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屯昌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高校学生宿舍是陪伴大学生们度过花样年华的栖所,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休戚相关

    ②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逐渐加深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两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

    ③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对事业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我们如果总是对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必然会成为时代的淘汰者。

    长袖善舞的微波动作能合乎作品表达的需要,来源于演员对剧本准确细微的理解,来源于所有演员在舞台上的认真表现。

    ⑤参加过抗关援朝的老兵们共聚长春万达国际影城,一同观看电影《英雄儿女》,缅怀那段蹉跎岁月

    ⑥我们要及时教育党员干部,对个别腐败现象,坚决痛下针砭,以达到刮骨疗毒、以儆效尤的目的。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行道上车让行人本是交规,然而长久以来的落实情况却很不乐观:新交规一经出台,就如汤沃雪,使车让行人蔚然成风。

    ②你是个不求回报的大方之家,你就像是随叫随到的知心大姐姐,只要朋友需要,你一定会全力相助,从来不去衡量利弊得失。

    ③这里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富硒土地较多,在专家的帮助下,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大力发展科技型园艺,方寸之地开辟出了独具特色的致富路。

    ④在安徽省宿松县拍摄的《大山之恋》讲述了一对青年大学生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故事,他们放弃瓜田李下的甜蜜,体现出当代青年的高尚情操。

    ⑤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我们现在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十年以内BAT未必在,可能三年内就不在了。”

    ⑥电影《听说》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法常可,它并没有像许多电影那样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而是大胆地选择用背景音乐来打破沉默的画面。

    A. ②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①③④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拉伯学者阿卜•法拉兹的这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启发。

    ②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对藏羚羊绒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其昂贵的价格让盗猎分子前赴后继,给藏羚羊带来了灭顶之灾。

    ③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长时间,讳莫如深,最终没有结论。

    ④法布尔的《昆虫记》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平易近人,受到很多中学生的青睐。

    ⑤《朗读者》中,无论是专业主持人、表演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朗读技巧都可谓炉火纯青,让听众心潮澎湃,深受震撼。

    司空见惯了为利益不择手段,他却始终能够保持初心,淡泊名利。

    A. 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编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搜集资料时,参与者不仅紧张劳累,而且心情沉重。那些血泪 的诉说、惨痛的场景,常使人不堪卒读

    ②李教授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一旦谈到自己的专业便变得异常健谈,最近又在核心期刊发表了 文章,观点石破天惊,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③要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在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各抒己见,提出 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④上课讨论问题时,刘老师总是先让同学们推心置腹,然后再作总结。

    ⑤一开始,小王和小明不相交流,他们的想法南辕北辙,只好各行其是。

    ⑥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畅所欲言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⑤   D. ②③⑥

  •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校园欺凌问题出在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 ② 遏制校园欺凌的板子就不能 ③ 打在一方身上。新的立法 ④ 要制定包含各方的责任清单,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同时 ⑤ 要明确“预防和治理以预防为主”“惩罚和教育以教育为主”的原则。唯其如此, ⑥ 能确保更多的孩子被“拉回来”,而不是被“推出去”

          

    A. 由于 因此  /  

    B. / 所以    

    C. 由于 因而 / 不仅  

    D. 既然 /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路遥的“平凡世界”

    厚夫

    1986年夏,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大体有眉目后,路遥决定去南方的广州逛几天。一来,自己这几年埋头创作,对中国社会的变化不是很敏感,亲自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走走,现场感受那里的变化,寻求心灵体验,对接下来的创作有好处;二来,即将开工的第二部是写改革开放大潮下我国北方城乡底层人物的梦想与追求,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如何把握?路遥就是这样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是在深入生活体验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学想象,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意胡编乱造。在广州的每一天,他都把自己的见闻与观感写到笔记本上。笔记本写满了,他对同行的王天乐说:回吧,犁地的绳子等着我哩……于是,他们又回到西安。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做的准备工作也告一段落了。路遥又决定去一趟长安县柳青墓,看看长眠在那里的柳青老人。从文学起步的那天起,路遥就受到柳青各方面的影响,包括精神姿态,包括创作风格。这次,在《平凡的世界》三部曲的第二部即将开始创作之时,路遥去柳青墓显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平平常常的祭扫。

