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荆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描绘了哪两位领导人

    A.孙中山和邓小平

    B.刘少奇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孙中山和毛泽东

  • 2、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旧时代终结的标志。请问下面属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是(   )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

    B.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3、2021年2月21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授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回首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颁布的惠农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4、下列对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确立了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 5、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括号内应该填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7、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 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的资料,你认为适合采用的是

    ①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②中国第一批国产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9、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塾轧钢广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九二共识”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12、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    

    A.率军挺进大别山

    B.指挥淮海战役

    C.领导改革开放

    D.发表南方讲话

  • 1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4、下面这幅漫画意在说明哪一问题(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香港问题 D.澳门问题

  • 15、“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 16、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以下各项不属于当时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鞍山钢铁公司 C.川藏、青藏、新藏铁路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 17、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B.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C.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8、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下列不属于六十年代取得的成就是

    A. 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B. 氢弹的成功研制

    C. 导弹核武器的成功实验

    D.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电影的场景,可以出现的是

    A.张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B.悬挂“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播放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D.作文题目是《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2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两个“奋斗目标”指的是

    ①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②全面建成小康生活

    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 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 23、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宗教

    创始人

    创始地点

    图片一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4、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 2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全国已建立 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 27、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28、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 29、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 30、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综合探究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奋进中的中国人遭遇猝不及防的灾难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共担的情怀。复课后,某校开展了“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与祖国同行,做时代骄子”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活动设置的几个栏目及相关历史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对应问题。

    栏目一(英雄武汉——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指的是?

     

    栏目二(追忆英雄——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今天我们重忆历史,只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百度网

     

    2)材料二中那群可爱的年轻人是谁?

     

    栏目三(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3)请你根据以下图文信息,把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补充完整。

    栏目四 (硬核科技——感动中国)

    4)请你写出下表中颁奖词的人物。

    栏目五(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

    材料三: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

    5)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能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 3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3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胜利,从而实现了祖国大陆领土和主权的统一。

    材料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材料三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出现于什么时间?

    (2)材料二表明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目前我国有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材料三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你对当前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有何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