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龙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我爱查字典,准能填正确。

     “搏击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搏斗;对打。②扑上去抓。③跳动。在搏击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

  • 2、汉字小魔术(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用____(   )  瓜____(   )

    用____(   )  瓜____(   )

     

  • 3、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识人物。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_________的伯牙,_________的贝多芬,_________的鲁迅。

  • 5、根据语境将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

    1.它们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2.大街小巷里,色彩错杂灿烂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外衣。(

    3.甲虫音乐家们精力全部集中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综合运用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读到这首诗,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宋朝的李纲说:“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代一代爱国人士像陆游感叹的那样“位卑_______”。为了保家卫国,英勇的革命者前赴后继,“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和平时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刻缅怀先烈,为建设新中国,在各自岗位上鞠躬尽瘁。

    【2】信息整合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和《长征》中“___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的是同一个历史事实。

    【3】分类整理

    除了《长征》这首诗,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诗词?从中选两句你印象深刻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除了这首诗中写到的各种艰难,你还知道长征中,红军将士们遇到的哪些艰难?请选一个,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_____日,到2019年是建国_____周年。

  • 7、课内阅读。

    望大陆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故乡;

    (  )不可见兮,永不(  )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大陆;

    (  )不可见兮,只有(  )

    (   )(   )

    山之上,国有殇!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望大陆》的作者是()

    A.于右任 B.杜甫

    3.本文以(  )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充满着浓郁(  )、期盼回归的眼睛。

    4.想一想,诗人为什么在第一、二两小节写到要望我大陆”“望我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1.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能说出另外两位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吗?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营救周运兰

    1998年7月24日晚上,安乡县安造垸突然被凶猛的洪水冲溃。小天才幼儿园就位于kuì  guì)口的地方,周运兰老师领着30多个孩子迅速撤到了楼上。不久,长沙警备区的冲锋舟劈波折浪开过来,解放军将孩子一船一船救上岸,最后只留下周运兰。洪水越来越急,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旋涡,前来营救的冲锋舟被浊浪掀翻,派来的另一艘船也被卷进了旋涡。

    楼房倒了,周运兰被急流冲走,可她奇迹般地抓住机会,jìng  qíng)住了另一幢楼房。她孤身一人,只听见洪水发出猛兽般的咆哮,只看到附近的房屋在一栋一栋地坍塌。

    周老师被困的消息揪着人们的心。湖南省委和省军区的领导下达了命令:“绝不容许在洪水中留下一个人!”空军派来了直升飞机。可是,风大雨急,建筑物摇摇欲坠,直升机不能接近。

    一个又一个营救方案都没有zòu  còu)效。26日晚,已经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周运兰陷入绝境。她思念两岁的女儿,思念正在大堤上抢险的丈夫,她不愿离开这个世界,不愿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

    7月26日晚,抢救周运兰方案会商在前线救护指挥部紧急进行。解放军某舟桥团接受了任务:“营救周老师,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周运兰所困的建筑物离溃口处第一栋建筑物之间有七栋楼房,构成斜坡梯形,楼与楼之间相隔30至50米。舟桥团首长经亲自查看,决定以七栋建筑物为支撑点,通过分段漂流,用缆绳连接建筑物的办法去营救。

    7月27日,舟桥团几名水性好的共产党员组成了“敢死队”。舟桥团首长担任现场指挥。

    营救行动开始了。敢死队员们带着绳索登上了一号楼。接着,通过绳索越过急流,漂到二号楼。当他们向三号目标进军时,被一排恶浪压在水下。经过两个小时的生死搏斗,终于攀上了周运兰所在的七号楼。

    没吃没喝,等待三天三夜的周运兰哭了,敢死队队员也哭了。

    敢死队队长李长志毫不犹豫地将救生衣脱下替周运兰穿上。带着体温的救生衣温暖着周运兰。水急浪高,处处是xuán  xuàn)涡。李长志背起周老师,由唐学荣扶持着,沿着楼与楼之间的生今之绳,艰难地在沉浮中前进。李长志体力不支了,唐学荣顶了上去。无论绳索怎样飘荡,无论手心中的血泡怎样疼痛,郑海彬总是紧紧拉住生命之绳。经过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周运兰终于得救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中的“敢死队”指___________,这里使用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A.表示讽刺   B.标示语段中有特殊含义而需特别指出的成分

    C.表示直接引用   D.表示需要强调说明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描写的?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说解放军战土是“最可爱的人”,读了这篇短文,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试题

    材料一:某市学龄儿童生活习惯调查统计表

    材料二: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病正在低龄化,逐渐成为威胁城市少年健康的突出问题,15至17岁少年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学龄前儿童血脂异常率为2.2%,13至17岁少年糖尿病患病率为3.6%。包括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一系列代谢异常指标的“代谢综合症”控制中,有64.1%的孩子至少有一项指标异常。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为因果关系。

    B.主动锻炼和健康饮食的学龄儿童并不多。

    C.这个城市学龄儿童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D.从材料上来看,一些成年慢性传染病正在低龄化。

