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诗歌默写。
(1)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2)纤纤擢素手,________。(《迢迢牵牛星》)
(3)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我可以把“五颜六色”一词换成____________,我还会写含有数字的词语__________。
“千千万万”这个词语可以换成___________,我还会写表示数量多的词语___________。
3、加标点。
渔夫皱起眉___他的脸变得严肃___忧虑___嗯___是个问题___他搔搔后脑勺说___嗯___你看怎么办___得把他们抱来___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___哦___我们___我们总能熬过去的___快去___别等他们醒来___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___
你怎么啦___不愿意吗___你怎么啦___桑娜___
你瞧___他们在这里啦___桑娜拉开了帐子___
4、根据情景补充句子。
1、看到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你会这样的宣传口号:“但存方寸地, ”
2、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 ”。
3、中国有句俗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可以为《庄子》中的“ , 。”作注释。
4、雍季说:“先把湖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里就无鱼可捉了。”这就是成语“ ”,它告诉我们的道理。
5、看拼音写词语。
1.在童年的记忆中,一件件漂亮的新 yī shanɡ( ),一声声 chán mínɡ( ),一个个玩具,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2.我与父亲一起散步,路边突然 cuàn chū( )一只小 cì wei( ),我们刚想去看看它的样子,听到动静的小家伙便 shùn jiān( )躲进了路边的林子里。
3.王峰在玩耍时不小心磕到了头,他痛苦地 shēn yín( )着。
6、材料。
十五夜望月
,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本诗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前两句中,没出现一个“月”字,却用“_____”二字,描绘出月色的空明皎洁。本诗最后一句中,一个“___”字,使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诗人的情思与月光一同洒落。我们学过的借“月亮”抒发思念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写前两句诗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的意思是大家都不抬头看月亮,说明月色不美,人们没有兴趣观赏。
B.诗歌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C.诗人表面上写不知秋思落在何处,实际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请你介绍两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赏析古诗。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诗,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半亩方塘比做________,用来突出________________。
4. “源头活水”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所以我们就要在诗句中最后一个字里找,找到那些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5.这首诗押韵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对比阅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是刘禹锡的一组九首诗中的一首,“浪淘沙”是__________。
【2】下面哪句诗和“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意思最相近(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9、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题。
别让别人偷走你的梦
①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自己心中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八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种植园、房屋建筑和场内平面设计图。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沉浸在纵横驰骋、英姿飒爽的牧马场梦境中。
②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上批了一个大红的“差”字,这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
③老师是一个有一点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的中年男子。他平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作文的那份苦劲。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庭,要拥有一个牧马场,需要很多钱买种畜和其他许多东西,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④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⑤一个星期以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你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变我的梦想。”
⑥_____________。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的努力拥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⑦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歉意地说:“蒙迪,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矢志不移,那样的勇敢,从始而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⑧其实,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们极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经济的拮据,往往容易因别人的“好言相劝”而夭折。
⑨记住,别让别人偷走你的梦。
【1】文章中“梦”其实就是《理想》一诗中的_________,本文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六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3】最后一段“记住,别让别人偷走你的梦”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学时代正是多“梦”的季节,这“梦”除了文中所指的,还可以指些什么?怎样才能不让人偷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有过梦想吗?请你谈谈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一句有关“理想”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片段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她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加点的词语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词语写出五壮士跳崖时的奋不顾身。
【3】从“这声音”里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 )的情怀。(多选)
A.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根
B.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C.对死亡的恐惧
【4】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一个好奇的孩子。有一天,家里人突然发现他不见了,全家人焦急地四处寻找。最后爸爸发现 他呆呆地在鸡窝里蹲着呢!“你在这儿干什么呀?”爸爸奇怪地问。“我在孵小鸡呢!”爱迪生认真地回答道。原来前一天,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孵出个小鸡来。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把他拉起来,对他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爱迪生皱起眉头,不满意地问:“为什么母鸡能,我就不能呢?”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奇的孩子,他什么都想知道。
【1】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爱迪生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1】从参议员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林肯是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出现了几次“永远”?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林肯回应参议员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识——( ) 容易——( )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文中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表现了“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而“飞跑”一词,却表达了“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文中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征。
14、课文传真机。
(1)课文按 的顺序,以主人公 的观察视角为明线,用
和 两个具体的事例体现了老狐狸 ,展现了动物之间 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
(2)作者为什么用“金色的脚印”做题目?
15、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以“奔跑在田野上”的情景为背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句子。
心情好: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
(2)把自己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列举的方式写下来,用上分号。
_____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列下句子。
海瑞不畏权势,敢于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无私和无畏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赞叹呢?
(改为陈述句)
(2)文章难道不是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吗?(改为陈述句)
(3)他是严嵩的干儿子,敲诈勒索手段十分狠毒。(感叹句)
(4)严嵩任吏部尚书以后,把持朝政,气焰熏天。(感叹句)
18、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19、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选择其中一个题进行习作)
题一: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选择一个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这个人”可以是帮助过自己的人或对自己有影响的人,也可以是对集体有贡献的人,或者是一个有趣、给人带来快乐的人。
题二:以“未来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习作。充分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
要求:内容清楚具体,详略得当,用语准确,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