家乡,都为家乡的美丽与富饶而感到自豪。请用我们手中的笔,描绘出二十年后家乡的美丽与富饶,表达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