    很多年后王天乐这样回忆道:“回到西安后,路遥忽然要领我去一趟长安县的柳青墓。路遥好像对柳青墓地特别熟悉,哪里又多长了几根草都能说清楚。他在柳青墓前转了很长时间,猛地跪倒在碑前,放声大哭。……”路遥在柳青墓前为什么放声大哭?到底想了些什么,说了什么?这些已经永远是历史之谜了。不过,按照路遥的性格来推断,他一定向柳青老人汇报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路遥经常给朋友们说,作家要突破的永远是自己;作家在拳击台的对手就是自己,要不停地战胜自我。柳青生前也经常告诫作家: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文学是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如今,在长篇小说创作进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沼泽之时,路遥虽是位精神硬汉,但也更需要柳青赐予特定的精神力量!

    路遥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精心建构的虚拟文学世界中,与小说中的人物倾心对话。第二部是写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北方城乡人物的奋斗与悲欢离合,该出场的人物都已悉数出场了,他们在路遥精心搭建的文学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故事在路遥的笔下不断延伸,人物在路遥笔下不断丰满,他的第二部不断接近目标。

    在第二部初稿的最后创作过程中,路遥明显地感到自己身体变化呈加速度状态——苍老许多不用说,走路的速度力不从心,眼睛仍在发炎,难受得令人发狂。他感到这来自身体内部的变化正在让所谓的“青年时代”在瞬间就此永远结束。他还吟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句:“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色的落叶堆满了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写到最后,路遥大声给三弟王天乐朗读起来。他的眼里闪着泪花,王天乐的眼里也闪着泪花。路遥笔下倾注了无限情感的中国农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了……

    (节选自厚夫《路遥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的冲突,文明与落后,新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冲突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内容。

    (路遥《路遥自传》)

    ②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路遥《平凡的世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广州之行,让路遥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为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作了准备。

    B. 路遥写作前专程祭拜柳青,在柳青墓前放声痛哭,这是向前辈汇报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

    C. 路遥认为作家应该突破自我,不停地战胜自我;在精神姿态,创作风格上都应当有所创新,突破前人。

    D. 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当这位“精神硬汉”发现青春不在之时,他感到了自己的苍老和力不从心。

    2从选文内容看,路遥的作品及文学创作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3写到《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最后,路遥高声朗读,眼里充满了泪花。从选文内容看,路遥的眼泪里饱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暗示作者忍受委屈和指责,接着以“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的句子是“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达思想集聚阻塞后才有作为,只有从神色或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才能为人所知的道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中,以“_________”传达出“物是”之感,以“  _________”传达出“人非”之意。

    (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他是个旷达的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词格调也是豪壮的,但政治上的失意,复杂的心情,还是在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体现出来。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再次强调“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来写山间冬天的景色,如今它已经演化成了形容真相大白的成语。

    (3)范仲淹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来面对人生,《逍遥游》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相似的人生态度。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2)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后再施行,会有“____________”的好处。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清晨进谏,晚上便被贬黜的原因。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琵女才艺颜值让人叹服妒忌。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出不吸取教训会令人痛惜的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蜀道难》中既有送友人人入蜀时“______”的问询,又有“______”的劝告,全文融情于景,饱含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醉梦里回忆当年“______”的气势,但回望现实,又发出“______”的悲叹。一位落魄英雄的形象如在眼前。

  • 12、(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老人、孩子的神态表现其恬淡、舒适、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多处出现“月”的意象,其中“____”一句,以萧瑟秋景烘托与友人的离情别绪;“_______”一句,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了音乐的感人魅力。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一句,写刘裕曾住之处的平凡;“_______”一句,形象地概括了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气势。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仕途失意后终身不娶不仕。 ②翡翠:翠鸟。 ③绷:布幅。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此诗描绘出一幅色彩浓丽、清新活泼的深秋水村图,抒发闲情逸致,有王维、孟浩然田园诗的意味。

