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集合,
,则
( )
A.
B.
C.
D.
2、为促进离汉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关于做好离汉人员新冠肺炎检测和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重点人群离汉前按照“应检尽检”原则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离汉人员到达目的地后满足相应条件即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这里的“相应条件”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函数满足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是( )
①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弱,
越接近于1,相关性越弱;
②回归直线过样本点中心
;
③相关指数用来刻画回归的效果,
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不好.
A.0 B.1 C.2 D.3
5、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的观测值为6.635,我们有
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
B.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我们就说某人吸烟,那么他有
的可能患有肺病
C.若从统计量中求出有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是指有
的可能性使得推断出现错误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6、设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若
,则
的值为( )
A.14
B.28
C.36
D.48
7、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8、抛物线上的点到直线
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9、设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集C内的根为
、
,则由
,可得
.类比上述方法:设实系数一元三次方程
在复数集C内的根为
,则
的值为
A.﹣2
B.0
C.2
D.4
10、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
,且满足
,则
A.
B.
C.2
D.-2
11、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1,f(0)=4,则不等式f(x)>+1(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 )
A.(0,+∞) B.(-∞,0)∪(3,+∞)
C.(-∞,0)∪(0,+∞) D.(3,+∞)
12、点与圆
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
C.
D.
13、设复数(
为虚数单位),
,且
,则复数
的模等于( )
A.10 B. C.5 D.
14、已知命题,则命题
为( )
A.
B.
C.
D.
15、若复数 的模为
,则实数
的值为( )
A.1 B. C.
D.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1的右焦点的坐标是______
17、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
18、在复平面内,复数(其中
为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第 象限.
19、已知非零向量,
满足
,且
,则
与
的夹角为____________.
20、已知a>0,则5a+的最小值是____.
21、已知函数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2、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去除所有为1的项,依次构成数列2,3,3,4,6,4,5,10,10,5,…,则此数列前21项的和为_______________.
23、已知,则
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为______.
24、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记载:“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用符号表示为a2+b2=c2(a,b,c∈N*),把a,b,c叫做勾股数.下列给出几组勾股数:3,4,5;5,12,13;7,24,25;9,40,41,以此类推,可猜测第5组勾股数的第二个数是________.
25、在中,
是
中点,则
______
26、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设一盘中装有个粽子,其中豆沙粽
个,肉粽
个,白粽
个,这三种粽子的外观完全相同,从中任意选取
个.
()求三种粽子各取到
个的概率.
()设
表示取到的豆沙粽个数,求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27、已知函数.
(1)若,求a的取值范围;
(2),
,求a的取值范围.
28、由数字1,2,3,4,5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1)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五位数?
(2)其中奇数有多少个?
(3)如果将所有的五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3125是第几个数?说明理由.
29、已知从境外回国的8位同胞中有1位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是否呈阳性来确定是否被感染.下面是两种检测方案:
方案一:逐个检测,直到能确定被感染者为止.
方案二:将8位同胞平均分为2组,将每组成员的核酸混合在一起后随机抽取一组进行检测,若检测呈阳性,则表明被感染者在这4位当中,然后逐个检测,直到确定被感染者为止;若检测呈阴性,则在另外一组中逐个进行检测,直到确定被感染者为止.
(1)根据方案一,求检测次数不多于两次的概率;
(2)若每次核酸检测费用都是100元,设方案二所需检测费用为,求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
30、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
平面
,
为
的中点,
为
的中点.
(1)证明://平面
;
(2)若,四棱锥
的体积为
,求线段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