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语,是一个社会的“口头禅”,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下列流行语按时间先后出现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硬道理”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③“申奥”、“入世”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3、下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
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4、下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5、老战士李继德说:“我看见他已经爬到地堡下,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堵上了枪眼子。”“他”指
A. 邱少云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黄继光
6、明后期,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主要和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关( ▲ )
A. 农业的发展 B. 手工业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7、依据小明同学整理的如图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推断出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8、下列词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9、历史上以下的改革或措施,未涉及土地所有制变化的是( )
A.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B.日本大化改新把土地收归国有,六年授田一次
C.太平天国颁布实施《天朝田亩制度》
D.20世纪后期中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其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A.杨根思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毛岸英
1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 王进喜 B. 黄继光
C. 焦裕禄 D. 雷锋
12、19世纪中期,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以内。”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多次上演“强权即公理”的荒诞剧。以下国际会议中,没有出现上述局面的是
A. 巴黎和会
B. 雅尔塔会议
C. 万隆会议
D. 华盛顿会议
13、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4、观察下表,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 所有制经济所占比例(%) |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三大改造
15、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0.9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数占全国数的99.5﹪.这一成就取决于哪一法律的颁布(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6、土地改革后,分到田地的农民在地桩上写下这样的诗句:“春雷一声平地起,斗倒地主分田地。农民翻身心欢喜,感谢恩人毛主席。”这说明土地改革后
A.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B.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我国走向伟大复兴
1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限制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B.实行平均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不实行经营责任制
18、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九一三事件”
B. 刘少奇冤案被平反
C. 毛泽东与世长辞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港澳回归后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主权归属
C. 经济制度
D. 生活方式
20、六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坐外购的波音飞机出访,跟孩子们交流了共同的愿望,就是我们要研制属于我们中国的飞机.我国试制成功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在
A.土地改革期间
B.文革期间
C.“一五”期间
D.改革开放期间
21、______年12月,在经过15年的谈判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保家卫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25、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7、“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8、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9、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30、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31、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2、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右图人物的什么成就,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3、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重大会议?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2)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领导,江泽民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了哪些思想?
(3)科学发展观是在那一次会议中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重要思想概念?
34、 材料: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要求、新目标,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突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指导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2)材料中“中国梦”包含的内容有哪些?要实现它必须走什么道路?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什么矛盾?
(4)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应怎样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5)各位同学,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