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了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其中以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的战斗英雄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董存瑞
2、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战斗英雄,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国际主义精神 ④艰苦创业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报刊是利用纸张传播文字资料的一种工具,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大公报》
B.《申报》
C.《解放日报》
D.《新闻报》
4、漫画《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下图),从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 百姓的政治、文化生活日益扩大
B.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C. 私家车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首选交通工具
D.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
A.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 走共同富裕道路
6、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界意义的是( )
A.1860年
B.1894年
C.1917年
D.1949年
7、中美贸易战令世人关注,中美贸易战的前提之一是双方都属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在
A.2000 年
B.2001 年
C.2002 年
D.2003 年
8、2018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土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
C.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
9、陈独秀曾说:“列位看看,前几天督军团(指北洋系督军为干政和镇压民主革命力量而组织的团体)在北京何等威风!只因为外交团(指由外国派驻中国的外交使节按照外交惯例组成的团体)小小的一个劝告,都吓得各鸟兽散。”材料反映了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列强势力在中国横行
D.北洋政府的外交失利
10、下列描述,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实行的是
A.“(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B.“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立在田间,他们热泪满面。”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11、“到 1952 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手工业 D.重工业
12、下面是魏老师上课时用的一张幻灯片,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13、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下图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一次
A.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C.文化领域的重大革命
D.对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15、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题是“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它宣示了中跟社会一起走合作共赢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是
A. 中非关系面临新挑战
B. 中非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C. 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D. 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大幅度提高
16、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7、小明在“古代文明交流的和平使者”的历史剧中扮演和平使者,他会扮演的人物是( )
A.查理·马特
B.亚历山大
C.马可·波罗
D.成吉思汗
18、今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纪念( )
A.60 B.70 C.69 D.79
19、阅读下列图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上述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天工开物》,该著作的作者是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宋应星
D.徐霞客
20、国防是国家安全的盾牌。我国于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A. 反对霸权主义
B. 战略核反击
C. 维护社会治安
D. 打击恐怖势力
21、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做出决策、低砺前行的盛会。
(1)在________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帆。
(2)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指出,把________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25、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6、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7、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9、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年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在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0、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31、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4个经济特区是什么?
3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和平创举是什么?
33、问答题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2019年)已过去100多年;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在21世纪中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34、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时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新华网北京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标志着“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哪一事件?
(2)材料一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指的是什么?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中所述“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和“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起点指哪一历史事件?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