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绥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红门开始,我与朋友踏着一级又一级台阶,历尽艰辛,登上泰山极顶,放眼望去,“天无涯兮地无边”,自己显得那么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作为家长要时刻引导孩子做一个言出必行、一言九鼎的人。

    ③《龙的传人》这首歌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在海内外中国人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江河日下。为此,众多专家呼吁要全力保护环境资源,造福后代子孙。

    ⑤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⑥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美好的、高尚的力量,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出言讥讽,要么肆意打压,而对负面的信息则摇旗鼓噪,如蚁附膻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⑥

     

  • 2、下列各句中画横线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②当前,邯郸的新房市场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价格波动,所谓的涨价也不过是虚张声势

    ③大学生走出象牙之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置身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能真切体会舒适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④“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

    ⑤集体约谈,是近些年来党组织就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纠正的一种惯常形式。面对集体约谈,下级组织或个人不必如芒在背

    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④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敌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B. 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它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

    C. 许多学者质疑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具体做法,如明人王世贞就认为蔺相如是个冒险主义者,其成功不足为训,实乃“天曲全之”。

    D. 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沙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整合旅游资源,巧立名目,以重大旅游项目为载体、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展项目合作,打造生态旅游圈。

    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强劲,许多企业对此垂涎三尺,中外汽车生产商都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尽管政府减少此类补贴,但相关需求却持续上升。

    ③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在知识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要师心身用、终身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

    ④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启“雨雪冰冻降温”模式,8日终于放晴。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在短暂间歇期过后,新一轮雨雪天气将再次来袭。

    ⑤长安街十字路口,车来人往,交通协管员再三劝阻行人们不要闯红灯,还是有人对此置之度外,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⑥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过调解员苦心孤诣的劝说和耐心细致的说理,公司负责人最终认识到自身责任,并愿意尽快兑现货款,随后双方当场达成了谅解。

    ②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因此,不因噎废食,不过早地给教育改革定性,宽容地看待改革,给改革一定的时间,才是当下最需要的态度。

    ③喜剧不能被低俗小品取代,其本质也不是插科打诨所能表达的;喜剧应该用高雅品质赢得观众,而不是用媚俗的桥段取悦观众。

    ④站在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之基上,却仍然只能看到眼前的方寸之地,执着于一厘一毫的得失,甚至解构历史,厚诬古人,那无疑是宝山空回了。

    ⑤对互联网文化,既要看到它释放出来的文化生产力目前还处于比较无序的状态,难免鱼目混珠,也要看到它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⑥.整顿文风的一个要求是要用平易近人的文字传播真理。语言晦涩难懂,空话套话连篇,形式单一僵硬,是宣传思想工作之大忌,是没有效果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然后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小勇也不知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住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官长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

    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捣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吃点辛苦就是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十五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多次写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残疾,独自承担家庭生活有困难,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节更符合生活逻辑。

    B.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更有戏剧性。

    C.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情感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一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不信任。

    D.大勇受到身边人物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决然鼓励弟弟留在部队。

    【2】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3)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 8、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____________”,无论年长年少;“__________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用“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其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2)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韩愈《师说》)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5)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讷于言,______,可谓好也已。(《论语·学而》)

    (8)文章千古事________。(杜甫《偶题》)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一生漂治,命运坎场,饱受磨难,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苏装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在浩瀚无穷的自然宇宙中,人作为个体生命是多么的渺小。

    (3)李握在《相见欢》一词中,“________”这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写出庭院的冷清。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三句)

    (1)仰之弥高,__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____ 。(《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__________,本图宦达,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5)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____________,本图宦达,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总角之宴,____________,信誓旦旦,____________。 (《诗经·氓》)

    (4)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兰性德《长相思》)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时世行》两首

    唐·杜荀鹤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乱后逢村叟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1】两诗都反映百姓穷苦境况,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委质于蚡。蚡阴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旋召以为北地都尉,超擢为大司农。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兵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俗曰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信然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是故上许和亲。安国始为御史大夫及护军,后稍斥疏,下迁;而新壮将军卫青等有功,益贵。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归朝,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呕血死。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俗曰/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信/然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 之不便/不如和亲

    B.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俗曰/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信然/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C.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俗曰/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信然/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D.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俗曰/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信然/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韩子即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他的主张有“改革变法”“以法治国”“兼爱非攻”等,他的学说对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有很大影响。

    B.二千石即两千石级的官职,此处指内史。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可以用“二千石”来称郡守,还可以用“两千石”来泛指两千石级的官职。

    C.委质即呈献礼物,以表示忠诚信实。本义为放下礼物,古代卑者幼者拜见尊长时,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就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恭敬地退出去。

    D.幸即臣子得到皇上的宠幸。也可指女子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或临幸,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还可以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例如“巡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稳固防守,助力梁孝王平息了吴、楚之乱。他和奋力作战的张羽在东线抵御吴兵,成功阻止吴兵越过梁国的防线,两人皆因此而声名显扬。

    B.韩安国有宽容之心,他东山再起之后并没有报复曾经侮辱过他的人。在田甲逃走后,他以灭宗族为由胁迫其回来做官,最后一笑泯恩仇,善待田甲。

    C.韩安国主张和亲,其观点和大行王恢的不一致。匈奴来请求和亲时,他有理有据,多角度阐释了兴兵击之的弊端,因此皇上批准了匈奴和亲的请求。

    D.韩安国后来逐渐被皇上疏远,领兵驻防又被匈奴欺侮,死伤无数。他希望能回到朝廷,结果却被调到东边驻防,心中闷闷不乐。几月后,生病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2)蚡阴言安国太后,天子亦雅闻其贤,旋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超擢为大司农。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夜之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尤其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是战士,是英雄!但他们也是父母,是儿女。可仍有一些不文明患者,辱骂她们、冲他们吐口水……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周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