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2、让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 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B.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HIV
C.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呼吸。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解后大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小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中间产物丙酮酸与水结合会生成二氧化碳
C.中间产物[H]与氧气结合会释放出大量能量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场所相同
4、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 )
A.充沛的降水
B.肥沃的土壤
C.连片的麦田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
5、2019年中国绿发会就《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修订提出了诸多建议,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会人员提出要让循环经济之“圆”(如图所示)转起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B.循环经济系统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玉米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让循环经济之“圆”转起来的实质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循环经济可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和能量利用率
6、大规模饲养草食性动物的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粪便,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用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B.牧草的绿色吸引草食动物和粪便气味吸引蜣螂都属化学信息传递
C.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能通过粪便被蜣螂摄入体内
D.蜣螂的活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目前已退耕还湿46万多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做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
B.随着退耕还湿的推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是由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发生了适应性变异更加适应环境的结果
C.水府庙湿地公园中的刁子鱼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D.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数量更多
8、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筛选问题,以下筛选不能够成功的是( )
A.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B.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C.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
D.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9、下图表示人体内“脑—脾神经轴”的调节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脑—脾神经轴”调节机制能对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B.若T淋巴细胞中乙酰胆碱受体基因表达量下降,可影响抗体生成。
C.适度压力刺激使“脑—脾神经”兴奋性提高,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D.乙酰胆碱在该调节过程中作为神经递质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10、下列物质中,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钙离子③神经递质④尿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和它生活的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B.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主要场所
D.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内液减少
12、设计制作小生态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应该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应该经常向小生态瓶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C.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D.小生态瓶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3、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以及岩石体积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D.图中岩石体积的变化与植物的演替没有关系
14、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
A.12
B.17
C.18
D.23
15、大豆中高茎P对矮茎p为显性,黄花Q对白花q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则Ppqq与PpQq杂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纯合子的比例依次是( )
A.2种 1/4
B.3种 1/6
C.4种 1/4
D.6种 3/4
16、下列关于细胞中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B.联会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四分体
C.联会时期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3个四分体
17、生根粉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下列有关探究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时处理时间不同但深度相同
B.取某浓度生根粉溶液2.5mL加入25mL无菌水中可稀释10倍
C.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生根粉溶液浓度对生根的数目的影响
D.正式实验与预实验相比更能体现生根粉作用的两重性
18、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19、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A.核仁
B.核基质
C.核被膜
D.核孔复合体
20、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
21、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22、据调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 )
A.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改变
B.演替速度变慢,演替的方向未变
C.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改变
D.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未变
23、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某示范养殖基地利用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借腹生子”,同期移植接种了150枚的纯种胚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安格斯牛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
B.对本地黄牛要采取超数排卵技术
C.“借腹生子”可以充分发挥红安格斯牛的繁殖潜力
D.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
24、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25、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贮藏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存在细胞的油体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下图所示:
(1)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脂肪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脂肪是更好的__________物质,其原因之一是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___________。
(2)为了观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可用苏丹IV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3)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导致该过程中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填“C”“H”或“O”)。真叶长出之后不久,干重逐渐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6、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一批敲除调控生物节律关键基因BMAL1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作为抗失眠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由单链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组成,其中sgRNA的碱基序列可以人为任意设计,当其与靶DNA上某序列发生局部互相结合时,Cas9蛋白就可以切断此处的DNA序列。由此可推测该系统中Cas9蛋白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一般来说,在对不同DNA进行基因编辑时,应使用Cas9蛋白和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向导RNA进行基因的相关编辑。
(2)在构建BMALI基因敲除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时,应通过____________技术将CR1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导入到猕猴的受精卵中,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检测是否成功地敲除了猕猴的BMALI基因。
(3)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尚有很名问题需要解决,有时存在编辑对象出错而造成“脱靶”,从而破坏了其他正常的基因。试分析“脱靶”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7、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下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黄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产生小牛的几个途径中,属于无性繁殖途径的有应用________(填数字)。
(2)人工授精时,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在_________,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在应用2中进行冲卵操作,则该操作的生理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采取体外受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将优良公牛的精子收集后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A~D中属于原始性腺细胞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5)应用4中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做DNA分析性别鉴定时需要取样_________部位。
28、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在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中,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__原理。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____________,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____。
29、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酚类化合物W,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号召,该厂欲将化合物W分解成无害的物质后再进行排放。现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W的微生物。相关实验及结果如下:
Ⅰ号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均菌落数156个
Ⅱ号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W(10g/L)→平均菌落数95个
Ⅲ号培养基:硝酸钾(3g/L),氯化钙(8g/L),W(10g/L),水,其他无机盐(适量)→平均菌落数34个。
(1)为了对微生物进行计数,Ⅲ号培养基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在制备培养基倒平板之前还需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
(2)若要选出能分解W的微生物,可从____________号培养基中挑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所使用的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分析Ⅱ号培养基所得菌落数少于Ⅰ号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0、下图甲是某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图乙表示该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乙中BC段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答出两点),DE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
(3)若图甲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则还缺少处于_____期的细胞简图,图甲中B、C细胞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段。
(4)研究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图甲中的________(填“A”“B”“C”或“D”)。
31、下图为某种热带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植物的根尖细胞中,不具有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_(填字母)。结构A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是_________(填名称)。
(2)结构D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结构F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蛋白的形成与分泌蛋白形成的过程相似,则其合成和运输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表示)。
(4)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物质但正常的细胞中却不会出现此现象。原因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系统能使酚氧化酶与酚类化合物“分类存放”。
(5)“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可能是由古代真核细胞吞噬的某种好氧细菌演变而来。主要证据有:线粒体和细菌中都含有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线粒体DNA与细菌拟核DNA都为______________(填“环状”或“线状”)等。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拟用小麦种子、温箱、培养皿、移液管、滤纸、尺、蒸馏水、10 mg/L 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以及0.1%升汞(表面消毒剂)等完成相关研究。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______、_________等有关,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萌发的种子,对根、芽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2)请补充完整下面的方法步骤:
①取小麦种子,用0.1%升汞消毒适宜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若干次,置于22 ℃温箱中催芽2 天。
②取培养皿若干套,并编号。向1号培养皿中移入10 mg/L 2,4-D 溶液10 mL,然后移出1 mL到2号培养皿中,加9 mL蒸馏水并混匀,如此稀释至6号培养皿(浓度为0.0001 mg/L)。除之前的这6组培养皿外,还需另设一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各培养皿中放置一滤纸圆片,选取萌发的种子10粒,合理排放于培养皿中,盖上皿盖,放在22 ℃温箱中黑暗培养3d。
④测量并记录___________。
(3)2,4-D的调节效应一般用一定时间内器官长度的增长百分率(%)来表示。计算增长百分率(%)需要获得的参数除了实验结束后的实验组长度以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
(4)请将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用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假设对根、芽的最适促进浓度分别是0.001 mg/L和0.1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