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面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某同学以“新中国军事科技成果”为主题梳理知识,下列空白处应该填写
A.氢弹爆炸成功 B.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下水
C.中近程导弹试验 D.第二炮兵建立
3、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4、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不正确的是
A. 前提是祖国统一,一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C. 适用于台湾、香港澳门
D.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5、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下列选项不是困难原因的是
A. 召开中共八大
B. “大跃进”的高超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严重的自然灾害
6、(题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包括( )
①民族团结 ②民族平等 ③民族区域自治 ④各民族共同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国终于迎来“曙光”是指
A.黄花岗起义爆发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中国一直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中国筹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体制改革 ④中国继续推进国内医疗体制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某校初中学生编排了一部历史剧,以下图片是该剧的演出单。据此可知,该剧的剧名是
A.铁血领袖——克伦威尔 B.美国国父——华盛顿
C.荒野雄狮——拿破仑 D.伟大的解放者——林肯
10、1980年第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宣告成立,经过几年探索,截至1985年底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355家。1992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764家,此后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建立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
B.浦东新区的开发
C.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1、表格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表明( )
A.国家大力兴办农村乡镇企业
B.农民从此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D.包产到户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1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多次立功授奖,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邱少云
D.雷锋
13、中国共产党一向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1950年,农村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标志是( )
A.解放区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在农村镇压地主、反革命
D.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4、八年级举行班级手抄报比赛,要求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以下素材中最为合适的是( )
A.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邱少云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燃烧.
C.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D.王淦昌等科学家提出“863计划”
15、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城市
C.内地
D.沿海地区
17、浦东新区开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于1990年、1992年和1995年3次比较集中地赋予一系列特殊政策,给予上海更大的资金支持和主审批权。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
A.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
B.浦东是全国最早的开放地区
C.中国已完全融入了全球化大潮中
D.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特点
18、下图所示,邮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为了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C.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都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19、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迅速融入生活,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A. 视频通话
B. 网络教学
C. 发E-mail
D. 发电报
20、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1、到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4、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5、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6、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8、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9、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3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1、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上个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我们党进一步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并且提到同国民党实行第三次合作。在党的台湾问题新方针指导下,对台工作曾取得一定进展,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的由来。
(2)从材料看,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