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当选为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在那次会议(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D. 第一届中央政府委员会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道:“澳门的成功实践表明,‘一国两制’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以下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外交政策
B.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我国已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C.一国两制方针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提升地位
D.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可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3、宋朝李纲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开通大运河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科举制
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民族平等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6、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苏州近年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首批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7、“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屠呦呦
C.袁隆平
D.邓稼先
8、《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中评价:“(他)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他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位人物是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刘少奇
9、两岸民众由过去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变成了“天涯咫尺,处处通途”始于
A.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B.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10、古都承载着厚重的的历史,西安,让我们联想到80多年前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北京,则让我们起了60多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城宣告( )
A. 新中国生 B. 国民党政权垮台 C. 中国共产成立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11、“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这一重大成果达成属于是下列哪一时间
A.1953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9年
12、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A.按劳分配
B.股份制改革
C.政企分开
D.多种所有制并存
13、“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 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5、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问题,建国初针对农民的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 土地改革
B. 公私合营
C.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D. 发展乡镇企业
16、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礼炮齐鸣28响,表示
A. 当时我国有28个民族参加开国大典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28年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28年
D. 组成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委员会的28个单位
17、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
A.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
B.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C.“一五”计划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D.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
18、标志着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在( )
A.“九二共识”
B.汪辜会谈
C.“八项主张”
D.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9、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A.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
20、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1、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3、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4、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
2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6、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27、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8、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0、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31、“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原因是什么?到1956年底国家对那些工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32、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是指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3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践行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站起来】
(1)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标志性事件。
【富起来】
(2)改革开放使中国“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哪一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强起来】
(3)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哪一伟大构想?写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范例。(一例即可)这些成功实践有什么重大意义?
(4)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写出一例外交成果。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4、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1)从材料一中可得到什么信息?
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概括香港能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材料三是我国哪一外交原则的内容?是中国哪个外交部长提出的?
材料四:“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4)从材料四中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材料五: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对比图
(5)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五中任一一幅图片,简要叙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6)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祖国统一、外交、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此,你有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