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清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或格言。

    (1)《七律·长征》中具体描写红军战士奋勇杀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

    (2)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欢畅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的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画线部分改写成四字词语。

    l.他情堵低落、失望懊丧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_________

    2.即使到极远的地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我们也是最好的朋友。(_________

    3.她沉默不语,一句的话也不说地转身走了,一场争执就此结来。(_________

    4.我希望将来可以走遍全国各地,饱览祖国壮丽山河。(_________

  • 3、文言文园地

    (1)(用原文语言填空)。锺子期死了以后,俞伯牙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种做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字。“牛斗,力在角,尾入两间,今乃尾而斗,以。”

    搐:____________     股:____________     掉:____________     谬:____________

    (3)常识积累填空。

    国家对小学生的作业量的要求是: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总量的时间不得超过______分钟。对睡眠的要求是: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得少于______个小时,每天就寝的时间不得晚于______点。

  • 4、我会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3.洪水_____着,木桥_____着,他脸上_____雨水,用沙哑的声音喊道:“大家跟我走!”。

    4.老汉从队伍里_____一个小伙子,狠狠地______了他。

    5.屋外______________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_______,外面_______,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_______

    6.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从何处来。

    7.山洪______,像一群______,从山谷里_______________

  • 5、按要求填空。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你的了解和积累,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兼具众美)的中国戏曲                                     ( )的中国音乐

    ( )的中国舞蹈                                           ( )的中国书法

    ( )的中国绘画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  )

    (2)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  )

    (3)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  )

  • 7、(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1】将上面的两首诗补充完整。

    【2】第(1)首诗中“快走”的意思是_____,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第(1)首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咬”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像______紧紧地抓住岩石,像________紧紧地攀附着岩层断面。

    【5】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几句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并且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品读古诗词。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②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③萧萧:这里形容雨声。④子规:杜鹃鸟。⑤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⑥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老去而悲叹。唱黄鸡,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1】《浣溪沙》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词。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体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大舞台。

    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将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在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质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68%,油类超标率为63%。”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机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统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他强调说:“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渤海将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死海”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毁坏一_____   灾难一_____

    4从加点词语几百万年”“几亿年中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列举的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7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有( )

    A.生态灾难 B.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及滥用化学品 C.自然灾害行

    8文段中本来的意思是___本来强调了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

    9从加点词随意毁坏、不顾后果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你一定感慨万分,请你就此写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5G生活“触手可及”

    材料一  1G到5G的发展

    (注:1G、2G、3G、4G、5G,分别指第一、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材料二  5G的特点

    4G:理论最高下载速度,达到每秒100MB

    5G:数据传输速度可达到每秒10GB(1GB=1024MB),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10部1G高清电影。

    5G时代家中的卫生间、地下车库等网络信号都很强。1平方千米内可以同时有100万个网络连接,生活在人员密集、流量需求大的区域的用户,也能享受到高速网络。

    5G让万物智联成为可能。我们的眼镜、手机、衣服、鞋子都有可能接入网络,成为智能产品。家中的门窗、加湿器、冰箱等都可能进入智能时代,汽车、井盖、垃圾桶、电线杆这些公共设施,也会进行联网工作。

    【1】选择。

    ①5G指的是____

    A.网络 B.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

    C.手机 D.智能设备

    ②从材料二来看,5G具有下面哪些特点?____(多选)

    A.下载速度快 B.资费低

    C.容量大,覆盖面广 D.让万物智联

    【2】仔细阅读材料一,综观1G到5G的发展,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最后的姿势》)

    1眼含热泪说明这个救援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谭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谭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3、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1】从省略号中可以体会到( )

    A.时间过得很快

    B.时间一点点儿过去,桑娜内心十分焦急

    C.钟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D.桑娜此时是忙碌的

    【2】选文对桑娜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3】从选文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桑娜和渔夫有____的品质。

    【4】对“没什么可抱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孩子们是桑娜唯一的牵挂,孩子们的健康让她满足。

    B.桑娜已经适应了这样贫穷的生活,说明了她适应生活的能力强。

    C.生活虽然贫穷,但桑娜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D.桑娜有一颗爱心,无论对谁,都会全心全意地付出。

    【5】现在,桑娜内心牵挂的是什么?

    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第一段中有一个词充分表现了班长做出决定的果断与坚定,这个词就是________,描写战士们态度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2】五位战士准备转移时面前有哪两条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明明知道正在走向绝路,为什么还热血沸腾地“紧跟在班长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词句形容此时的战士们,我会想到________这个词,我会想到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5】第二段中把石头比作_________,说明石头砸下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 16、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老师的指导,我们能够取得成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洛宁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春日,_______________

  • 18、这些哲理,人类怎么可能完全领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反问句)

     

  • 20、改写句子。

    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享受着玩耍的快乐,在玩耍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请以“玩耍”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来写;2.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