    B. 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暗示诗人的“闲”及“闲”中的和谐美好,颇有朦胧感,也能紧扣题意。

    C. 颔联以“闲”居暗扣题目的“闲望”,写的是静景,对仗工整,平淡质朴,显得自然生动。

    D. 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富有朦胧感,同杜牧“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相似。

    E. 尾联抒发诗人胸怀,表达了诗人既想寄情山水,又怀念官场、渴望进京做官的矛盾心理。

    2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在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何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公可立,字礼卿,以英年擢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公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抗疏归。

    凡公值事,多长算,得大体,洞于要会。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解之。公至,即博收讼牒下各县以杀其势,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

    又值倭警,吴中豪子弟王士绣、乔一琦辈驰骤自命,怨家诋为不轨。两台急诇之。公独谓是狂生,无他。卒谳不得实,乃已。众谓公长者也。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公问沈帅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公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辅臣拂然。先是雷震景德门,公上疏陈阚政,如郊祀、讲朝六七大事,章未下。政府用是谪公,再收再黜,以底于削甚哉!救之罔效也!

    寿至七十有二卒。之前夕,有巨星陨西南,坠地有声。

    (节选自《明史·节寰袁公传》,有删改)

    袁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生而警颖,有奇质。登进土,初授苏州府推官。石守昆玉,治苏有清卓声。以强项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职。得旨,下所司勘问。一时李官惧获罪中丞,无敢直石守者。公独直书其枉,而石得无罪。中丞因自劾归,公论快之。

    壬戌三月,擢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时东夷犯顺,上谓弹压登莱非公不可,于是以节钺授公。时虏尽有南卫,常出没于长山、旅顺间,漕艘多为所梗。公于皇城岛请设参将、守备各一员,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迨秋,虏复至,南卫收获,大肆侵略。公命将设伏,乘风纵火刍茭,糗粮尽归一炬。虏忿甚,于秋杪载火炮,分兵二道以图报复。而公先期集兵分道以应,并夜酣战,俘斩无数,虏为夺气。东人以为设镇以来自未有此捷也。

    (孔贞运《节寰袁公墓志铭》,有删改)

    【注】报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给朝廷。整暇:形容既严谨而又从容不迫。

    1下列对选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

    B. 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

    C. 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

    D. 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讼牒,诉状的旧称,即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讼,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应;牒,文书,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

    B. 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 “卒”,指大夫的死。古代称天子的死为“崩”,称诸侯的死为“薨”,称士的死为“不禄”。又年老寿终称“卒”,庶人之死也称 “卒”。

    D. “壬戌”是干支之一。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夏历中用干支来编排年号和时日。

    3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公年轻时考中进士,任苏州府推官,官员考察时政绩第一,被召入西台。当时皇上不喜欢大臣频繁议论朝政,袁公却直言上疏,得罪皇帝而罢官。

    B. 袁公为官时,倭寇出没,吴中一带豪侠青年王士绣、乔一琦等人迅速集结,以保家护国自许,却遭到仇家诬告,而袁公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并无罪责。

    C. 石昆玉因某项能力突出遭到中丞嫉恨,被弹劾为不称职,在苏州府任职的袁公,不畏权势,直言上奏,秉公处理,为石昆玉雪冤,中丞终自离职。

    D. 袁公曾上疏针砭朝政时弊,抨击京郊祭祀大典、皇帝的早朝讲读等六七项人事,加之触怒辅臣,而被贬职,再用再贬,最后竟然被削职为民。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

    (2)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年初,中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大功告成之年;2020年,中国将组建成自己的国家太空站;2020年,中国将首次实施火星……进入2020年,我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将迎来更新的变化、更多的成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2020年的祖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请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