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辽源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日常用语,与珠算无关的是( )

    A.二一添作五

    B.三下五除二

    C.一退六二五

    D.四两拨千斤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既定目标,将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奇迹,体现了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B. 谈到学习毅力的问题,必然涉及乐学与苦学的问题,只是不同学段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决不能搞表面的快乐,或没有乐学的苦学。

    C. 地方媒体立足地方,放眼全国,相互借势,彼此赋能,实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平台、跨区域以及跨国家协作,视野越来越开阔,格局越来越大。

    D. 首批加气板材产品在3月23日凌晨从北京金隅加气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出发运抵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工地,目前这家公司已向雄安新区供货近3000立方米。

  •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近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进步,无不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科技革命总是辩证地在拓展人类活动疆域的同时缩短彼此的距离,________为人们带来便利。如今,区块链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新的半径拓展。这种体现在,它可以不依托权威中心和市场环境形成________密码算法的信任机制,使得远隔万里、从未谋面________永不会谋面的陌生人能够建立信任关系,展了人类信任的半径,使得陌生人合作成为可能。

    A.从而 缘于 而且

    B.从而 基于 甚至

    C.因而 缘于 甚至

    D.因而 基于 而且

  •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

    B.上古时长度单位产生很早,例如寸、咫、尺、丈、寻、常、豆、仞等都是长度单位。在周制中,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C.“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D.“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常见的敬辞有台甫、尊、令、贤、仁等。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果壳网拥有“谣言粉碎机”等15个主题站,通过粉碎社会上流传的谣言,让科学和大众需求产生联系,目前日均浏览量已超过375万。

    B.丛书的作者大都是长期从事新闻研究的学者,他们以言简意深之笔,勾画出这些搏击风云的新闻名家的人生历程,使那些一生为他人作传的明星光彩照人,读后深受启迪。

    C.新时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时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D.神舟十一号飞船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组名为《博物馆说》的短视频走红网络。全国143家顶级博物馆、美术馆的馆藏珍品纷纷亮相,由馆长或专家以短视频形式,讲述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当代价值,为观众奉上云端文化大餐,让人足不出户便能漫游历史文化长河。近年来,越来越多数字化结合文化产品涌现,文化空间的内涵不断丰富、边界不断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运用高新科技和前沿技术,让文化起来,让文化空间起来,才能更好弘扬历史文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新冠肺炎疫情给实体文化空间的运营发展带来冲击,同时也促进了数字文化空间不断挖潜。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多年积累的文化艺术资源,借由互联网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文化产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过去人们很难想象,足不出户如何畅游各大展馆、遍览古迹文物。如今,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聚书香、游四方成为现实。云端看展览、指尖点文献,打破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形式限制。面对实体场馆数量有限,馆藏保护有特定要求,以及精品内容供不应求的现实,融合技术手段为其扩容,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文化空间,惠及更多受众。过去的单向传播格局也被打破,组织者和参与者进入双向互动时代。文化空间的场域大大拓宽,文化内容的可及性更高,获取文化内容的效率和体验也得以提升。

    以社会效益为导向,拥抱新技术新业态,盘活公共文化空间,既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也能充分释放文化资源使用效率,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提高社会效益。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意见,明确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随着新基建加速布局、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数字化大有可为。

    在此背景下,文化艺术展馆从以线下展示为主,到线上辅助线下,再到专门策划线上项目;文化空间从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变成了链接各类云上出口、孵化多样文化产品的网络节点,搭建起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的立体式文化体系。与此同时,线上文化空间还可以反哺线下,进一步促进艺术传播和文化传承。这也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提出要求:数字化并非简单地给馆藏品拍照、录像,把线下内容机械搬运到线上,而是要进行适应化改造、针对性开发。灵活运用VR、5G、全息投影等丰富多样的技术,大胆创新音乐、游戏、文创产品等层出不穷的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周珊珊《数字赋能盘活文化空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强烈冲击,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消极影响。

    B.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文化产业数字化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有利于文化的改革与创新。

    C.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表明传播格局已被打破,进人组织者向参与者传播不可逆时代。

    D.媒体需要大力支持数字赋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真正“活”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切人点,提出了如何弘扬历史文化的具体措施。

    B.文章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改造的紧迫性。

    C.作者以现实为例,论述了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背景下,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新体验。

