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21世纪,人们的服饰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2、2019年4月3日电,上午11时许,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平稳落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两架战斗机全程护航用空军特有的方式向志愿军烈士致敬。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从2014年至2018年,已先后有589位从韩国迎接回来的志愿军烈士在这里安息,69年前的这场战争表明了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玛纳斯》。这说明
A.国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B.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
C.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取得了重要成果 D.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他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刘胡兰
5、“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我国在“一五“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轻工业 B.农业 C.商业 D.重工业
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7、中国空间站,太空中最闪耀的中国星!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你知道航天员翟志刚曾在下列哪一飞船发射任务中实现了太空行走吗?(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十号
8、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锋 D. 向秀丽
9、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中央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因地制宜的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了第一支海军部队。这支部队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11、(1984年)邓小平一行登上建成开业不久的罗湖国际商业大厦,来到22层的顶楼天台,从东南西北不同方向,眺望初具规模的罗湖新城区,呈现在眼前的是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车流如梭,人流如织,远处的深圳河从新城南面蜿蜒流向深圳湾。下列项中,关于深圳发生变化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12、在中共十九大上,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中山选择革命……”促使康有为作出人生最重要选择的原因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D.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业
14、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港澳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中央对港澳工作的高度重视。港澳回归后的繁荣和发展说明( )
A.社会主义道路符合香港和澳门的发展进程
B.“一国两制”政策的普遍性
C.“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D.“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完全自治调动了香港、澳门人民的积极性
15、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三大改造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6、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结果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17、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8、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 B.导弹 C.沈阳号卫星 D.东方红一号卫星
19、新中国的不同时期流行语的变化能够反映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①处应该填的历史时期是
A.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改革开放时期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20、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 发现了抵抗疟疾的青嵩素
B. 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C.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D. 培育了优质小麦品种
2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2、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3、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5、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6、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27、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8、“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30、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做出决策、低砺前行的盛会。
(1)在________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帆。
(2)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指出,把________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谈一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32、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3、(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4、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小岗村农民的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发挥广东的优势,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请列举出一个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是什么?
(一位老人的智慧)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邓小平理论现在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世界排名 |
1978年 | 3642亿元 | 第15名 |
1990年 | 18668亿元 | 第10名 |
2000年 | 99215亿元 | 第6名 |
2010年 | 362181亿元 | 第2名 |
(5)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