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古代诗文题目中,往往含有文体标志词,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全表示文体的一项是()
A. 《师说》《马说》《捕蛇者说》
B. 《左传》《张衡传》《屈原列传》
C. 《琵琶行》《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D. 《过秦论》《岳阳楼记》《七律》
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说“听得见的 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A.音乐与其直接流露情感,不如稍加含蓄。
B.音乐越含蓄不露,越令人感到和平愉快。
C.艺术的无言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D.艺术的滋味应当留给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与地坛》(节选)
A.根据“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可知作者对地坛有深厚的感情。
B.“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描写地坛的变迁,有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C.“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一系列事物的存在,都隐含着一种生命的意义。
D.“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运用细节描写,把母亲的细心写得形象感人。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据证监会统计,今年证监会行政处罚涉诉案件共43件,连续三年创出历史新高。一度 的资本大鳄,在监管层的 下,也无所遁形,因此倒下的不在少数,“德隆系”及 的“敢死队”大佬们,都成为经典的反面教材。
A. 无事生非 火眼金睛 前赴后继
B. 兴风作浪 明察秋毫 前赴后继
C. 兴风作浪 火眼金睛 接踵而至
D. 无事生非 明察秋毫 接踵而至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近期,各大高校都在清退超期未能毕业的研究生。考研本身的意义__________,但读了研却毕不了业,不禁让我们反思:造成大量年轻人过度依赖考研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客观而言,这首先与企业对岗位的学历需求认知有关。如今,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都在不断提高,__________下竞争同样工作岗位的学历也会越来越高,就会出现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竞争的局面。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多本科生只能通过考研才能赢得未来就业竞争中的“__________”。但其实,很多岗位并非一定要博士生、研究生才能胜任,有些工作本科生可能会干得更好,所以企业应该转变观念,招聘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人才。
此外,社会舆论导向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网上有着许多“贩卖焦虑”式的言论。这种弥散的焦虑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现实压力,他们只能通过提升自身学历来消除焦虑。因此,读研成了不少人眼中的__________品。
A.不容置喙 多财善贾 敲门砖 必需
B.毋庸置疑 水涨船高 入场券 必需
C.毋庸置疑 多财善贾 入场券 必须
D.不容置喙 水涨船高 敲门砖 必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受戒(节选)
汪曾祺
因为照顾姐姐赶嫁妆,田里的零碎生活小英子就全包了。她的帮手,是明子。
薅三遍草的时候,秧已经很高了,低下头看不见人。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
栀子哎开花哎六瓣头哎……
姐家哎门前哎一道桥哎……
明子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两步就赶到,赶到就低头薅起草来。傍晚牵牛“打汪”,是明子的事。——水牛怕蚊子。这里的习惯,牛卸了轭,饮了水,就牵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滚扑腾,弄得全身都是泥浆,这样蚊子就咬不透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挂十四轧的水车,两个人车半天就够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车杠上,不紧不慢地踩着车轴上的拐子,轻轻地唱着明子向三师父学来的各处山歌。打场的时候,明子能替赵大伯一会,让他回家吃饭。——赵家自己没有场,每年都在荸荠庵外面的场上打谷子。他一扬鞭子,喊起了打场号子:
“格当嘚——”
这打场号子有音无字,可是九转十三弯,比什么山歌号子都好听。小英子的娘赵大娘在家,听见明子的号子,就侧起耳朵:“这孩子这条嗓子!”
连大英子也停下针线:“真好听!”
小英子非常骄傲地说:“一十三省数第一!”
晚上,他们一起看场。——荸荠庵收来的租稻也晒在场上。他们并肩坐在一个石磙子上,听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这个地方以为蝼蛄叫是蚯蚓叫,而且叫蚯蚓叫“寒蛇”,听纺纱婆子不停地纺纱,“唦——”,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
“呀!我忘了在裤带上打一个结!”小英子说。
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来的时候在裤带上打一个结,心里想什么好事,就能如愿。
挖荸荠,这是小英子最爱干的生活。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荸荠的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哔哔地响,小英子最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溜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她自己爱干这生活,还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子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子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
明子到善因寺去受戒。
小英子早早就把船划到荸荠庵门前。不知是什么道理,她兴奋得很。烧戒疤是不许人看的,烧了戒疤就喝一碗蘑菇汤,让它“发”,还不能躺下,要不停地走动,叫做“散戒”。她一看,和尚真在那里“散戒”,在城墙根底下的荒地里。一个一个,穿了新海青,光光的头皮上都有八个黑点子。——这黑疤掉了,才会露出白白的、圆圆的“戒疤”。和尚都笑嘻嘻的,好像很高兴。她一眼就看见了明子,已经受了戒的明子。
明子告诉地,善因寺一个老和尚告诉他,寺里有意选他当沙弥尾。
“什么叫‘沙弥尾’?”