    D.文章阐述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线上”“线下”概念,并将二者展开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说》短视频的走红,不仅为大众奉上文化大餐,也表明当今社会文化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B.当文化产业发展以社会效益为导向,以新技术新业态为手段,其使用效率也将得到充分释放。

    C.为向线下文化产品发展提供针对性帮助,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应进行适应化改造、针对性开发。

    D.从传统意义的物理空间到线上空间,文化产业数字化促进了产品的创新,提升了文化服务水平。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古人常借“风雨”表情达意。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苏轼《定风波》中“归去_______”蕴含了人生的旷达。

    ②面对一时的困难,我们可以用古诗文鼓励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____,又如“青山遮不住,________”。

    ③ 同学写作文时,想引用古诗文描写秋天的色彩,你建议他用“___________”。

  • 8、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与天相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嫠妇听到箫声的反应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总结自己的求学生涯的句子是:“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一些太学生“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将钉头和米粒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离骚》中以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秦统治者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将其当成寻常事物的情形,体现了秦的奢侈。

    (2)《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的感情已由初登岳阳楼的潜藏喜悦,转为明诉悲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频繁在唐代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南唐)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中所写的意象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春山”三句表现出主人公在楼上凝望之久与怅惘之深。

    C.“一晌凭栏”,写宴会散后,词人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还不愿下楼回房。

    D.“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见拭泪巾帕之珍美,再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为什么这样写?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恭闵惠皇帝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帝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侍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太祖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为皇太孙。二十九年,重定诸王见东宫仪制,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以诸王皆尊属也。初,太祖命太子省决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至是以命太孙,太孙亦复佐以宽大。尝请于太祖,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恭闵帝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群臣请以日易月。帝曰:“朕非效古人亮阴不言也,朝则麻冕裳,退则齐衰杖绖,食则饘粥,郊社宗庙如常礼。”遂命定仪以进。丙申,诏文臣五品以上及州县官各举所知,非其人者坐之。六月,省并州县,革冗员。兵部传郎齐泰为本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同参军国事。建文元年春正月癸酉,受朝,不举乐。庚辰,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二月,追尊皇曰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常氏曰孝康皇后。立皇长子文奎为皇太子。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鳏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旌节孝,痿暴骨,蠲荒田租。三月,释莫于先师孔子。罢天下诸司不急务。调北平、永清二卫军于彰德、顺德。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甲午,京师地震,求直言。六月癸丑,盛庸帅舟师败燕兵于浦子口,复战不利。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燕。乙卯,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遣李景隆及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申前约。壬戌,复遣谷王穗、安王楹往。皆不听。甲子,遣使齐蜡书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穗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节选自《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

    [注]①亮阴:帝王居丧。②麻冕裳:粗麻做的冕服。③衰杖绖:穿齐衰(丧服),执棒,系麻带。④饘粥:稠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谷王德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B.谷王穗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C.谷王槐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D.谷王穗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有“《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说法。汉讳武帝名“彻”为通,就是遇到“彻”就写作“通”。

    B.建文,是朱允炆的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有些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一般要更改一下年号。

    C.考妣,古代称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这都是对亡父亡母的美称。

    D.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运输、缉捕、军令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允炆奉守孝道,敬畏祖上之灵。他侍奉患病的父亲两年,昼夜不离开一步;为父亲守丧期间,哀痛憔悴,为此太祖也十分疼惜。

    B.朱允炆治丧祭礼,严格遵守古制。他下诏为太祖守丧三年,严格遵照古礼办事,上朝退朝都穿守孝的冕服,祭祀谨循通常的礼仪。

    C.朱允炆爱惜人才,治官严厉有度。他下诏要五品以上的文官和地方官都要推举有才之人,但是所举荐的人不称职,要追究举荐人的责任。

    D.朱允炆治军不利,导致兵败身亡。在多位将领叛离的形势下,他与燕王朱棣最后决战,众将领叛逃不听调遣,形势不利,葬身火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命太子省决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

    (2)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备考复习,面对庞大的试题训练,我们总希望拥有详解的答案。我们对答案的运用也各有不同:有的照抄答案,以求尽快交差;有的边做试题边看答案,以期所答皆对;有的做完试题后再对答案,以便找出自己的差距。

    然而岁月悠悠,人生漫漫,并非事事都有答案,即使有答案,也未必是“标准”和“详解”。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以“人生的答案”为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