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下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2、下列描述的现象和仪器的原理,与“树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夏日的树荫
B.雨后的彩虹
C.潜艇的潜望镜
D.实验用的放大镜
3、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霜”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4、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世界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成熟的水稻高度约为1.2m,即( )
A.1.2×10-2cm
B.1.2×10-3mm
C.1.2×106μm
D.1.2×10-9nm
5、现有体积相等的实心甲球和乙球多个,将5个甲球和3个乙球分别放入已调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正好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5︰3
C.3︰5
D.无法确定
6、物理与生活紧密结合,倡导大家多观察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以下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估测数据,最符合事实的是( )
A.教室课桌高度约为
B.盐水的密度约为
C.考场内的气温约为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为
7、小明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8、如图所示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系统(控制“无人相机”悬停在不同的高度),上下盖板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机身质量只有240g。关于“无人相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底部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上升时,所拍摄的地面上景物的像变大
C.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密度较小
D.悬停时,声呐系统能发出和接收超声波
9、下列关于长度、时间和质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教室里普通课桌的高度为2.5m
C.普通初中男生跑完1000m大约需要2min
D.普通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是5s
10、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在重庆市风鸣山中学运动会上,运动员100m短跑成绩约为8s
B.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3.5cm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D.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mm
11、小亮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食盐实际质量为( )
A.12. 4g
B.17. 6g
C.17. 8g
D.12. 7g
1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
A.米(m)
B.秒(s)
C.摄氏度(℃)
D.千克(kg)
13、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
B.水中的倒影
C.空中的彩虹
D.阳光下的影子
14、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5、关于密度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造,可以减小质量
B.拍摄电影中山石滚落砸伤人的镜头,为了减小质量,常选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D.气体会因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站立逃离比贴近地面爬行更好
16、下列关于物理量的估算正确的是( )
A.人洗澡时的水温约为80℃
B.我国高铁的速度约为300m/s
C.人的心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4s
D.一间普通教室的长度约为10m
17、如图,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0~30cm区域时,应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当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
C.若蜡烛放在图中30~40cm区域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D.若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18、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完成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船三舱构型,以及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关于“神舟十五号”对接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五号”飞船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以“神舟十五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是静止的
D.飞船和空间站是相对运动的
19、火星的昼夜温差有时可达到一百多摄氏度。如图,“祝融号”火星车在集热窗中利用“正十一烷”材料进行保温。早上,该材料吸热,晚上,该材料放热,整个过程中基本没有气态物质出现,则该材料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升华后凝华
20、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喷入寒冷的空气中形成雪。人工造雪中雪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
21、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
22、下列关于生活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对应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水——熔化放热
B.夏天,人出汗后吹风扇感觉凉快——蒸发吸热
C.秋天,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吸热
D.冬天,窗户内侧出现冰花——凝固放热
2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包含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2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25、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___,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中又熔化成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名称)
26、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_____N。
27、同学们每天喝的普通牛奶,小明喝了一半后,则剩余半瓶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量筒和量杯是测量___________体积的工具。
28、一个铁铸件,不小心碰掉了一块,再用铜补起来测得其质量增加了100g ,则碰掉的一小块铸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所补铜块体积为___________m3 。(铁的密度为7.9g/cm3 ,铜的密度为8.9g/cm3 )
2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图像,则量杯的质量为_________g,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
。
30、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速度,其值大约是__________m /s;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其密度通常认为是__________g/cm3。
31、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产生的.要使刻度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应使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__,再用相同的力拨动.
32、在冬天发生强降雪天气时,由于气温低积雪很难熔化,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这种情况下常用的办法是往积雪中撒盐,这样可以降低雪的______,加快积雪的熔化;有经验的司机在寒冷的冬天会往水箱里加入少量酒精,这样可以降低水的______,防止水结冰冻住。
33、如图甲所示,A物体重40N,B物体重12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 ______N,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N,方向为 __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3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__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________的。猿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诗人的耳朵的。
3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F | 铜 | 10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G | 钢 | 80 | 1.02 |
C | 铜 | 6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I | 尼龙 | 100 | 1.02 |
E | 铜 | 100 | 1.02 | J | 铜 |
|
|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__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________cm和横截面积________mm2.
36、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 101次列车时刻表
站名 | 到站时间 | 出发时间 | 里程/km |
北京南 | 06:43 | 06:43 | 0 |
济南西 | 08:37 | 08:41 | 406 |
曲阜东 | 09:13 | 09:15 | 535 |
(1)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运行途中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通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桥梁,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3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M点有一质量为60kg的箱子,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箱子沿直线匀速推至N点,所用时间30s,MN间的距离为15m(g=10N/kg)。求:
(1)箱子所受的重力;
(2)箱子运动的速度;
38、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一步走过的距离(步长)如表中所示。接着根据自己的步长,估测家到学校的距离;从家走到学校共1057步,历时8分30秒。
测量次数 | 连续行走的步数/步 | 测得的距离/米 |
1 | 2 | 1.30 |
2 | 3 | 1.92 |
3 | 5 | 3.29 |
(1)测得的步长是多少米?
(2)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3)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AB在平面镜所成的像。
40、图中画出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41、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