    【2】针对以上材料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请你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语段阅读

    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解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深奥——(    )   详细——(    )

    清楚——(    严肃——(    )

    3我”当时“清清楚楚”看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脸上的表情变得那么严肃是因为(  )

    A伯父觉得那位车夫很可怜

    B伯父觉得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很苦恼

    C伯父为自己无法解除穷苦人民的痛苦而苦闷

    5最后一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__________的憎恨和对____________的极大同情

     

  •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珍惜粮食守护“舌尖上的文明”

    如今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材料一]未雨绸缪,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2020年是世界的新冠疫情年,而2020年后的若干年,将会是世界粮食安全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后,一些粮食出口国宣布限制粮食出口,比如俄罗斯农业部长在7月初宣布:计划将俄罗斯“粮食出口配额制”常态化。很多国家元首倡议国民节省开支,节约粮食,以平稳度过后疫情时代。

    因为大家都意识到,百年不遇的“特大疫情”,必然影响全球粮食的生产、收莰、加工、存储、交易和运输。再加上蝗灾和洪涝灾害,2020年乃至未来几年,全球粮化紧缺、涨价已成必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更显迫切。据估算,在消费环节,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现在,我们确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要有危机意识,仓廪充实不是挥霍浪费的理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必须传承发扬下去。同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材料二]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从种下一粒麦,到吃到嘴里的馒头,这个过程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有数据显示,一粒米从春耕到收粮入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一粒米、一个馒头都是劳动者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材料三]某大学学生“光盘行动”调查结果图:

    是否了解光盘行动

    是否会吃完

    浪费粮食的原因

    了解

    43.18%

    能全吃完

    67.09%

    饭菜不好吃

    48.94%

    听说过

    52.27%

    能吃一半

    31.91%

    点餐过多吃不完

    36.17%

    不了解

    4.55%

    少吃或完全不吃

    1%

    其他原因

    14.89%

    [材料四]文明消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截至目前,全国至少有27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或消费者协会发出倡议书,倡议企业及消费者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在各省倡议书中,提倡节约,提倡小份菜、半份菜和提供打包是强调的重点。

    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活动也是积极响应:

    石岐佬中山菜馆创办人张伟雄:客人在多点菜的时候我们会提醒,吃不完的东西希望打包带走,并且我们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光盘可以换水果。

    某大学食堂王主厨:我们通过菜品创新,改进烹饪工艺,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减少浪费。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各地各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工作举措,不走形式主义,真正形成制止校园浪费的有效机制,让勤俭节约成为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1】文中“舌尖上的文明”指的是( )

    A.不乱吃零食

    B.不浪费粮食

    C.不说脏话

    D.不吃稀有动物

    【2】以下说法和文章内容相符的是( )

    A.一粒米从春耕到成品包装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B.某大学学生“光盘行动”调查中,只有少部分人不能“光盘”,其中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是点餐过多吃不完。

    C.全国至少有27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消费者协会向企业及消费者发出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的倡议。

    D.疫情在全球爆发后,俄国等一些粮食出口国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很多国家元首倡议国民节省开支,节约粮食,以平稳度过后疫情时代。

    【3】为什么要提倡“珍惜粮食,守护舌尖上的文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某大学“光盘行动”调查结果图,请结合文本为食堂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活动支支招?(至少写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的号召,某学校要求每生每天饭后手持光盘,背诵《用餐礼仪歌》,由家长拍摄视频发至朋友圈打卡,并在班级群中提交截图,你认为这种行为可取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走进书屋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  )多(  )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幕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不可磨灭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 )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荧光幕前的观赏( )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变得多彩多姿,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我们再也不必囊萤夜读”“手不释卷,而能够在欢笑里、蹦跳中增长知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浸浴在读书之乐,乐融融;读书之乐,乐陶陶的境界里。

    1为文中的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选择正确答案。短文作者的主张是( ):

    不看电视了,只是读书 。

    大部分时间看电视,少阅读一点书。

    少看电视,多读书。

    3短文为什么以走进书屋里去为题?

     

     

    4作者把阅读书籍和荧光屏前观赏分别比做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5我们今后该怎样对待看电视、漫画书和阅读书籍的问题?请发表你的见解。

     

     

     

  •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解释下列词语。

      食不下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去世,作者的感受如何?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这个愿望是指(  )。

      A.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

      B.作者希望母亲存活于世的愿望

      C.作者想以死随母亲于地下的愿望

    (4).你是怎样理解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支书在瓢泼大雨的夜晚镇定地指挥村民过木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2)张华站起来说:我要去做作业了。(改为转述句)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4)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认输。(改为肯定句)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6)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 19、老人说,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课文明显包含两组相对立的景象:一组是鲜花、绿草、果树、小鸟的歌唱;另一组是大雪、北风、冰雹。它们分别代表孩子的欢乐生活和巨人孤独冷漠的生活,这种形象的对比使作者在童话中所要阐明的哲理更为鲜明。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一个小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