“放一堂戒,要选出一个沙弥头,一个沙弥尾。沙弥头要老成,要会念很多经。沙弥尾要年轻,聪明,相貌好。”
“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么不同?”
“沙弥头,沙弥尾,将来都能当方丈。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石桥原来就是沙弥尾。”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明子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两步就赶到”。是因为此时明子喜欢小英子,对她非常熟悉和热情,想追求她。
B.小英子骄傲地称明子的好嗓音“一十三省数第一!”,干活时“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足见其心悦明子,身心都向着他。
C.“小英子早早就把船划到荸荠庵门前”一方面表现出她对受戒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明子的关心。
D.小英子想同明子在一起,不想让他当沙弥尾和方丈,但又有些羞涩,所以“划了一气”“又划了一气”,最终才鼓起勇气向明子告白。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虽是第三人称客观叙事,但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将各个人物的情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B.汪曾祺语言的地方味比较明显,文中“在凉浸浸滑溜溜的泥里踩着”里的“凉浸浸”就是江淮方言中常用的词语,指泥土凉快。
C.“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化触觉为视觉,小英子熟练灵动的挖荸荠姿态跃然纸上。
D.文题为《受戒》,文中却没有直接描绘“受戒”场面,这种“空白”是作者有意为之,由此笔墨也更集中于对水乡人情等的描绘,更富审美意蕴。
【3】文章结尾描摹了一幅极美的水乡风景画,请赏析这段文字。
【4】汪曾祺曾言:“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有人评价他的作品如其所求,尽显人美、情美、生活美,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受戒》之美。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蚯蚓正面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时还从反面列举了蟹虽有“六跪”和“二螯”,但“_______,_______。”
(2)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雄心壮志,也写出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3)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句,作者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9、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屈原痛心楚王听信谗言,被奸臣迷惑。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避免自己被奸臣迷惑。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3)古代诗人常借“松”以吟咏性情,表达对孤直、顽强、高洁品格的赞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指出了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
(2)李白《蜀道难》“___,___”两句,突出开辟蜀道的艰难,反映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两句,表现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献身保家卫国的壮伟事业。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北宋)刘彤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1】上片是如何表现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乃西入关。 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拜主父偃为郎中,一岁中四迁偃。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成速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元朔二年,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乃自杀。赵王恐其为国患,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及齐王自杀,上闻大怒,以为主父劫其王令自杀,乃征下吏治。上欲勿诛,公孙弘乃言曰:“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B.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C.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D.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短,战国时以辩才陈述利害、游说君主的纵横家之术,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
B.结发,指古代成童束发为髻,代称人年轻时候;也可指成婚男女共臀束发的礼俗。
C.五鼎食,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盛五种供品,后形容高官显贵的豪奢生活。
D.国除,指朝廷剥夺有罪诸侯或高官的封地爵位,废止其子孙继承,也指其无后而封地爵位被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父偃久经困厄,一朝飞黄腾达。他在齐国时遭人排挤鄙弃,游历各国时不被赏识任用;绝境中他上书朝廷,获得皇帝宠信,屡获升迁。
B.主父偃谋略高明,巧解朝廷困境。他剖析了诸侯国或骄奢淫乱或恃强反叛的形势,认为晁错的做法是正确的,应改以法削藩为推恩分国,皇帝采纳了他的策略。
C.主父偃飞扬跋扈,讥讽世态炎凉。他得志后收受重金,面对他人劝告,他直言自己做事就是要倒行逆施;他衣锦还乡时,羞辱了前倨后恭之人并与之断交。
D.主父偃受人畏忌,终致灭族之祸。他因揭发燕王罪行立功,群臣无不畏惧;他任齐相时派人以乱伦罪触动齐王,齐王因畏惧面自杀,他因此入狱,后遭灭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
(2)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8年5月25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的生命之花绽放在炮火里,那一年,他19岁。
1962年,塞罕坝是一片荒漠,来自全国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用了整整55年,把荒漠变成了林田。
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于“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歼一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这一刻,距中国首批舰载机成功着舰起飞仅仅十多小时,距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入列整整两个月,他实现了自己航空报国的诺言。
2017年,13岁的女孩果果突患重疾,生命进入倒计时。女孩离世后,她的父母将女儿的器官捐赠给五个生命,这对平凡的父母解除痛苦的方式是付出更多的爱。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云鹤,一生致力于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今年已80高龄,仍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他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光芒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作为年轻一代的你对中国精神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