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给下列一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3、2020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对毛南族发生的巨大变化,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C.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我国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4、历史剧《武则天》的作者是
A. 徐志摩
B. 郭沫若
C. 鲁迅
D. 茅盾
5、1979年6月23日,华国锋在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讨论会时表示:中央、国务院下决心,想给广东一点特殊的政策,和别的省不同,自主权大些。广东获得的“特殊的政策”是指
A.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一国两制”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允许建立深圳、厦门经济特区
6、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
A.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初 B. 中国共产党“八大”以后
C. 经济特区建立后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7、2012年9月我国建成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山东舰 B.辽宁舰 C.浙江舰 D.广州舰
8、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A.“求同存异”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原则
9、从1982年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到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形成
C.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化
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0、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11、下列选项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
12、它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它”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三步走”战略部署
D.五大发展理念
13、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 尼克松访华
C. 中美正式建交 D.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4、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政治、经济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共同特点。下列我国人民从进入20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演变不正确的是( )
A.官员着翎顶补服→人们着中山装、西装等新式礼服→老百姓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服装
B.老百姓饮食:食物匮乏、单调→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C.人们只有在城市看到电影和报纸→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发布信息
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从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到乘火车远行,再到可以经常乘坐飞机
15、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经济空前活跃,人才流动也空前活跃,仅1992年7月,《人民日报》等十多家报纸刊登重金招聘人才广告185个。这充分说明
A.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完全建立
B.国有企业改革开始正式启动
C.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党的十五大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
17、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特撰文针对最近几年的少数民族电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当前的少数民族电影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创作,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并呈现出新发展、新格局的态势。针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哪些关键词符合史实( )
①民族区域自治
②民主改革
③雷锋
④西部大开发
⑤经济特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18、下面几个人名和当时历史事件紧密结合,按照出生时发生的事件为依据取得姓名。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把他们的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① 李文革
② 程跃进
③ 张建国
④ 宋援朝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19、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了什么制度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0、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 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2、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4、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6、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做出决策、低砺前行的盛会。
(1)在________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帆。
(2)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指出,把________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8、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9、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30、“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3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32、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3、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
(1)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了什么样的目标?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什么道路?
(3)什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你对“中国梦”有什么看法?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长期的斗争和努力,中国人民终于有了一部代表自身权益,遵循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宪法。同时,“五四宪法”也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通俗易懂,文字简明。
材料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材料三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在习近平领导下,第一时间建立举国体制,汇集全国资源,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迎击疫情……2月24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考察组认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1)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两部纲领性文件分别标志着什么制度的形成?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变的是什么?
(3)综上探究,你认为我们提出“制度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