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枣核》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通过几颗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游子________的思想感情。
②________被称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东方第一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每年的这一天被人们称为________。我们的国旗是________,国歌是《________》。
④香港在________年7月1日回归祖国。
⑤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希望朝廷重用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望大陆》的作者是________,表达了他________的深情。
⑦《太阳与士兵》让我们看到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累运用。
(1)最早的诗歌总集体是——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世界最高的咸水湖——
(4)《根鸟》的作者是——(国)作家——。
(5)《山大王》的作者是——(国)作家——。
(6)晓看红湿处,——————。
(7)————,淡月失梅花。
(8)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
3、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hǔ pò( )是sōng zhī( )球的化石。
(2)温家宝总理也是一位激情péng pài( )、bó xué( )幽默的诗人。
(3)我们上网交友要提高jǐng tì( ),不要把自己的xiáng xì( )信息提供给陌生人。
(4)据科学家最新研究,扬子鳄生“男”生“女”是由cháo xué( )的fū huà( )温度决定的。
(5)jiào chē( )顶上放货物,这样的chǔn shì( )你看到过吗?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沙暑假期间去乡下的“农家乐”玩了一次,他被农庄生活深深地吸引了,临走前引用孟浩然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农庄主人表示今后还会来。
(2)《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容貌和口音的状态写出了岁月的流逝以及诗人内心的凄凉。
(3)《春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春天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也是本诗的点睛之笔。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只有……才…… 尽管……还是…… 无论……都……
只要……就……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1)邱少云( )牺牲自己,( )破坏革命纪律。
(2)( )你刻苦学习,( )一定能把琴弹好。
(3)( )上课专心听讲,( )能把功课学好。
(4)( )周强今天身体不舒服,他( )坚持来厂里上班。
6、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胧月: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独:_________________
【2】六(1)班同学就这首诗在学习群里展开了讨论,请你指出错误的说法,并说明依据。
我觉得第_____位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7、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把诗句、题目和作者用线连起来。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 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饮酒》 孟浩然
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 《入若耶溪》 王维
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___。 《山居秋暝》 王籍
8、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这首诗中能突出表现松树的坚韧、耐寒苍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处求芳草”一句中的“求”的意思是( )
A. 寻找、寻求 B. 祈求、请求 C. 索取
【4】画波浪线的诗句,描写了松树( )的品格。
A. 喜欢漂亮,做事慢条斯理
B. 在寒风中依然郁郁葱葱、坚强挺拔、不屈不挠
9、课内文段阅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站起来”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开心阅读园。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枝,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鲁迅在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的作品。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爱惜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他常常白天做另外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大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的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两样。”
(1)请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
A.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3)鲁迅珍惜时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在原文中摘抄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再写一句你曾经学过的惜时警句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曲沃县××小学六(1)班开展“了解家乡历史”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山西简称“晋”,曲村天马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曲沃及其周边就是晋国的始封地,是晋国宗庙社稷之所在,是晋之源头。
晋国博物馆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晋国第七代国君晋献侯陪祀车马坑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时期,同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坑,而且是真车真马,它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作战的实物。
车马坑为东西走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深4.8米,东部为马,西部为车,中间有一道0.45米宽的隔梁。
马坑中的马匹放置凌乱,相互叠压,据统计至少有105匹马,马骨呈现出剧烈挣扎的迹象,有些马腿有捆绑的痕迹,有些马身有箭头,可以判断是活马殉葬。这些马体格小,耐力强,适合长途跋涉、作战,专家考证为蒙古马。车坑共出土48辆车,分六列摆放,共四种类型,前两列为战车,称之为“装甲车”。其中有几辆车厢外围带有青铜甲片,铜甲片像古代戎服的铠甲一样整齐密集的编排在车厢左、右和后栏上。中间两列是彩绘车,是晋侯的礼仪用车。车舆的厢板和车门外,用黑、红、绿三种髹漆,绘出精美图案,再现西周时期贵族的奢华生活。还有辎重车,车厢较大,用以运送武器粮草。生活用车,是贵族出门乘坐的普通车型。两周时期,车是一种特权,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阶层能享受到乘车的待遇。车均为木质结构,经过2800多年在地下的腐蚀,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轮廓,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晋国时期车辆再现于人们眼前。
(材料二)
景点地址
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晋国博物馆
疫情期间开始售票、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3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现时票价
门票:每张50元/人
讲解费:60元起/批
订票电话:0357-4385388
优待政策
老人: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门票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免门票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门票
军人:凭军官证,免门票
补充说明:本地游客凭曲沃身份证、户口本享受优惠票价10元。
【1】在活动中,小明负责在本组同学参观博物馆活动中向同学们介绍“晋献侯陪祀车马坑”遗址,他重点阅读了材料_______,计划从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2】他们小组同学们计划1月10日(周日)午饭后,乘车去参观晋国博物馆,
李龙负责订票,他需要阅读材料________,每位同学需要准备门票钱_____元,同时需要带上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
13、课文综合回顾。
(1)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课文中第__________次出现“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残疾青年这样说的目的是既是暗示碧云__________,更是说给“我”听的,目的是__________。残疾青年在给妹妹说这句话时语带双关,“那匹马”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__,“饿坏了”则是指__________。
(2)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残疾青年为了让“我” ,谎称 ,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善良与宽厚;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
,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父亲的善良;碧云理解哥哥的想法,帮助哥哥 ,可以看出她很善解人意……我们怎能不为这些美好的心灵而感动呢?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灵鸟在树上叫。(写成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大观园
1.新冠病毒被勇敢的白衣战士打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列下句子。
海瑞不畏权势,敢于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无私和无畏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赞叹呢?
(改为陈述句)
(2)文章难道不是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吗?(改为陈述句)
(3)他是严嵩的干儿子,敲诈勒索手段十分狠毒。(感叹句)
(4)严嵩任吏部尚书以后,把持朝政,气焰熏天。(感叹句)
20、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有谁见过这样劳苦、这样简朴的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有 真好
提示: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语安慰你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真好”是目之所及的美,“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两件事体现“真好”,围绕中心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感情真挚。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