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
A. 四个自信
B. 两个一百年
C. 四个全面
D. 四个现代化
2、下列关于中国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努力,说法错误的是
A.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反对各种形式的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建立中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3、下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该是在
A.风阳 B.上海 C.深圳 D.厦门
4、“这一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已经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并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材料中的“伟大事件”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辽沈战役开始
C.新中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5、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揭开了“文化大革命”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它使人们认识到检验真理的标准应该是
A. 领导
B. 实践
C. 书本
D. 经验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机床厂
D.武汉长江大桥
7、如图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场景。事后尼克松写到:“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B.美国从此不再干涉中国内政
C.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8、面对建国初国民经济的贫弱,毛泽东主席曾经说,中国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于是我们
A.引进欧美设备,大力投入轻工业 B.贯彻三大改造,超英赶美
C.执行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D.建立人民公社,提高指标
9、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其时间可表述为
A.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0、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11、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新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
A. 建立新中国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实施“一五”计划
D. 完成三大改造
12、“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13、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14、“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多么温暖, 多么慈祥 ,把翻身
农奴的心儿照亮---------” 你认为下列什么事件能够说明“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A.南京的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
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人民的利益
B.党的利益
C.工人的利益
D.农民的利益
16、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
A. 解放战争的胜利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A.农村
B.城市
C.国有企业
D.经济特区
18、对如下图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毛泽东当选人民政府主席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西藏和平解放实现大团结
19、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20、万隆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万隆会议参与国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
B.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
C.万隆会议是二战后召开的
D.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1、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2、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4、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28、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9、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0、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31、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的口号;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2、“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3、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十六年来……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3年11月2日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在中共的哪一次会议后?材料认为当前“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应完成什么转变?
(2)材料二中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梦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