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汉字。
(1)这天气太zāo gāo( )了,小山庄马上就要被páo xiào( )的洪水给吞噬了。
(2)他一个人望着汹涌péng pài( )的海浪发呆。
(3)从太空看,地球是一颗jīng yíng( )的蓝色球体。
(4)整件事错综复杂,他的心情变得jǔ sàng( )起来。
(5)前院有块小土地,已经开满了鲜花,绿色的tái xiǎn( )镶嵌着铺着鹅卵石的小路,显得整个庭院特别yōu jìng( )而yǎ zhì( )。
2、辨字组词
俯( ) 暴( ) 区( ) 考( )
府( ) 瀑( ) 躯( ) 烤( )
3、初读课文,我了解到: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这里 、 、 、 。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第二小节是_______结构,写出了________。总起句是____________。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的生长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动物的生长。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词句写出了看出它们长得特别快。
3.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这句俗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北方农家的谚语“六月六,看谷秀。”揭示的自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竹节人》时,如果要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一任务,须特别注意文中写“我们”投入地_______,_______的部分。
(2)《故宫博物馆》中的材料一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_______。全文按_______的结构进行介绍,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_______向_______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_______部分,后介绍_______部分。
(3)《春日》中富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4)《宇宙生命之谜》告诉我们,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_______;地球之外_______,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6、阅读下面两首诗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___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唐)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 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
2.第一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李凝居处的 ,暗示出了他隐者的身份。
3.第二句诗中“僧敲月下门”是 以 衬。
4.最后一句诗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不负言”表示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推敲”一词的典故源于诗句: 。
8、阅读理解。
梅 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和小鸟最相亲爱
冰心
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呵!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知更鸟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立,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我因找不出它们的中国名字,只得阙疑(把疑难问题留着,不下判断)。早起朝日来出,已满山满谷的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欹枕倾听,使人心魄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这样的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地叫!累得它母亲飞去飞回的忙碌。渐渐地长大了,它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珊地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的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的过去,啾啾地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却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的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己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父母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常常来看它们的父母的。
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合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因为它们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1)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欹枕倾听”中的“欹”字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倾斜;歪;②相当于“啊”;③叹词,表示赞美。在本文,应选________种解释。
(2)概括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3)“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是因为________。
(4)画出表现作者瞥见小蜂雀时神情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5)课文最后说“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0、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这个可怜的老实人”是指______,他感恩“我”的原因是________
【2】小逊同学整理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情节,请帮他找出不是该书内容的一项( )
A.遇到风暴触礁,漂流到孤岛上。
B.发现一群野人曾来岛上举行过人肉宴。
C.船搁浅,遇到土著人的攻击。
D.帮助船长制服叛乱的水手,夺回船只。
11、听雨(节选)
彭俐
①下雨了。院子里的葡萄架,变成了弹奏《十面埋伏》的琵琶。( ),雨点打在密密麻麻巴掌大的绿叶上,节奏分明,乐感不错。一串串绿宝石似的奶葡萄,更显得晶莹可爱,只等着雨停时我踩着凳子去摘。
②一转眼,雨水就快漫上高出地面的石子甬路,美人蕉早已哭成了泪人。粉红色的花朵也破了妆,脸上红一道、白一道、粉一道的,好像戴上了铜锤花脸的面具。脚上穿着木屐的小女孩儿,旋风似的刮过,她的裙子飘散成一朵盛开的喇叭花。我的脸紧贴着窗玻璃对她大叫大喊,可惜她什么也没有听到,或是听到了也来不及回答。
③唉,该着让我坐在窗前傻呆呆地听雨。雨,要是总下个不停,并且老是一个节奏,那可就烦人了,就像老师带我们念又长又啰嗦的课文。但我就是舍不得离开窗户,看不够越积越多的雨水形成水洼,小雨点们从天空里向下扎猛子,( ),溅起了水花。我那只刚刚漂走的小纸船,差一点儿就被打翻。
④雨,好像是越下越大了。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落到地上,发出( )的声响。于是,在单调的琵琶独奏里,仿佛又加入了伴奏的扬琴,乐声立时变得更加洪大起来。我不留心乐章,只是怀着恶作剧的心理,渴望雨水早一点儿彻底吞没甬路,并漫过门前的石阶,最好能够灌进屋子里来,那样的话,大人不就炸窝了吗?我不喜欢总是一副沉稳表情,好像欢乐与他们从不搭界似的长者,便自然而然地想看看他们惊慌时的样子。
⑤天公不作美。尽管雨下了不知有几个时辰,但水界线却总是站在大人们一边,不越雷池一步,我终于没有看到大人们大呼小叫的样子。
⑥我的家从城外搬到了城里,没有了葡萄架,没有了美人蕉,也没有了少年时听雨的浮躁、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卧病在床,正当百无聊赖、寂寞难耐时,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像相交多年的友人一样如期而至。
⑦雨声,缠绵而凄恻,宛如提琴曲《少女的祈祷》。它低吟浅唱而不喧哗,好像知道,病中人需要抔境的安适和心灵的安慰。( )……我侧耳倾听着雨的脚步声,感谢她专程来探望我。雨水,依然从房檐上滑落,但它们飞落的样子轻盈而柔美,从容而不急迫。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天公不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无聊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时听雨,则是另一种情怀”,这句话应插在第____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____自然段之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词语是作者听到的雨声,请填入文中合适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哗啦啦,哗啦啦 ②噼啪啪,噼啪啪 ③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④扑通,扑通
【4】比较第④和第⑦自然段的不同之处,用简洁的语言完成表格的填写。
自然段 | 雨声特点 | 听雨联想 | 听雨感受 |
④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⑦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12、阅读文回答问题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阅读短文,说说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________和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① ;
② ;
③ 。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讽刺和否定
D. 表示突出强调
【5】针对这种现象,你想对广大农民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的智慧
人们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体上的一部分而已。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考,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创造出这样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这样看来,人类就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的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1】大自然的智慧主要体现在( )。(多选)
A.大自然创造了苍蝇蚊子、鲜花绿草、星空和灰尘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B.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C.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D.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2】第4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短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应该顺应大自然而不是去征服大自然,因为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B.人类富有智慧是因为人类会思考,能理解想象,有意识,这是大自然所不能企及的。
C.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
D.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4】短文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近一米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人,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中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桥》
【1】语句赏析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从小说人物刻画方面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桥”为题,好在哪里,请指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写一个“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请你选择一位教过你的老师,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表达你的怀念与尊敬之情。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