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辽源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它触及的是人的灵魂,所以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 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B. 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学理上得到论证,肇.始.于唐,而宋代实为集大成,此即陈寅恪先生所谓 “新儒家之旧途径”是也。

    C. 中国古典山水诗平淡而隽永,读者透过优雅的意向想象其中的画面和情景,就能领悟意境的含.英.咀. 华.和美妙深远。

    D. 龙游民居苑,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鸡鸣山,依山傍水,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 群.的雕塑精品。

     

  • 2、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词的词牌名是:(     

    A.《满江红》

    B.《浣溪沙》

    C.《蝶恋花》

    D.《临江仙》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几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年发生面积都在1亿亩左右, 非常严峻。

    ②以美国的标准要求中国企业家和富人 苛刻了一些。

    ③最新调查显示,德国五分之一的企业在圣诞节庆祝活动方面表现过于 ,而企业老板说绝不会在培训员工方面 金钱。

    A.形式       不免       吝啬     吝惜

    B.形势       未免       吝啬     吝惜

    C.形式       未免       吝惜     吝啬

    D.形势       不免       吝惜     吝啬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文物走私行为中,走私人员经常使用瞒天过海的走私方式,采用各种手段夹带文物藏品,甚至剖腹藏珠,躲避海关检查。

    ②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山高水长已不能阻碍出行,高铁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

    ③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们“横向”关系没有了,只剩下纵向的呵护甚至溺爱,缺少独立与合作精神,不善于交往,常常在人际关系上不辨菽麦

    ④苏轼的贡献,表现在他“以诗为词”的艺术追求上,他打破了以往诗与词之间的界限,使词与诗得以并驾齐驱,这种革故鼎新之举,带动了健康的、多样化的创作风气。

    ⑤那一丛丛碧绿葱茏的美人蕉,托出朵朵鲜艳夺目的笑颜,红的火红,黄的娇艳,“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看着眼前的美景,思绪却回到战争时代残酷的蹉跎岁月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虽有槁暴   B. 君子生非异也

    C. 以为轮   D. 而闻者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请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

    …………

    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1画线语句中,“翠翠明白了”,但为什么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

    2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一句中,那些人为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

    3祖父的狡猾体现在什么地方?怎样理解狡猾一词的含义?

    4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微子》))

    (2)________________,内屋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江南忆,最忆是杭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其二)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啼叫的声音,因其声高急,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故古诗文中常以此意象来表现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一句,喻清浊杂处,自己与群小共处一朝,“_____”一句则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慨叹自己人生短暂,紧接着“_____”则表达了对大江永恒的向往。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两句,抒情叙事,在离愁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欲速则不达;   。(《论语》)

    (2).君子固穷, 。(《论语》)

    (3).博学之,       ,笃行之。(《礼记》)

    (4)     ,子姑待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左传·秦晋崤之战》)

    (6)   ,用心躁也。(《劝学》)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8)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笳十八拍【注】(节选)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注】《胡笳十八拍》相传是东汉女诗人蔡文姬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叙述了蔡文姬在战乱中被掳、胡地思乡、忍痛别子归汉的悲惨遭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我”对故土的思念:第二句中“莫过我最苦”突出了“我”的愁苦。

    B.诗歌第三句交代了国运衰微、百姓无主的时代背景,第四句交代了“我”被掳至胡地的遭遇。

    C.由诗歌第五、六句可知,胡地与中原在习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在胡地生活得很痛苦。

    D.诗歌前六句侧重于反映“我”的现状,最后两句言及将来,写“我”因归国无望而深感悲伤。

    【2】这首诗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点苍山记

    (明)杨慎

    自余为僇人①,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之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及至叶榆之境,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比入龙尾,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二月辛酉,夜宿海珠寺,候龙关晓月。两山千仞,中虚一峡,如排闼然。落月中悬,其时天在地底。中溪与予各赋一诗。诗成,而月犹不移,真奇观也。壬戌,复行入关,至鹤顶寺,松林荫轩,洱波在席,相与趺坐酌酒,时夕阳已沉西,山缺处犹露日影,红黄一线,本细末宽,自山而下,直射洱波。僧曰:“此即鸳浦夕阳也。余波皆碧,独此处日光涌金,有鸳鸯群浴。今则网罟②大密,此景不常然也。”

    三月乙酉,缘山麓东行一里,至弘圣寺,有浮图高二百尺,考之野史,为隋文帝时建者。癸巳,北渡两涧,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听。由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闻北冈有元世祖驻跸台,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所谓‘晴川秧雨’,者是已,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处无妨。世传观音大士授记而然。”

    己亥,至金榜寺,有崖飞出水面,曰维舟山。徒步而升,见山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呈其伎。予曰:“此非点苍面目乎?微公,几失此奇观矣。”相与订约结社。僮仆于灌莽得一石洞,檐牙户牖,大类人居,中可容二榻,喜不自胜,曰:“此可免结屋之劳矣。”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波纹纭纭。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渔家妇子居焉。生事萧条,身无完衣。

    问其男子何在,曰:“欠,为官家所系。”其情可悲也。又南至赤文岛,瞑色欲来,辞舟登阁。

    (有删改)

    (注)①僇()人:有罪之人。②网罟():渔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波纹纭纭

    B.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波纹纭纭

    C.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波纹纭纭

    D.酌酒相庆/恋恋不能去/旁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怅/恐不能复来/勉从入舟/则波纹纭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中国古代构筑城墙等防御设施并有军队常驻守卫的隘口。古籍中也有称其为塞、关塞、隘塞的。主要由关城、墩台和沟壕等构成。

    B.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可专指和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指的是佛塔。

    C.敕:在古代,指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文中“敕建”的意思就是“皇帝下令建造”。明、清时期也可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训导。

    D.课: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在古代,交税的内容包括赋税、茶税、人头税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总写点苍山胜景,作者从自己遍游名山胜水的经历写起,意在衬托点苍山独特之美。

    B.第2段记述了作者与李中溪先生同游点苍山的经历,两人一天之间游历了“龙关晓月”“鸳浦夕阳”二景。

    C.第3段描写浮图塔、汝南王碑、晴川秧雨三景,作者或考订古迹,或引用传说,增添了山水的文化内涵。

    D.第4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了对点苍山胜景的喜爱与不舍之情,以及对石窟中渔家妇子的悲悯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2)此非点苍真面目乎?微公,几失此奇观矣。

    5《游点苍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均为以“山”为题材的游记散文,但写法上却有不同。阅读这两篇文章,简要概括其不同的写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从“中国排行榜乱象”的角度写—段新闻点评。要求:分析深刻,不少于200宇。

    近日,一份“中国孝心排行榜”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各界热议。该排行榜不仅显示全国30多个省份的孝心指数,更有各省孝心指数详细排名。其中,河南、山东、安徽位列孝心省份前三名,北上津等经济发达城市排名意外靠后,东北三省则排名垫底,一时舆论哗然。据悉,该排行榜作者是某保健品公司员工,其主要根据该保健品在某省销售量的大小来确定一省孝心指数的高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