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达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的《史记》长于记人,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项羽、刘邦、诸葛亮、周亚夫等。

    B. “唐宋八大家”都以散文而著称,如柳宗元有永州八记、范仲淹有《岳阳楼记》、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记承天寺夜游》。

    C. 印度诗人泰戈尔著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他的诗歌是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D. 《呐喊》《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就分别出自这两本书。

  •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大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多媒体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B. 金秋十月,常德市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

    C. 有人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的嫌疑;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D. 进入新年,塔里木河两岸出现了雾淞奇景,胡杨、红柳等沙漠植物披上了洁白的冬衣,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多姿,十分壮观。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举目回望,那一个个奔忙而坚定的身影,那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孔,顷刻间汇聚成一往无前的钢铁洪流,是无数血肉之躯筑起抵御疫情的新的长城。

    B.这堂课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祖国广茂大地,汲取生命的养料,感悟奋斗的真谛,真切感受祖国的命运与自己休戚相关。

    C.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上,他的一番高谈阔论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许。

    D.许多院士表示,医生不仅要有妙手回春的本领,更要有医者仁心的大爱。

  •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炒勺       喧哗       忌炜       骂骂咧咧

    B.账房       贪婪       富裕       吃喝嫖赌

    C.鼎盛       转悠       支吾       爱答不理

    D.侦缉       捣蛋       凄惨       狗仗人势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谢御史

    (【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②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②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先生大怒________________   (2)先生文章一时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敢__________________   (4)他事削其籍以归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宠奴常乘和车出   卷石底处(《小石潭记》)

    B. 巡城遇   至市(《郑人买履》)

    C. 遂焚烧车   真无马耶(《马说》)

    D. 遍游江浙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翻译句子。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治水必躬亲》)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了谢御史什么品格?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贬谪、罢官后寓居鄂州登南楼时所作。②凉,清凉,佛家常用语,指摆脱一切憎爱之念而达到的无烦恼境界。③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④恨,遗憾。⑤梦想:想念。

    (1)黄诗中“芰荷香、清风”所写之意与孟诗中“__________”所写之意相同。

    (2)结合两诗内容,比较分析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为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学校举办了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补写长征对联】

    (1)请根据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行长征甘洒热血

    下联:  

    【活动二:理解长征的精神】

    (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什么是长征精神。

    材料一: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地,指导员让炊事班长留下照顾三个得了肠胃炎的同志,一起走在后面。在仅有的粮食吃完之后,班长用一根缝衣针钓鱼,让三个同志吃上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自己却嚼草根,吃剩下的鱼骨头。眼看就要走出草地,班长却饿晕过去,牺牲在了长征路上。

    材料二:一位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有告诉战友们,装成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将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每人自愿分了一点干粮给她。

     

    【活动三:弘扬长征精神】

    (3)主题活动中,有点同学提出,如今生活幸福了,长征精神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了,没有必要学习长征精神。请你结合实际,对这位同学的看法予以纠正。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是在危难关头承担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是一位豁达的词人,在逆境中也常常保留着积极的心态。如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__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仕途坎坷,却仍不失报效朝廷的赤诚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①《列子》记载,楚国钓鱼高手詹何,他的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渔竿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不用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而他的钓鱼线没断,鱼钩也没直,连渔竿也没弯。楚王听后很好奇,问他诀窍。詹何回答:“当臣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是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物饵,犹沉埃聚沫,吞之不疑。”

    ②詹何能够创造出如此大的奇迹,靠的是专注精神。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客观等诸多方面,可专注是必备的心态。专注是一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你做事专注,成功离你就不会远。

    ③人生有限,不可能每件事都去尝试,更不可能在每方面都取得成功。现实生活中,不乏聪明才智之人,有的甚至智力超群,但是他们总爱在做一件事时却想着另一件事。他们有太多的爱好、欲望和想法,唯独缺少专注精神。若要有所成就,就应培养自己专注的习惯,不管身边多么喧闹,静下神来,心无旁骛,专心处理好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④专注造就成功。沃伦•哈特格伦很小就做了一名挖沙工人。挖沙工作是漫长又辛苦的工作,这让沃伦•哈特格伦下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从1969年开始,他每天收集150个标本,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终于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同时,他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病的药物。他因此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⑤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倘若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就整整做了16个小时。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都在做一些事,不同的是,在于他们做很多很多的事,而我却只做一件。如果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一样会取得成功。”他的1000多个发明,涉及光、电、磁等诸多方面,他像是一个“通才”。但他的“通”,是建立在每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发明基础上的。反之,就什么发明都搞不出来。

    ⑥孔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专注之人,确定目标后,能够凝神聚气,心不妄动,执著如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使自己的能量发挥至极限。即便遭受挫折、遇到诱惑,也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试分析第①段引用的故事的作用。

    3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下列名言不能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B.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C.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D. 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朗读有助于记忆吗

    徐航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短时记忆和  

    ④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⑤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⑥一般而言,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不过,要实现终生不忘,还需要不断重复,及时巩固,而不要等到已经崩溃后再去修补。

    ⑦关于如何改善自己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

    ⑧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⑨组织有效的复习也是加深记忆的主要途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个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左右。因此,保证良好的记忆需要及时的复习。另外,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要好,也就是每天三次花费10分钟复习的效果比每天花费30分钟复习一次的效果要好。

    ⑩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关于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5期,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在第③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其他两种记忆的类型。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选文第①段末尾的两个问句,能引起读者思考,领起下文。

    B. 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则很少混淆。

    C.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

    D. 改善记忆力,除了朗读以外,还有一些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等。

  • 11、阅读现代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孤独的老乡

    文/夏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⑲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⑳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后面括号中的问题。

    ⑴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汪”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⑵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3文中小吴找到了老乡吗?为什么?

    4请结合文章分析小吴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_________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主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